凌文远[公元1916年-2002年] 重庆市江津区人物 凌文远(笔名文舟、余方),生于1916去世于2002,重庆江津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永川税务局局长,江津县县长,中共江津县委第一书记,永川行署专员,重庆市第七、八届政协副主席。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乡音》、《为您举杯》、《雨情集》、《金牛·道·流·文殊》、《凌文远自选集》、《听蛙楼隔海题咏录》等。《乡音》获1989年重庆市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奖,《秋之仙境》获四川省政协晓初杯10家诗词奖。 凌文远(1916 - 2002),原名文舟、余方,重庆江津人,是一位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文化领域都有着重要贡献的人物。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与革命生涯 投身革命:凌文远出生于江津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20世纪30年代,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年轻的凌文远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积极投身革命事业。1935年,他开始发表作品,通过文字宣传革命思想,唤起民众的觉醒。尽管当时环境险恶,但他始终坚定信念,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 津北工委时期:1949年4月,津北工委成立,凌文远担任委员,与书记凌照远等同志一起领导工作。津北工委以石笋山为中心建立了游击区,凌文远参与组织和领导了游击区的各项活动,为迎接解放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们掌握了五百多支枪支,在石笋山上进行武装训练,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津北工委下辖多个工委、区委和特支,党员人数众多,凌文远在组织建设和思想引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江津地区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经历 税务工作起步: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凌文远参加工作,担任永川税务局局长。在这个岗位上,他积极贯彻国家税收政策,努力整顿税收秩序,为永川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他深入基层,了解税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税收征管措施,有效地增加了财政收入,同时也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赢得了当地群众和上级领导的认可。 主政江津:之后,凌文远担任江津县县长、中共江津县委第一书记等职务。在主政江津期间,他致力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他积极组织开展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等,使江津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工业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和技术,创办了一批小型工厂和企业,为江津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他的领导下,江津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新建了多所学校和医院,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担任永川行署专员:后来,凌文远升任永川行署专员,负责领导更大区域的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更加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他还注重培养和选拔干部,为地方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在他的努力下,永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政协工作贡献:凌文远还担任过重庆市第七、八届政协副主席。在政协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为重庆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建言献策。他关注民生问题,积极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学创作生涯 早期创作:凌文远从3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诗歌创作。早期的作品主要以反映社会现实、呼吁民族解放为主题,他用诗歌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如《乡音》中的一些作品,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性。 创作风格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凌文远的创作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他的诗歌更多地关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充满了对新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例如在《为您举杯》中,他以欢快的笔触描绘了祖国建设的新面貌和人民的喜悦心情。 后期创作成就:凌文远在文学创作上一直笔耕不辍,即使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也始终坚持创作。他的诗集《雨情集》《金牛·道·流·文殊》《凌文远自选集》《听蛙楼隔海题咏录》等,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1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作家。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如《乡音》获1989年重庆市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文学奖,《秋之仙境》获四川省政协晓初杯10家诗词奖。 个人品质与影响 坚定的信念:凌文远一生都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不为困难和挫折所动摇。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务实的工作作风: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无论是在税务工作中,还是在担任地方领导职务期间,他都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他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对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作为一名作家,凌文远不仅自己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他关心江津的文化事业,支持文学艺术团体的活动,培养了一批文学爱好者和青年作家。他的作品也成为了江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凌文远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的一生,也是在文学创作领域不断探索和追求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江津人民的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