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像 江西景德镇市乐平人物 詹启敏,男,汉族,1959年1月22日生于江西乐平市,祖籍江西婺源,1986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詹启敏,1959 年 1 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专家,分子肿瘤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 1975 年,詹启敏从江西省乐平中学普通高中毕业。之后,他凭借自身努力,于 1978 年进入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专业学习,并在 1984 年获得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勤奋好学,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对放射医学领域有了初步但深入的认识,也为他后续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石。 教育深造 - 本科毕业后,詹启敏继续深造,于 1984 年至 1987 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肿瘤学硕士学位。这一阶段的学习使他专注于肿瘤学领域,深入研究肿瘤相关知识,接触到当时国内较为前沿的肿瘤研究理念和技术,为他日后在肿瘤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埋下了伏笔。 - 1989 年,詹启敏前往美国,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在美期间,他接触到国际先进的科研设备、技术和研究思路,拓宽了国际视野,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1996 年至 1998 年,他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助理,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肿瘤研究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1998 年,他进入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担任助理教授,并于 2003 年获得终身教职副教授职位,在国际科研领域崭露头角。 回国贡献 - 2002 年,詹启敏决定回国,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的回国为国内肿瘤研究领域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推动了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2005 年,他开始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在管理岗位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院校的发展和医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规划与推进做出了贡献。 - 2011 年,詹启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他在医学科研领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成为院士后,他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不仅在科研上继续深耕,还致力于推动我国医学科技战略和医学教育的发展。 学术成就 科研成果:詹启敏长期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他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系统揭示了细胞周期监测点关键蛋白的作用和机制,阐明了多个重要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在细胞癌变和肿瘤诊断与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例如,他报道了抑癌基因 p53 最重要生物学功能是调控细胞周期监测点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发现第一个 p53 调控靶基因等。近年来,他在基因组水平全面系统地揭示了食管癌的遗传突变背景,为食管癌的发病机理研究、诊断分子标志物寻找以及临床治疗药物靶点确定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论文与著作:他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发表 SCI 学术论文 240 多篇(另有报道称 270 余篇),包括在《Nature》《Cell》《J Clin Invest》《EMBO》《Mol Cell Biol》《Science》《Cancer Res》《Oncogene》《J Biol Chem》《PNAS》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其发表科技论文的 SCI 引用 14000 多次(不同统计数据略有差异),主编著作 7 部(也有报道称 4 部等,可能因统计范围不同)。 科研项目:他 3 次担任国家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为期 15 年),2 次承担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还承担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9 年资助),在国家科研项目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教育与人才培养 教学任务:詹启敏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分子肿瘤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肿瘤学》和《科学研究设计》的教学任务,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经验传授给学生。 人才培养成果:回国十多年来,他培养博士研究生 63 人,硕士生 23 人。他培养的学生大多成为医学和生物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有的在美国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有的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计划”的支持,为我国医学和生物领域的人才储备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理念与推动: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等职务,他对北大医学部的战略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引领性贡献。提出“北大医学”发展理念,整合多学科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和协同发展;推动“临床医学 + X”计划,以临床医学问题为牵引,整合多学科加速临床医学发展,其理念得到国际医学领域高度认可,《柳叶刀》专门撰文报道。 社会任职与荣誉 社会任职:詹启敏担任众多重要社会职务,包括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健康管理学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海外医师协会会长、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创新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临床医学和医学技术组)召集人、国家卫健委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还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的荣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推动作用。 荣誉奖项:他获得多项荣誉,如 2006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等。2021 年获得第八届“树兰医学奖”,2023 年获得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成就奖”等。 持续贡献与影响 詹启敏至今仍活跃在医学科研、教育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他经常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150 余次(不同统计数据略有差异),15 次担任国际(双边)会议共同主席,积极传播科研成果和理念,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此外,他还关注医学科普等领域,如在 2022 年 4 月 15 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防癌的真相》科普直播中讲解癌症预防,为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詹启敏从江西乐平走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我国肿瘤研究、医学教育、科技战略规划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专家和学者。他的经历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医学科研和教育事业,为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不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