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杨锡光

开国大校

杨锡光

杨锡光[公元1909年-2000年,开国大校] 福建三明市将乐县人物
杨锡光,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将乐县光明乡山头村人,杨时第23代孙,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政委杨英昌将军的父亲。
建国后,任湖北省军区卫生部长,中南军区卫生部卫生主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总后勤部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江西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江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57年6月,杨锡光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以下是关于杨锡光生平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与从医开端
杨锡光于 1909 年 11 月出生在福建省将乐县光明乡山头村。他自幼爱好学习,青年时期便走出家乡深山,到南平、福州等地求学学医。1927 年后,他在南平西贝利医院和博爱医院学医,同时还学习日语,为其日后的经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29 年,学成归来的杨锡光在将乐县古镛镇创办了三华医院。他以当地历史上德技双馨的医官为典范,如元代淡泊名利的廖文彬、明代的萧玄真等,乐善好施,为穷苦劳动人民治病不计报酬,在当地深受群众赞誉。此时的他,已经展现出了医者的仁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投身革命与红军时期
1933 年,红军第二次攻占将乐,这成为了杨锡光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带领三华医院职工积极收治红军伤病员,在与红军的接触中,他深深感受到共产党是能够救中国的,红军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队伍。于是,在 1934 年 1 月,他毅然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配到红五军团当医生。

参军后,杨锡光随部队经历了许多战斗和转移。1935 年 1 月,他升任红五军团卫生处主任,后又到红四方面军任医务部主任。他还跟随部队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三次过草地,长征途中条件艰苦,战斗频繁,他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保障伤病员的救治工作。据说在一次激战中,他不幸与部队冲散,但只身一人历尽波折后还是成功归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1936 年 4 月,杨锡光在长征途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更加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

抗日战争时期
1937 年,杨锡光随西路军新疆纵队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担任新兵营医务主任。在新疆期间,他继续为部队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1941 年冬,他担任新疆办事处机关党支部书记。

然而,1942 年 9 月,形势突变,杨锡光被军阀盛世才关押。在狱中,他并没有屈服于敌人的淫威,而是积极展开革命斗争,担任中共监狱地下支部委员,领导狱中的同志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同时,他还利用这段时间刻苦学习俄文,翻译了《真理报》上的多篇重要论文,展现出了他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提升自己和为革命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1944 年,经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与国民党交涉,杨锡光获释回到延安。回到延安后,他于 9 月就任中央医院中医科主任,后调任中央机关卫生所所长,为中央领导和机关人员的健康保障工作付出了努力。

解放战争时期
1947 年 3 月,杨锡光随李先念部队南下,担任中原军区卫生部部长。此后,他又相继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 12 纵队卫生部部长、江汉军区卫生部部长、湖北军区卫生部部长、中南军区卫生部医务部主任等职务。在解放战争的各个阶段,他始终致力于部队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为伤病员的救治和部队战斗力的维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经历了众多战役战斗,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

建国后至离休前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杨锡光的工作依然围绕着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展开。1952 年 2 月,他被派到苏联学习,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国外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教育理念。学成归来后,他担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为新中国的军事医学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1954 年起,他又担任总后勤部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军事医学编译出版社社长,在医学出版领域继续发挥作用,推动了军事医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1955 年 9 月,他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这是对他在革命战争时期贡献的肯定和荣誉嘉奖。

1957 年,杨锡光转业到地方,担任江西医学院院长。1958 年开始,他历任江西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兼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西分院院长等职务。在地方工作期间,他为江西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学教育事业改革付出了大量心血。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被诬为“叛徒集团”成员,关押五年,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1976 年后他得到平反昭雪,并于 1979 年 9 月出任江西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江西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虽年高体弱,仍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促进江西省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培养医学人才发挥余热。

离休与晚年
1984 年 12 月,杨锡光享受副部级待遇离职休养。但离休后的他仍不忘家乡的发展,多次回到将乐,关心支持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2000 年 3 月 14 日,杨锡光因病在南昌逝世,享年 91 岁。

人物评价
杨锡光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名医者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始终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不顾个人安危,投身于红军医疗卫生事业,跟随部队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为伤病员的救治和部队战斗力的保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日战争时期,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坚守信仰,积极斗争并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解放战争时期,他继续在医疗卫生战线上为革命胜利贡献力量。

建国后,无论是在军事医学教育、医学出版领域,还是在地方医疗卫生和教育管理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努力推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他为培养医学人才、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促进医学知识传播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体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一位值得尊敬和铭记的开国大校,也是将乐县走出的杰出人物代表,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

总之,杨锡光的生平经历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的一个缩影,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成就上,更对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军事医学教育以及地方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3 17:21
上一篇:孔俊彪下一篇:潘峰
湖南省委原书记
辛亥革命元勋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代风水大师
蓝光地产集团原董事长
开国大校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肃宁县人物
国务院原副总理
江苏籍烈士
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哲学史家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无产阶级革命家
四川省委第一书记
开国上将
原陕西省委第一书记
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云南省委原第一书记、原昆明军区第一政委
原甘肃省委书记
中国新讽刺诗奠基人
开国少将
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岭南画派后“岭南四杰”
越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越南原国家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辽宁省委原书记
自动控制学家
原中顾委委员、福建省委原第一书记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原福州市政协委员
开国大校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