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刚(1917-1991),男,1917年6月出生,济南市历城区唐冶街道程家庄人。1937年12月参加八路军,任炮兵观测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赴山东任八路军山东纵队115师2旅组织科副科长,1943年任滨海军区组织科科长,1944年任莒南独立营副政委。1945年任八路军19团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滨海军区独立1团政委。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第22军64师政治部副主任、第64师副政治委员,第66师政治委员。1951年1月任空军第12师首任政治委员,1952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12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空12师在朝鲜战场上被誉为“长空铁拳”。回国后,他先后任空军第12师政治委员,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空军第三高级专科学校副校长,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空军气象学院第一副院长等。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3年3月按正军级离休。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独立功勋荣誉章。1991年2月在南京逝世。
# 李明刚:从齐鲁大地走出的“长空铁拳”锻造者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英雄的身影熠熠生辉,他就是李明刚。从抗日烽火到解放硝烟,再到抗美援朝的蓝天对决,李明刚以其坚定的信仰、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防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
## 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救亡战场
1917年,李明刚出生于山东历城。自幼勤奋好学的他,求学之路却布满荆棘。家庭的贫困未能阻挡他对知识的渴望,高小毕业后,尽管父亲反对,他仍偷偷报考济南中学并被录取,然而不久后便因经济原因辍学。但李明刚一心向学,次年成功考入平原乡师。
平原乡师作为鲁北最早的中等专业学校之一,是中共鲁西北特委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民主进步思想在这里蓬勃发展。李明刚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中共鲁西北特委委员马霄鹏组织的“读书会”,如饥似渴地阅读《辩证唯物论》《大众哲学》等进步书刊,以及大量宣传马列主义、鼓动抗日救亡的文章。在马霄鹏等人的启发教育下,他毅然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从此踏上了抗日救亡的征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李明刚响应民先组织的号召,“脱下长衫,拿起枪杆,坚持华北游击战争”。他和同学一起长途跋涉,于当年12月在山西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一名炮兵观测员。炮兵观测员堪称大炮的“眼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岗位的作用依然无可替代。李明刚深知责任重大,常言作为炮兵观测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更要有超乎常人的耐心与细心,容不得半点差错。观测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战斗的胜负,准确的观测能给予敌人毁灭性打击,反之则可能让炮弹误伤自己人。凭借着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自身的勤奋努力,李明刚在观测工作中表现出色,他所在的炮兵班在打击日军时总能做到炮弹及时准确命中目标。
1938年,李明刚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校期间,他刻苦钻研军事理论,积极参加各项训练,以优异的表现脱颖而出,荣获“模范突出队员”“模范党员”等称号。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 挥戈山东,在战火中淬炼成长
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因山东地区急需干部,李明刚随江华同志奔赴八路军山东纵队工作,担任山东纵队2旅组织科副科长,从此在滨海地区开启了一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1943年,山东纵队115师2旅与教导5旅合编,与其他部队共同组建滨海军区,李明刚出任组织科科长。1944年,他调任滨海军区莒南独立营副政委,在此期间,他参与指挥了甲子山战役和攻打莒县县城的战斗,为保卫和扩大滨海抗日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甲子山战役堪称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1942年8月至12月,八路军115师为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在山东莒县地区与敌展开了激烈交锋。1942年8月3日,国民党军第57军第111师脱离国民党顽固派,接受共产党领导,开入抗日根据地整训。然而,9日至13日,国民党顽固派孙焕彩重组第111师,趁八路军部队换防尚未赶到之机,迅速抢占甲子山及周边重要据点。八路军第115师果断出击,趁孙部立足未稳,向其发动反击。李明刚所在部队投入战斗,经过一夜激战,成功歼敌一部,一举攻占甲子山主峰。但战斗并未就此结束,10月,正当滨海地区抗日军民忙于准备“反扫荡”时,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孙焕彩之第111师与朱信斋、李正修等匪部共4000余人,再次向甲子山区发起疯狂进攻,并重占甲子山。11月,为了巩固山东滨海抗日根据地,打通滨海与胶东根据地的联系,八路军第115师下定决心收复甲子山区。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八路军全体将士浴血奋战,共毙伤顽军1000余人,俘虏敌331旅1137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李明刚在战役中表现英勇,积极参与作战指挥,为战役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44年冬,八路军山东滨海、鲁中等军区集中万余兵力,对莒县县城日伪军发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攻坚战役。11月14日晚,部队迅速进至莒县外围。伪保安大队莫正民部按计划反正,并积极引导攻城部队占领城内多处要点,随后攻城部队发起猛烈攻击,日军被迫退入最后两个碉堡负隅顽抗。16日至17日,诸城日军分批增援,八路军坚决阻击,虽歼其一部,但因日军援军众多,约800名日本兵最终突入莒县县城。为争取主动,攻城部队暂时撤至城外,继续对城内日军实施围击。29日,日军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迫弃城逃窜。此役,我军共毙日伪军51人,成功争取伪军反正3500余人,极大地扩大了根据地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李明刚所在的莒南独立营在战斗中勇往直前,为莒县县城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5年,李明刚前往华东局高级党校学习。学习结业后,他先后担任19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参加了薛家岛、泊儿战斗,在战斗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1946年1月,他出任滨海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7年1月,又担任滨海军区独立警备1团政委。同年6月,部队改编,他改任25团政委,并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在战役中主要负责阻击打援任务。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李明刚深知任务艰巨,他精心组织部队,构筑坚固防线,成功抵御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为战役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战役结束后,李明刚又马不停蹄地先后参加了峰东、泰安、济宁、洛阳、开封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在战火的洗礼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工干部。
1949年4月,李明刚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渡江战役。他率领部队一路南下,直抵宁波,随后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2军64师政治部主任,后又担任66师副政委、政委。在解放大榭岛、金塘岛、舟山岛的渡海作战中,李明刚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慧,精心策划作战方案,鼓舞士气,带领部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为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长空铁拳,铸就抗美援朝空战传奇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空军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空中力量。而空12师,作为中国空军的第三大主力师,与空3师、空4师一样,有着光荣的陆军起源。其前身是第三野战军22军66师,在解放战争期间,部队先后参加了鲁南、洛阳、开封、济南、淮海、渡江等众多重大战役,歼敌43000余人,立下了不朽功勋。
1950年12月,66师在浙江萧山改建为空12师,李明刚担任政委,与师长王明礼共同肩负起建设和领导这支部队的重任。在朝鲜战场上,王明礼奉命回后方学习,李明刚勇挑重担,全面担负起全师的军政工作,带领空12师踏上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空战征程。
1951年初,部队进驻上海,开始接收空地勤人员和苏联空军一个师的装备。面对全新的装备和任务,李明刚深知学习和训练的重要性。他积极组织部队开展紧张的学习和训练工作,亲自参与制定训练计划,鼓励飞行员们刻苦钻研飞行技术,尽快熟悉和掌握新装备。7月,部队顺利将米格 - 9飞机改装为米格 - 15飞机,进一步提升了战斗力。1951年12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亲临上海,向空12师传达了准备入朝作战的命令。接到命令后,李明刚和全师官兵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在朝鲜战场上一展身手,为祖国和人民争光。
1952年3月,空12师全体官兵满怀豪情地抵达辽宁安东县大孤山机场,正式加入了志愿军空军的战斗行列。4月10日开始,空12师在空4师12团、空3师9团的掩护下,进行战区试航和战斗出动,逐渐适应战场环境。7月,空12师移驻凤城县大堡机场,8月接收了52架性能更为优越的米格 - 15比斯飞机,这无疑为部队增添了强大的战斗力。10月,该师重返大孤山机场,此时上级下达了重要作战任务:空12师与空3师以打击敌人F - 86飞机为主,配合空17师、空18师协同防空部队保卫拉古哨发电站、安东鸭绿江大桥,以及安州、新义州、昌城、熙川地区主要交通线,并拦阻不断窜入我国东北主要工业区的敌机。
在长达1年零4个月的艰苦战斗中,空12师从最初由兄弟部队掩护进行实战,逐渐成长为一支能够独立作战的空中劲旅。他们从打小机群、打小仗开始,逐步发展到打大机群、打大仗甚至打恶仗,战斗力在实战中不断提升。在战斗中,李明刚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入基层,鼓舞士气,激发了全体官兵的战斗意志和爱国热情。全师官兵团结一心,奋勇杀敌,共击落击伤敌机67架,其中击落56架,击伤11架。空12师在志愿军空军各师战绩榜上名列前茅,排名第3,占总获胜战绩的16%。
在这场激烈的空战中,空12师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特等功臣、一级英雄鲁珉,驾驶战机在空战中勇猛无畏,多次击落敌机,为保卫祖国领空立下了赫赫战功;二级英雄郑长华,阎其维、李兰茂、高义敬、唐彦峰等9名一等功臣,以及二等功臣59名、三等功臣836名,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其中,空12师34团表现尤为神勇,取得击落击伤敌机47架的辉煌战绩,成为抗美援朝作战中唯一荣立集体二等功的航空兵团级单位。中朝空联司司令员聂凤智对这个团赞不绝口,称赞其“像一只有力的铁拳,只要把它伸出去,就一定会把敌人打痛的”。从此,空12师便以“长空铁拳”的美誉威震长空,成为中国空军的一面旗帜。
1953年4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汇报空军作战情况时,特别指出:第12师在所有参战部队中,是一番作战打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师,也是进步最快、战果对比最大(击落敌机与自己被击落之比为2∶1)的一个师。这一评价,无疑是对空12师全体官兵英勇奋战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李明刚卓越领导才能的充分肯定。
## 投身教育,为国防事业培育人才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李明刚并未停下奋斗的脚步。他先后出任空军指挥员训练班政委、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65年,李明刚调任空军第三高级专科学校副校长、空军气象学院第一副院长。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深知军队院校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性,毅然将后半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军队院校的建设事业中。
在空军气象学院任职期间,李明刚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他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实际情况,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提出改革措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他还高度重视学术研究工作,积极倡导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他亲自创办了《空军气象学院学报》《教学研究》两个刊物。这两个刊物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院内外的学术交流,激发了师生的学术研究热情,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李明刚的不懈努力下,空军气象学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气象人才,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6月,李明刚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55年9月大授衔时,他被授予大校军衔。1988年7月,他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这一系列荣誉,是党和国家对他一生为革命事业奋斗的高度赞誉。
1991年2月27日,李明刚在南京病逝,享年74岁。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防建设无私奉献的一生。他投笔从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作战英勇,指挥果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是我军优秀的指挥员和政工干部。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激励着无数后来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