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震,1902年出生,贵州省贵阳人。1924年暑假后,他从文理科转读政治经济系。从此,文化震超越了一厢情愿的“科学救国”的幻想,投入到滚滚而来的大革命的洪流中。1925年4月,共青团南京地委成立经济斗争委员会,组织青年工人进行经济斗争,文化震当选为委员。1927年4月10日,50多名便衣特务包围了会场。文化震和与会的绝大多数同志一道被捕,惨遭杀害。
# 革命先驱文化震:以热血燃亮信仰之光
文化震,1902年诞生于贵州贵阳。自幼在家乡接受教育的他,凭借出众的天赋与勤勉,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22年,文化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在校期间,文化震并未沉溺于书本知识,始终心系社会现实。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积极投身南京社会科学研究会组织的各类活动,通过参加读书报告、阅读革命书刊,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革命思想的熏陶下,他逐渐对五四时期形成的“科学救国”“读书救国”信念产生了动摇。文化震深刻认识到,在国家遭受列强欺凌的当下,自然科学难以改变现状,唯有社会科学才能拯救国家、推动人类进步。尽管深知学习社会科学面临诸多危险,但他毅然表示:“纵会抛头颅、洒热血,也是为社会进步而牺牲。”1924年暑假过后,他果断从文理科转入政治经济系,告别“科学救国”的幻想,义无反顾地投身大革命浪潮。
1925年4月,共青团南京地委成立经济斗争委员会,致力于组织青年工人开展经济斗争,文化震当选为委员。为深入工人群众,他脱下学生装,换上工装,走进下关、浦口等工人集中区域,与铁路工人、码头工人打成一片。他用质朴的语言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组织大家为改善生活待遇、反抗资本家和恶霸工头的剥削压迫而斗争。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让他赢得了工人们的信任与爱戴。
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南京党支部组织党员、团员和进步学生前往下关英商和记洋行开展宣传,发动工人罢工。文化震积极参与其中,负责开办粥厂,妥善安置女工和童工的生活。在南京民众的支持下,和记工人经过42天的顽强抗争,最终迫使英国厂主接受了工人的合理诉求。这场斗争让文化震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政治觉悟显著提升,思想也愈发成熟,不久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底,文化震遵从党组织安排,放弃即将到手的大学文凭,成为一名职业革命者。此后,他先后担任中共南京地委委员、共青团南京地委书记。任职期间,他充分发挥青年人的活力与热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团日活动,教唱革命歌曲,宣讲时局与党的方针政策,并主动与团员、青年谈心交流。在他的带领下,南京的共青团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众多优秀青年纷纷加入党团组织。
1926年底,国民党(左派)市党部改组并成立工人部,文化震被任命为工人部长。随后,他参与筹备南京总工会的工作,从联系群众、制定章程,到机构设置、人员安排,每项工作都倾注了大量心血。由于身兼多职、工作繁重,加上生活条件艰苦,文化震患上了胃病、肺病等多种疾病,甚至出现咯血症状,但他依然坚持带病工作,以顽强的毅力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1927年3月25日,南京光复次日,200余名基层工会代表在夫子庙明远楼召开南京总工会成立大会,文化震当选为执委,兼任总务主任与秘书主任,负责对外联络工作。南京总工会成立后,各行各业的工会组织迅速发展,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然而,正当南京人民沉浸在胜利喜悦中时,蒋介石却在暗中策划反革命阴谋。
1927年4月9日,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右派与反动劳工总会的暴徒捣毁了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南京市党部和市总工会。10日,中共南京市地委组织南京人民举行“肃清反革命派大会”,会后的示威游行遭到蒋介石指使的流氓和士兵的残酷镇压。当晚11点,中共南京地委在大纱帽巷10号召开紧急扩大会议,商讨应对措施,文化震怀着对蒋介石反革命行径的满腔怒火参加了会议。会议进行至午夜两点,因消息泄露,会场遭到50多名便衣特务的包围,文化震等绝大多数与会同志不幸被捕。
被捕后,文化震被关押在市公安局看守所。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恼羞成怒的敌人最终将他秘密杀害,并将尸体装入麻袋,趁夜投入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下的秦淮河中。
文化震将热血洒在了他深爱的南京大地,尽管生命消逝,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的英勇事迹被载入南京革命史册,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