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启疆[公元1902年-1940年,民国高级将领、陆军上将] 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物 罗启疆,苗族,贵州松桃达车人,云南讲武堂毕业,从军衔至国军上将(殁后追授),官至国军82师师长,史有抗日名将之称。1937年,罗启疆任国军独立34旅旅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在江苏常熟、无锡等地堵击日军。1938年,罗启疆任国民革命军第82师中将师长,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1940年,罗启疆率部参加长沙会战,4月在岳阳激战中突发阑尾炎故去,时年38岁。 罗启疆(1902—1940),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是民国时期的高级将领、陆军上将。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罗启疆出生于松桃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慧,性格坚毅,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年在当地接受私塾教育,后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堂。在讲武堂期间,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尤其在军事理论和战术训练方面表现突出,为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生涯初期 从贵州陆军讲武堂毕业后,罗启疆投身军旅,在贵州军阀部队中任职。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作战表现,逐渐在军队中崭露头角,先后担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务。 在军阀混战时期,罗启疆跟随部队参与了一系列战斗,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善于分析战场形势,灵活运用战术,多次带领部队取得胜利,因此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提拔,晋升为团长。 国民革命军时期 1、独立第34旅时期:后来,罗启疆的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34旅,他担任旅长。在这一时期,他注重部队的训练和纪律建设,将独立第34旅打造成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 2、浯溪河战斗:1934年12月,红二、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突围,向常德、桃源进军。罗启疆奉命率独立第34旅前往防守。12月16日,在桃源浯溪河一带,其部队与红军遭遇。战斗中,罗启疆部第七〇一团在浯溪镇北、镇南的六斗坪、界山湾布下重兵。红军先头部队得知后进行侦察,摸清了敌人的布防方位和火力点。次日拂晓,红军分两路进攻敌军阵地,战斗陷入胶着状态。关键时刻,贺龙亲率4个团前来增援,红军一鼓作气拿下敌军阵地,不到3个小时,敌第七〇一团和第七〇〇团的两个营大部被歼。由常德赶来督战的罗启疆见势不妙,逃回常德城。此役,罗启疆部遭受重创,浯溪河战斗大捷有效牵制了敌军,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3、抗战初期的表现:全面抗战爆发后,罗启疆率独立第34旅在常州、无锡一带据守,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他指挥部队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在战斗中,罗启疆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虽然独立第34旅在装备和兵力上与日军存在差距,但他们不畏强敌,奋勇作战,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 第82师时期 1、师长任职:后来,罗启疆所部被改编为第82师,他担任师长。罗启疆深知抗日战场的残酷和艰巨,到任后对部队进行了进一步的整训和扩充,努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他注重培养士兵的爱国精神和战斗意志,让他们明白保家卫国的重要性。 2、抗日作战:罗启疆率第82师在湖北大冶,湖南平江、浏阳一带阻敌。在这些地区的战斗中,第82师多次与日军遭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在山区利用地形优势,开展游击作战,袭击日军的运输线和据点,给日军的后方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一次战斗中,罗启疆巧妙地设下埋伏,成功地伏击了一支日军运输队,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3、长沙会战:在首次长沙会战中,罗启疆率部积极参与,与日军在长沙外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他指挥部队坚守阵地,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然而,在会战后期,由于长期的战斗和艰苦的环境,罗启疆不幸染病。但他仍然坚持指挥战斗,直到病情严重,不得不离开战场进行治疗。 病逝与追赠 罗启疆在患病后,虽经多方医治,但最终还是于1940年不幸去世,年仅38岁。他的离世是国民革命军的重大损失。罗启疆为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国民政府为表彰他的功绩,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罗启疆作为一名来自贵州松桃的苗族将领,在民国时期的军事舞台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他在抗日战争中,带领部队英勇抗击日军,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爱国精神和英勇事迹值得后人铭记和敬仰。同时,他的军事生涯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局势,以及中国军人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