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顾秉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顾秉林
顾秉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吉林长春市德惠市人物
顾秉林,1945年出生于吉林德惠 ,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
顾秉林,1945年10月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原籍吉林德惠,是一位在物理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建树颇丰的大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清华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校长,在学术与教育管理领域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此外,他还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主席、第十一和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 。如今,顾秉林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科协名誉主席 ,继续在科研与教育领域发光发热,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前瞻性的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贡献着力量 。 

顾秉林的求学历程展现出他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与不懈追求 。1960年至1965年,他先后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和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就读 。在中学阶段,他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天赋和勤奋刻苦的精神,成绩优异,为日后的学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5年,顾秉林凭借自身的努力,成功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在清华大学,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系统地学习了工程物理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1970年,大学毕业的他选择留校工作,从此与清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工作期间,他深知自身知识储备仍需进一步丰富,分别于1973年3月至1975年7月及1978年1月至1979年11月,两次进入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学习 。通过这两次深入学习,他在固体物理领域积累了更为深厚的知识,为后续的科研工作筑牢了根基 。1979年,顾秉林获得了公派留学的机会,前往丹麦Aarhus大学深造 。在丹麦留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国际前沿知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国际顶尖学者交流合作 。1982年,他成功获得博士学位,并毅然选择回国,回到清华大学继续投身于科研与教育事业 。 

回国后的顾秉林,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他长期专注于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以及材料的微观设计 。在材料微观结构设计,特别是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他建立的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为探索某些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该模型通过对多元III - V族半导体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相变进行系统研究,发展了处理其生长动力学过程的模型,探讨了该体系有序化结构类型及形成条件,为相关材料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他提出的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预测了复合钙钛矿材料的基态结构,给出了弛豫铁电体有序——无序的判据 。这一理论在系统研究弛豫铁电体的材料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弛豫铁电体有序的明确判据,提出八势阱有序 - 无序铁电模型,深入研究了其介电、极化及场致相变的微观机制,发现铁电调制结构中存在不寻常的电力学响应行为,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 。在低维和纳米量子结构研究方面,他揭示了量子点、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某些新特性 。他对低维和纳米量子结构的电子性质、输运行为和相关器件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力学形变导致的纳米管中金属 - 半导体相变的物理机制及其在纳米器件中的可能应用,为低维和纳米量子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奖项方面,顾秉林收获颇丰 。1988年,他的“正电子湮没对材料微观缺陷、相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半导体合金、无序系统的超晶格的电子结构”再次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电子结构与材料微观结构设计”相关研究获奖 。1998年,“低维量子结构的物理性质及计算设计”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低维结构的量子特征及计算设计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复合钙钛矿结构材料中有序 - 无序相变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则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2年,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2016年,获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 。这些奖项是对他在科研领域杰出贡献的高度认可 。据2018年2月清华大学官网信息显示,顾秉林已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 。他的这些论文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在教育领域,顾秉林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0年3月,他担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致力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 。在任期间,他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为研究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2001年3月,他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在此岗位上,他统筹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推动各学科协调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学科水平 。他重视学科交叉融合,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3年4月至2012年2月20日,顾秉林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在担任校长的近十年时间里,他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带领清华大学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学科建设方面,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数居全国首位,优秀博士论文数居全国首位,国家名师奖居全国首位,校科研经费数、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数、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以及SCI被引用篇数、授权专利数等,连年保持全国高校首位 。在人才引进方面,他积极吸引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教授,菲尔兹获得者邱成桐教授等国际顶尖学者及大批中青年领军人才来校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水平 。他还建立了覆盖全国27个省区的“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每年无偿提供逾3000学时培训课程,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人才培养贡献了清华力量 。在校园建设方面,在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学校新增了近二分之一的建筑面积,绿色大学和节约型大学建设成效显著,清华成为十四个“全球最美丽”大学之一 。 

在担任校长期间,顾秉林展现出了坚定的原则性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2003年抗击“非典”时,面对让学生回家的建议,他带领领导班子做出了让清华25000名学生留在学校的决定 。他认为校长的第一责任是保护学生,防止学生分散到社会上被感染 。最终,清华在紧急时刻实现了让学生“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为抗击非典做出了贡献 。在招生规模问题上,当许多大学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时,他坚持认为学校要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出人才,妨碍人才质量的事情坚决不干,顶住压力,维持招生人数“一个也不能加” 。此外,他还为清华大学创办医院、引进金融学院、筹建苏世民学院做好了前期准备,为清华进一步发展扩大了空间,打下了基础 。 

除了在清华大学的工作,顾秉林还在多个学术团体和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学位政策的制定和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为保障我国学位授予质量和研究生教育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他参与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工作,为激励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贡献了专业智慧 。在学术组织任职方面,他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理事、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长等职务,积极推动相关学术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在学术期刊任职方面,他的工作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支持 。 

顾秉林还获得了众多荣誉学位和称号 。他曾获日本早稻田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财经大学和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勋章,及丹麦奥胡斯大学名誉教授等 。他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优秀回国留学人员”,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2010年,在2700万人参与的搜狐网教育评选“中国最具魅力校长”活动中,他名列前茅 。 

回顾顾秉林的人生历程,无论是在科研领域的深耕细作,还是在教育管理岗位上的殚精竭虑,他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的成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不断前行,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赵玉沛下一篇:高玉臣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中央政治局常委
战斗英雄
中国画家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安徽省委原书记
湖北省委原书记
冯氏集团主席
利丰集团主席
易学领域的杰出探索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辽宁省委原书记
南朝文字训诂学家
元代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画家
中国作曲家
物理学家
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近现代最卓越的外交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