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捷,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于吉林长春,胸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党委书记。
赫捷,1960年8月出生于吉林长春二道区,是一位备受尊崇的胸外科学家,也是中共党员。他在医学领域身兼数职,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癌症中心主任,同时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教授等要职。在学术团体中,他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亚洲胸外科医师协会副主席、主席,以及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等重要职务 。凭借着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忱、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科研能力,赫捷在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诊治与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我国胸外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
赫捷的求学历程为他日后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1984年,他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大学期间,他勤奋刻苦,系统地学习了医学基础知识,培养了扎实的专业素养 。之后,赫捷并未停止追求知识的脚步,1993年,他成功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深入钻研医学前沿知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展现出了对医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卓越天赋 。1995年,为了拓宽学术视野,接触国际先进医学理念和技术,赫捷前往美国,先后在俄亥俄大学及印第安那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在美期间,他专注于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及基因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日后回国开展科研工作储备了充足的知识和技术 。1997年,怀着对祖国医学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赫捷毅然归国,继续投身于临床工作 。回国后,他充分利用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知识和技术,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临床实践,并建立了胸外科实验室,担任实验室主任 。该实验室的建立,为胸部肿瘤的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了我国胸外科领域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
在临床工作方面,赫捷展现出了超凡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 。他长期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和纵隔肿瘤的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 。在各类高难度胸外科手术、微创外科治疗及复杂并发症处理方面,他具备极高的造诣 。他已高质量完成大量肺、食管及纵隔等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成功攻克了许多手术难题 。例如,他能够熟练完成隆凸成形、气管肿瘤切除及重建、体外循环下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各种血管、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及结肠代食管术等复杂且高难度的手术 。由他所领导的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年手术量达2000余台,位居国内之首 。他的手术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众多胸部肿瘤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赫捷深知规范诊疗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的重要性 。因此,他积极推动胸部肿瘤规范化综合诊疗的发展 。他牵头制定了国家卫健委肺癌诊疗规范、食管癌诊疗规范等十余项规范指南 。这些规范指南的制定,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在胸部肿瘤诊疗方面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胸部肿瘤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
在科研领域,赫捷同样成果斐然 。他一直致力于肺癌及食管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癌及食管癌的综合治疗等研究 。近年来,他的研究重点聚焦于肺癌、食管癌的分子分期及分子分型、分子预后因素等前沿领域 。他曾参加国家“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 。2006年,他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肺癌的综合治疗”项目,并担任该课题总负责人 。此外,他还承担了多项“863”在研项目 。自2000年起,赫捷逐渐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收集肿瘤类型相对最为齐全面的肿瘤遗传资源库 。该资源库的建立,为我国肿瘤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和数据支持,极大地推动了肿瘤研究的发展 。他在科研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绘制了我国食管癌的基因突变图谱和食管鳞癌、肺鳞癌的非编码RNA表达谱,筛选发现并验证了多个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这些成果为胸部肿瘤临床转化研究做出了大量原创性重要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截至目前,他已在国际知名杂志(SCI收录杂志)发表论著4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十篇(均为通讯作者) 。他的研究成果为行业指南及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我国胸外科领域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
赫捷不仅在临床和科研方面表现出色,在教学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重视临床教学工作,致力于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近40年 。他关爱学生,从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操作的结合,采用教学查房、手术带教、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着力培养优秀的临床复合型人才 。他以“仁心仁术,育人育德,德才兼备;尊师重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注重能力培养;因材施教”为教学宗旨,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2009年起,他每年都会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学校中,挑选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各种资助 。他经常与这些学生通话通信,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支持,还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帮助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现已培养博士生25名、硕士生4名、博士后3名,指导学生发表SCI文章15篇 。他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得院所各类学术奖励 。近3年,有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一等奖学金、5人获得二等奖学金;8人次获得协和医学院优秀研究生称号;1人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 。他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毕业后,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医疗和科研岗位上,继续为我国的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
在荣誉与社会任职方面,赫捷收获众多 。2013年,他凭借在医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会委员 。他还被聘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客座教授 。他曾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被评为协和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标兵 。1999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 。2003年,参加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第十届肺癌会议上获“Developing Countries Travel Award” 。在社会任职上,他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国际肺癌协会(IASLC)会员 。担任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药评审专家、教育部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及北方中心资源库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此外,他还担任《中华医学杂志》《癌症》《中华外科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 。他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多次赴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及港、澳、台等地讲学及学术交流,多次接待并培训来自欧美、亚洲、非洲等世界各国的到访学者 。他在国内外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为提升我国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
然而,2023年8月,赫捷遭举报私设民营医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最终结果尚未可知 。这一事件也提醒着人们,即使是在医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也需要时刻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无论调查结果如何,赫捷在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诊治与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在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成就,为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如果举报属实,这种违法行为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希望通过这样的事件,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确保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维护医疗行业的公正和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