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陈克复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克复
陈克复[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像 广东汕尾市海丰县人物
陈克复:制浆造纸业的开拓者
在华夏大地的科技星空中,陈克复宛如一颗璀璨星辰,熠熠生辉。他是中国制浆造纸工程领域的杰出专家,以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为行业的发展铺就了坚实道路。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兼主任,陈克复的名字,已深深烙印在我国制浆造纸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发展历程中。
1942 年 10 月 15 日,陈克复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彼时,广东沿海地区正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践踏,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陈克复的父亲满怀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为他取名 “克服”,期望他能战胜艰难时世,冲破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险阻。在这片饱受战火洗礼的土地上,陈克复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光,家乡的苦难与坚韧,在他心中种下了奋斗的种子。
1961 年 8 月,陈克复凭借自身的努力,从彭湃中学高中毕业后,成功考入复旦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这一消息在当时的彭湃中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高中老师满怀欣喜,将他的名字从 “克服” 改为 “克复”,寓意着他们的中学首次有学生 “攻克” 了复旦大学的校门,这一小小的改变,承载着老师的骄傲与期许,也象征着陈克复人生旅程的全新起点。
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陈克复开启了他的学术探索之旅。他沉浸于知识的海洋,刻苦钻研力学专业知识。1966 年 8 月,本科毕业后的他留校任教,担任助教一职。然而,时代的浪潮汹涌,1968 年 1 月,陈克复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他进入了天津轻工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任教。1970 年底,结束部队农场劳动的陈克复回到天津轻工业学院,面对新的教学任务,他毅然决定进修纸浆造纸专业,从此与制浆造纸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进修期间,他师从造纸专家隆言泉教授,在隆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陈克复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在学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此后,他从讲师一步步成长为副教授、教授,在教学与科研的一线辛勤耕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厚的学术功底。1980 年 7 月,陈克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旗帜下,他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决心。
1992 年 12 月,陈克复迎来了人生的又一重要转折点,他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并出任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筹建组副组长、副主任。在华南理工大学这片新的学术沃土上,陈克复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与教学工作中。1994 年 1 月,他兼任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副院长,1996 年 5 月,担任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在不同的岗位上,他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科研水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3 年,对于陈克复而言,是极具意义的一年。凭借在制浆造纸工程领域的卓越成就,他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制浆造纸工程)。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往努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未来继续攀登科学高峰的有力鞭策。
陈克复长期致力于制浆造纸工程和环境工程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深入研究纤维悬浮液流动力学及流变学、中高浓制浆技术、纸页形成技术、涂料与涂布技术、废纸脱墨制浆技术及造纸废水处理等方向。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行业进步的 “瓶颈”。陈克复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深知,只有通过科技创新,研发节水、节能、减少污染的新技术,才能为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于是,他带领团队在中高浓制浆技术领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在研发中高浓制浆技术的过程中,陈克复和他的团队面临着诸多难题。中高浓制浆相较于传统的低浓制浆,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更高,技术难度更大。但陈克复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在实验室与生产一线,反复进行实验与测试。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他们终于取得了原创性、实用性的重大成果,成功研制出中高浓纸浆少污染漂白技术与成套装备。这一成果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造纸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为我国造纸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陈克复也不遗余力。他深知,科研成果只有真正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因此,他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他的技术不设壁垒,欢迎行业内其他企业共享技术成果。他常说:“通过全行业共同行动,造纸行业才能摘掉‘排污大户’的帽子,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在他的努力下,众多造纸企业采用了他研发的新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为我国造纸行业的整体升级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
除了科研工作,陈克复在教学方面也成绩斐然。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制浆造纸工程专业人才走出校园,投身到行业建设中,成为推动我国制浆造纸工程领域发展的中坚力量。
陈克复的学术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国内,在国际上也备受赞誉。他担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如美国制浆造纸技术协会(TAPPI)外籍会员、力学委员等。他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将我国制浆造纸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同时也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与理念,为我国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陈克复还积极担任各类社会职务,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他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委、广东省造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轻工机械协会专家组专家、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安全与环境学报》编委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贡献着智慧。2016 年 2 月 1 日,他被聘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特聘教授;2017 年 7 月 19 日,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他还担任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轻工与食品领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在不同的平台上,为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学科发展贡献力量。2023 年 4 月 9 日,他成为济宁市 “人才大使”,继续为地方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漫长的科研与教学生涯中,陈克复收获了众多荣誉。1989 年,他被轻工部授予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 称号;1990 年晋升为教授,并从 1991 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2009 年获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10 年获何梁何利创新奖;2019 年,以他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 ——“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了 201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广东省内高等学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零的突破。
陈克复院士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和行业的无私奉献。他从海丰县的少年成长为中国制浆造纸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一路风雨兼程,却始终初心不改。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如今,虽已年逾八旬,陈克复依然活跃在科研与教学的舞台上,继续为我国制浆造纸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发展发光发热,续写着属于他的传奇篇章。

上一篇:彭士禄下一篇:黄志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政协主席
中央政治局委员
宿城区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军统第一杀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
上海市委书记
落马官员
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香港演员、歌手、主持人、商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吉林省委书记
中共中央原总书记
落马官员
原河北省委书记
美的集团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代跳水技术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革命烈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革命烈士
民国十大军阀
英雄模范人物
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丰县原教育局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