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屏[公元1897年-1928年,革命烈士] 广东汕尾市海丰县人物 蔡素屏:矢志革命的巾帼英烈 在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的革命史册中,蔡素屏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虽生命短暂,却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畏的牺牲精神,绽放出了璀璨光芒。她是忠诚的革命烈士,是勇敢的妇女解放运动先驱,以柔弱之躯扛起了革命的重担,为理想信念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之火。 1897 年,蔡素屏出生于广东海丰县公平镇一户殷实的商人家庭。彼时的海丰,虽处于岭南一隅,却也深受时代浪潮的冲击。在那个封建礼教仍束缚着人们思想的年代,蔡素屏的家庭却相对开明,这为她接受新思想、追求进步创造了条件。童年时期的蔡素屏,聪慧伶俐,性格坚韧,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家庭的支持下,她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学习了传统的诗词歌赋,还接触到了一些新学知识,这使得她的视野逐渐开阔,思想也愈发活跃。 随着年龄的增长,蔡素屏出落得亭亭玉立,更难得的是,她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强烈的正义感。面对社会的不公和妇女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她深感痛心,内心萌生出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1915 年,18 岁的蔡素屏经人介绍,与海丰知名革命志士彭湃结为连理。彭湃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却毅然投身革命,致力于为广大农民争取权益。蔡素屏与彭湃志同道合,婚后,她全力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成为了彭湃在革命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和坚定伴侣。 彭湃积极组织农民运动,经常深入农村,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蔡素屏深受丈夫的影响,也主动参与到农民运动中来。她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走出家门,深入到农村妇女中间,与她们谈心交友,了解她们的疾苦。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村妇女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思想,鼓励她们勇敢地站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在蔡素屏的努力下,许多农村妇女逐渐觉醒,开始积极参与到农民运动中来,为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 1922 年,彭湃在海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会 —— 海丰总农会。蔡素屏积极协助丈夫开展工作,她不辞辛劳,四处奔走,为农会的发展壮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组织妇女们为农会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还发动妇女们为农会会员缝制衣物、筹集物资。在她的带动下,海丰地区的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广大妇女成为了农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4 年,彭湃前往广州从事革命工作,蔡素屏独自留在海丰,继续领导当地的妇女运动。她积极组织妇女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如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等,以实际行动声援广州的革命斗争。在这期间,蔡素屏还创办了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担任会长一职。她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海丰地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广大妇女争取到了更多的权益。她组织妇女们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妇女们实现经济独立;倡导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使许多妇女摆脱了封建婚姻的束缚。 1925 年,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相继攻克海丰,为海丰地区的革命斗争带来了新的机遇。蔡素屏抓住这一契机,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她带领妇女们热烈欢迎东征军的到来,组织妇女们为东征军提供后勤保障,如烧水做饭、护理伤员等。在她的影响下,海丰地区的广大妇女积极支持革命,为东征军的胜利进军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927 年,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海丰地区的革命形势也急转直下,蔡素屏和其他革命志士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蔡素屏毫不退缩,她坚定地领导海丰地区的妇女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她组织妇女们成立了秘密联络站,为党组织传递情报,掩护革命同志;发动妇女们参加武装斗争,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艰难的环境下,蔡素屏始终保持着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她坚信革命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 1928 年,由于叛徒的出卖,蔡素屏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妄图从她口中获取党的机密和革命武装的情报,对她进行了残酷的审讯和折磨。但蔡素屏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始终咬紧牙关,一个字也没有透露。敌人见从她身上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恼羞成怒,决定对她下毒手。1928 年,蔡素屏在海丰县城英勇就义,年仅 31 岁。 蔡素屏的牺牲,是海丰地区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但她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她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为海丰地区的妇女解放运动和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事迹,成为了海丰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海丰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如今,在海丰县,蔡素屏烈士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她的故居也成为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众多人们前来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蔡素屏烈士的英名,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闪耀着光芒,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