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许宁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宁生
许宁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人物
许宁生,1957 年 7 月出生于广东普宁,籍贯广东澄海。他是真空微纳电子学领域的杰出引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在学术科研与教育管理领域均成绩斐然,以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精彩的人生篇章。
许宁生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75 年至 1978 年间,他成为广东省普宁县的一名知青,在艰苦的环境中,他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这段知青岁月,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更加珍惜之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1978 年,时代的春风吹遍大地,许宁生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契机,他成功考入中山大学物理系。在中大的校园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课堂上,他全神贯注,不放过老师讲解的任何一个细节;课后,图书馆、实验室里常常能看到他专注的身影。凭借着扎实的学习态度和对物理学的热爱,1982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并顺利留校,在中山大学物理系担任教师。短暂的教学经历,让他更加明确了自己对科研的热爱和追求,于是,1983 年,他毅然踏上了前往英国阿斯顿大学深造的道路。
在英国阿斯顿大学,许宁生开启了学术生涯的新篇章。他全身心投入到物理与电子工程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中,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勤奋的努力,1986 年,他成功获得博士学位。由于在学术研究中的出色表现,他被阿斯顿大学聘任,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这期间,他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还兼任英国 Farmsum Associates 公司首席科学家。在国外的科研环境中,他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科研理念和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为日后回国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6 年,怀揣着对祖国的深厚眷恋和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许宁生毅然回国,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回国后的他,积极投身于科研与教学工作中。1998 年,他出任中山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同年成为英国物理学会(IOP)fellow。1999 年,他的职业生涯又迎来了多个重要转变,他担任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创建广东省显示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并担任主任,还被聘为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在这些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领导才能,带领团队在相关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2001 年,许宁生担任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该实验室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 年,他担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在忙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他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继续为科研事业拼搏。在此期间,他还兼任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等职务,积极推动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在科研领域,许宁生主要致力于 “场致电子发射及其应用” 的研究,长期深耕于真空微纳电子学领域。他带领团队开展新型场发射冷阴极和真空微纳电子源阵列器件的基础研究,以及它们在功能器件上应用的探索性研究。在大面积金刚石及相关薄膜场发射特性和机制的研究中,他发展了物理解释模型,并深入研究了类金刚石薄膜在真空微电子源阵列的应用。针对纳米冷阴极场发射的应用基础问题,他带领团队发展了纳米冷阴极材料可控生长及电子源阵列制作的技术,并成功研制出新型纳米冷阴极原理型器件。此外,他还研究发展了 “金属一绝缘体一金属” 微结构电子发射模型和印刷型冷阴极电子源制备技术。
截至目前,许宁生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超过 25 项,在科研成果方面成绩卓著。他已发表科技论文 200 多篇,为两部英文专著撰写章节,获中国和多国保护发明专利多项。1995 年,他荣获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此后,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桥口隆吉奖等诸多奖项。他培养的博士生中有 3 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科研人才。
2009 年 12 月,凭借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许宁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荣誉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和杰出贡献的高度认可,但他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与教育事业中。2010 年 12 月,他担任中山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在任期间,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进一步指出中山大学将用十几年的时间,实现与广东经济发展地位相匹配。他在校内重视本科教育,提倡 “人心向学” 教育理念,致力于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整体水平。在他的推动下,中山大学加快了重大平台建设、国际合作办学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步伐。例如,2012 年 11 月,中大与计算机学科世界排名第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创建了联合工程学院和联合工程研究院;2013 年 3 月,中山大学又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国际研究中心。2013 年底,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 “天河二号” 落户中山大学广州超算中心。此外,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AMS),中大是 AMS 中唯一研制用于太空实验装置的中国高校,许宁生正是中大这一太空装置项目的领军人。
2014 年 10 月,许宁生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在新的岗位上,他继续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他的领导下,复旦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他积极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20 年 12 月 15 日,他获颁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这进一步彰显了他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2021 年 11 月,许宁生卸任复旦大学校长职务,但他依然活跃在学术科研领域。他目前是复旦大学教授、博导,继续从事微纳电子与光电子、新型半导体材料、纳米科技等研究。他牵头创建了广州光电存算芯片融合创新中心,推进新型芯片研发和成果转化。同时,他还主持推进我国首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试点和一流建设学科的建立。
许宁生不仅在科研与教育管理方面成绩突出,其个人品质也备受赞誉。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评价他是世界一流的教授,其实验室是世界性的实验室,尤其欣赏他 “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要做点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的观念。在中山大学内,大家评价他先做后说,多做少说,他的低调与务实为众人所熟知。他极少接受媒体采访,甚至曾有过 “拉着记者的手,婉拒报道” 的趣事,但他始终善待媒体。
许宁生,这位从广东走出的学术巨匠,以其在真空微纳电子学领域的卓越研究成果,以及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突出贡献,成为我国科研与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经历激励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为实现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国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上一篇:周国治下一篇:林大春
中央政治局常委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四任行政长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落马官员
凯撒(中国)股份董事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开国上将、军事家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黑龙江省委书记
海南省委原书记
革命烈士
雨花台传奇烈士
澄海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