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一位在组织人事、港澳事务、地方治理等多个重要领域展现出卓越领导才能的资深干部。他以坚定的政治立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在不同岗位上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福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留下了坚实且深刻的奋斗足迹。 彭清华于 1957 年 4 月出生在湖北大冶。在那个充满变革与奋斗的年代,年轻的彭清华早早投身社会,1974 年 8 月,年仅 17 岁的他便担任起湖北省大冶县太婆尖茶场知青组长,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积累人生经验。这段知青岁月,不仅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让他深入了解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为他日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1975 年 11 月,他凭借自身努力进入湖北省大冶县委知青办工作,担任干事一职,后又在县委办公室担任秘书,开始逐步接触到党政机关的日常运转和事务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1979 年,彭清华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在北大的四年时光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沉浸于哲学的深邃思想海洋中。哲学的学习不仅让他具备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塑造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1983 年 7 月,从北大毕业后,彭清华进入中央组织部工作,开启了他在组织人事领域长达二十年的深耕历程。初入中央组织部,他从基层的干事做起,在党政外事干部局和地方干部局积累了丰富的基础工作经验。随后,他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能力,逐步晋升为副处长、秘书等职务。在担任秘书期间,他协助领导处理各类重要事务,参与众多关键决策的制定与执行,这让他对组织工作的全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1992 年,彭清华担任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负责人、副所长,并在此期间于 1993 年至 1996 年在湖南大学工业外贸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学位。这段跨学科的学习经历,拓宽了他的知识视野,使他能够从更综合的角度思考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此后,他又先后担任党建研究所所长、《党建研究》杂志社总编辑、中央组织部研究室主任兼政策法规局局长、干部一局局长等重要职务。在这些岗位上,他积极推动党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组织人事领域的政策法规,为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担任干部一局局长期间,他致力于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干部培养、选拔、考核等环节精心谋划、严格把关,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1996 年至 2001 年,他又在中山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管理知识体系,为更好地开展组织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2001 年 2 月起,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副部长级)兼干部一局局长,以更高的领导站位和更广阔的视野,统筹推进组织人事工作的全面发展。 2003 年 12 月,彭清华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他开始投身于港澳事务工作,担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在香港回归祖国后的关键时期,他积极参与到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促进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的工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香港社会环境和艰巨的工作任务,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沟通协调能力,积极与香港各界人士交流合作,推动内地与香港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2007 年 7 月,他担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正部长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香港的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2009 年 5 月,他被任命为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在担任主任期间,他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对港方针政策,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的沟通协作,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他深入香港基层社区,了解香港市民的实际需求和关切,积极推动解决香港民生问题,促进香港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他大力推动香港与内地在金融、科技、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为香港拓展发展空间,提升香港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在他的努力下,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成果丰硕,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2 年 12 月,彭清华离开港澳事务工作岗位,奔赴广西壮族自治区任职,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到任后,他迅速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广西的区情民情,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积极谋划广西的发展战略。他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在他的推动下,广西在糖业、有色金属、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方面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他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充分发挥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他大力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在社会民生方面,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他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在医疗领域,他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让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在他的领导下,广西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2013 年 1 月,他当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继续带领广西人民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在担任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他积极推动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为广西的法治建设和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 年 3 月,彭清华调任四川省委书记,再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到四川后,他深入了解四川的省情特点,积极推动四川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在经济方面,他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他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文化方面,他高度重视四川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四川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他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守护好四川的绿水青山。2019 年 1 月,他当选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新的岗位上,他继续统筹推进四川的各项事业发展,为四川的繁荣稳定不懈努力。在他的领导下,四川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2 年 4 月,彭清华卸任四川省委书记职务。2023 年 3 月,他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彭清华在其漫长而丰富的职业生涯中,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在组织人事领域的卓越贡献为党和国家打造了坚实的干部队伍基础;在港澳事务工作中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在地方治理中,无论是在广西还是四川,都以务实的举措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尊敬。他的工作经历和成就,成为了广大干部学习的典范,激励着更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