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 彭真1902年10月12日出生于山西省曲沃县(今侯马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傅懋恭 。在困苦的环境中成长,他从小便饱尝生活的艰辛,也铸就了他坚毅不拔的性格 。1922年,彭真考入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彼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他积极投身进步活动,参加进步组织青年学会,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为之奋斗一生的信仰 。1923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山西省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从此踏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征程 。 大革命时期,彭真活跃于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的前沿阵地 。他担任中共太原支部委员、书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太原地委书记等职务 。在太原,他积极组织发动工人,领导工人运动,为改善工人待遇、争取工人权益而奔走呼号 。1923年,他主办以工人为主要学员的成人夜校,通过夜校向工人传播革命思想,培养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 。同时,他参与组织反对曹锟贿选的斗争,成立太原民权运动大同盟,在群众中积极宣传民主理念,揭露反动势力的丑恶行径 。1924年,他投身到国共合作的工作中,参与筹建国民党山西省党部 。在此期间,他与国民党右派排斥共产党员的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努力维护国共合作的大局 。他还参加领导成立了太原和山西省的国民会议促成会,积极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1925年,彭真指导成立山西工人联合会和太原总工会,将分散的工人力量凝聚起来 。当时,阎锡山强征房屋估价税,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彭真发动工人群众和各界民众进行坚决反对,有力地打击了阎锡山的反动统治 。五卅惨案发生后,他积极发动山西各界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斗争,激发了山西民众的爱国热情,将反帝斗争的火焰蔓延至山西大地 。之后,他前往石家庄,领导恢复正太铁路总工会,并担任总工会秘书,进一步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1926年,作为正太铁路总工会代表,他出席在天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铁路工人代表大会,在会上积极交流工人运动经验,为推动全国工人运动的联合贡献力量 。此外,他先后组织领导了石家庄和天津的纱厂工人斗争,在斗争中,他深入了解工人的疾苦,制定合理的斗争策略,为工人争取到了一定的权益 。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形势异常严峻 。彭真出任中共天津市委代理书记、书记,中共顺直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等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地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面对恶劣的环境,他毫不退缩,深入工人群众,积极开展秘密工作,努力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为革命事业保存力量 。1929年,由于叛徒出卖,彭真在天津不幸被捕 。在狱中,他遭受了残酷的酷刑摧残,但始终坚贞不屈 。他组织被捕同志同叛徒、敌特进行坚决斗争,通过巧妙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党的损失 。他还在狱中秘密组织党支部,担任书记,组织同志们学习、宣传马列主义,以坚定的信念鼓舞大家的斗志,开展各种形式的狱中斗争 。1935年,刑满出狱后的彭真,立即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担任中共天津工作组负责人 。他组织领导天津各界群众,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动员广大群众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1936年,他担任中共北方局代表、组织部部长,并直接领导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部 。在工作中,他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纠正党内存在的关门主义等错误倾向,为恢复和发展北方地区党的组织,开创白区工作新局面,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抗日战争爆发后,彭真参与部署党在北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1938年,他担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北方分局)书记,与聂荣臻等同志紧密合作,致力于发展、巩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在根据地建设过程中,他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 。他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涉及根据地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建设以及土地、经济、劳动、金融等方面的政策 。他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为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这一时期,彭真明确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致力于在根据地“改造旧社会,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 。他重视根据地的民主建设,推行民主选举,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政权管理中来,为党的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1941年,彭真前往延安,向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同志汇报晋察冀边区各项具体政策及党的建设经验 。他详细分析了边区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动向,说明了确定边区党的各项基本政策的根据和不同时期执行政策的重点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边区建设的基本经验 。他的汇报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称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并由中央批转各根据地党委,为其他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此后,彭真留在中央,担任中央党校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城市工作部部长等职务 。他积极参加领导延安整风运动,为统一全党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他参加扩大的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为历史报告委员会成员、组织委员会成员,参与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在延安期间,彭真为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把全党思想统一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上来,在全党确立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为培养党的领导骨干,为开展敌占区、国统区党的地下工作,付出了诸多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彭真出席党的七大,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并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 。他在会上作了《关于敌占区的城市工作》的发言,总结了我党进行地下斗争的历史经验,阐述了精干隐蔽,利用合法形式,团聚群众,蓄积力量的方针政策和斗争策略 。在党的七大和七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 。同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被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 1948年12月,彭真被任命为中共北平市(1949年改称北京市)市委书记 。彼时,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北平,为保住这座千年古城,彭真做了大量工作 。他积极组织力量,开展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争取和平解放北平 。同时,他也为接管北平做了充分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接管方案,组织培训干部,确保北平顺利解放并实现平稳过渡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彭真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此后,他在北京市的领导岗位上任职多年,先后担任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北京市总工会主席、北京市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市长等职务 。他在北京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亲自抓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提出“城市规划要有长远考虑,要看到社会主义的远景,要给后人留下发展的余地,不要只看到眼前” 。他主持制定了城市建设长远规划,领导十大建筑的建设和天安门广场的规划,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古都北京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这期间,他还在中央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如中央政法干部学校校长兼校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央选举委员会委员、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8年,他担任中央政法小组组长,在政法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 。 “文革”期间,彭真遭到错误批判和残酷迫害,但他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文革”后复出,1979年2月,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 。面对我国法制建设的迫切需求,他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仅三个多月就主持拟定了我国第一部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七部重要法律草案,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后,他还担任五届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主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两案”指导委员会主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1983年6月,彭真当选为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在任期间,他积极推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领导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我国的法治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批准了他退出中央领导机构的请求 。即便离开领导岗位,他依然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担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李大钊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务,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997年4月26日,彭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彭真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 。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创造性地开拓新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胆略和才能 。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和重大政治问题上,他坚持原则,旗帜鲜明 。他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谦虚谨慎,艰苦朴实,严于律己 。他模范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作风民主 。他一生追求真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对党的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彭真同志的崇高品德和光辉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党同志永远学习 。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深受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