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唐继虞

中华民国滇军将领

唐继虞[公元1890年-1939年]+像 云南曲靖会泽县人物
唐继虞,原名继禹,又名荣贵,字夔赓,云南省会泽县人。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三弟 。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曾任贵州军政局局长。1913年任贵州警察厅厅长、云南混成团团长、警卫团团长。1915年1月任云南省警察厅厅长,12月任云南全省警务处处长。后任云南陆军第七旅旅长、警卫军司令,云南省督署总参谋长、卫戍司令官、云南讲武堂堂长、云南市政督办、东南巡宣使。1923年6月任贵州军事善后督办,9月兼代省长,1924年2月去职。1925年任云南军事训练总监,2月为善后会议会员。1931年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 抗战后曾任军职。1939年病逝。
唐继虞:从云南会泽走出的军政人物生平详述  


一、家世背景与早年求学:会泽沃土孕育的少年志向  
唐继虞(1890—1939),字营赓,生于云南曲靖会泽县(时称东川府)一个书香门第。会泽自古为滇东北重镇,铜矿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唐家世居县城,祖父与父亲皆以儒学传家,虽非显宦,却注重子弟教育。唐继虞自幼聪慧,6岁入私塾,熟读经史,12岁时已能作八股文,在当地颇有才名。  

清末民初,科举制度废除,新式教育兴起。1905年,15岁的唐继虞考入云南昆明的云南武备学堂,开启了军事生涯的第一步。彼时的云南,受洋务运动与革命思潮影响,军事教育注重西法操练与近代军事理论。唐继虞在学堂中成绩优异,尤其擅长战术推演与兵器学,因其沉稳机敏的性格,深得教官赏识。1908年,他以全班前五名的成绩毕业,随后被选送赴日本留学,入读东京振武学校,后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1期步兵科。  

在日本期间,唐继虞不仅系统学习近代军事知识,还接触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他与同乡李根源、顾品珍等留日学生交往密切,曾参与组织反清秘密团体,思想逐渐倾向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唐继虞未及毕业便辍学回国,投身云南的革命浪潮。  


二、投身滇军:从基层军官到军政要员的崛起  
1、辛亥风云与护国战争中的历练  
回国后,唐继虞加入蔡锷领导的云南新军,任步兵标统(相当于团长)。1911年10月,云南响应武昌起义,发动“重九起义”,唐继虞率部参与攻打云贵总督署,因作战勇猛、指挥得当,战后升任陆军第1师参谋长。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唐继虞随蔡锷、唐继尧发动护国战争,任护国军第1军第2梯团(旅)旅长,率部出征四川。在泸州、纳溪战役中,他采用迂回包抄战术,多次击退北洋军,为护国战争的胜利立下战功。战后,唐继虞因功晋升为陆军中将,成为滇军中的核心将领之一。  

2、辅佐唐继尧:滇系集团的“二唐”时代  
护国战争后,唐继尧成为云南军政首脑,唐继虞因其同姓、同乡且留学日本的背景,被视为唐继尧的亲信与左膀右臂。1917年,唐继尧出任护法军政府总裁,唐继虞任滇军总参谋长,协助唐继尧整军经武,推行“大云南主义”,将滇军势力扩展至贵州、四川等地。  

1921年,滇军内部发生分裂,顾品珍等将领反对唐继尧的扩张政策,发动兵变,唐继尧被迫下野。唐继虞随唐继尧流亡香港,暗中联络旧部,策划复辟。1922年,唐继尧在广西军阀支持下重返云南,击败顾品珍,唐继虞因在复辟过程中奔走策划有功,被任命为云南省政务厅长兼警务处长,后又兼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成为滇系集团中仅次于唐继尧的二号人物,时人称之为“二唐”。  


三、主政贵州:从军事统帅到地方治理的尝试  
1、武力入黔与“贵州王”的短暂统治  
1923年,唐继尧为控制贵州,派唐继虞率滇军入黔,击败贵州军阀袁祖铭,扶持亲滇的刘显世政权。1924年,刘显世病逝,唐继虞被唐继尧任命为贵州军务督办,实际掌控贵州军政大权,开启了滇系对贵州的统治。  

主政贵州期间,唐继虞试图推行一系列改革:
军事方面:整编贵州军队,淘汰老弱,引入滇军训练体系,建立贵州讲武堂分校,培养军事人才;  
经济方面:整顿财税,设立贵州银行,发行纸币,鼓励矿业与农业发展,修建贵阳至桐梓的公路(黔北大道);  
文化教育:创办贵州大学(今贵州大学前身),设立图书馆与新式学堂,推广白话文教育。  

然而,唐继虞的统治遭到贵州本土势力的抵制。他重用滇籍官员,排挤贵州本地士绅,引发不满;同时,滇军在贵州横征暴敛,强征军粮、苛捐杂税,导致民怨沸腾。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国民革命军节节胜利,贵州军阀袁祖铭趁机联合本地武装,在广州国民政府支持下发起反攻。唐继虞率滇军抵抗不力,于1927年被迫撤出贵州,结束了滇系在贵州的统治。  


四、云南政局变动与归隐之路  
1、“二六政变”后的失势  
1927年,云南发生“二六政变”,龙云、胡若愚等滇军将领联合推翻唐继尧的统治,唐继尧病逝后,滇系集团分裂。唐继虞作为唐继尧的亲信,遭到龙云等人的排挤,被迫辞去所有职务,闲居昆明。  

失去权力的唐继虞转向实业与教育,曾投资昆明的纺织厂与矿业公司,并担任云南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校董,参与校政建设。他还潜心研究佛学与书法,常与高僧、文人交往,留下《营赓墨迹》等书法作品,其字苍劲有力,兼具颜体与魏碑风格。  

2、晚年生活与历史评价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唐继虞虽已退出军政界,仍积极支持抗战,呼吁滇军将士“以民族大义为重,共赴国难”。他将部分家产捐给云南抗敌后援会,用于购买军需物资。1939年,唐继虞因中风在昆明病逝,享年49岁,葬于昆明西山。  

唐继虞的一生充满争议:作为滇系军阀的核心人物,他参与了军阀混战,对贵州、四川等地的扩张加剧了西南地区的动荡;但在主政贵州期间,他推动的近代化改革(如创办大学、修建公路)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发展。从军事将领到地方政要,他的经历折射出清末民初西南军阀的复杂面貌——既有革新图强的尝试,也难逃派系斗争与权力博弈的局限。  


五、历史印记:文献与后世评说  
唐继虞的生平在《云南文史资料选辑》《贵州军阀史》等文献中有详细记载。其后人整理的《唐继虞年谱》收录了他从求学至去世的重要活动,其中尤其提及他在云南讲武堂与贵州大学的办学贡献。历史学家评价其“长于治军,短于治民”,认为他的军事才能在护国战争中得以展现,但在地方治理中因缺乏民生意识而失败。  

如今,在会泽县唐继虞的故居(今会泽古城内),仍保留着部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其书法手迹被会泽博物馆收藏。作为近代云南军政史上的重要人物,唐继虞的一生既是个人在时代浪潮中的浮沉史,也是西南军阀派系斗争与近代化转型的缩影。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6 22:29
上一篇:吴世霖下一篇:世灿章
抗日英烈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清藏书家、学者
第10任澳大利亚总理
抗日救国的英勇先驱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原中华民国铁道部次长,汪精卫秘书
抗日英烈
四大名旦之一
中国革命家
抗日英烈
大丰区人物
雷州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清华学堂第二任监督
近代上海著名茶叶商人
商务部市场部主任
革命烈士
山西省委书记
开国大校
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
德才兼备的英语大师
中国围棋职业棋手
越南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革命烈士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革命烈士
中华民国政治家
菲律宾律师、画家、总统
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法学家、教育家
中国新史学派奠基人
汪伪国民政府官员
滇军指挥官
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
中华民国滇军将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