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胡秉铎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机要秘书

胡秉铎

胡秉铎[公元1902年-1927年]+像 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人物
胡乘锋,字鸣之。贵州榕江人。
1920年,入北京朝阳大学,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任《青年军人周刊》总编辑。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一军军部机要秘书、一军参谋处一科科长,参加东征和北伐。何应钦与他是同乡,赏识其才干,总想拉笼使用。1927年,国民党“清党”时,将他软禁,以资助留学为诱饵,遭拒后,又以处死相威胁,但他坚定地表示:“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中华民族求解放的唯一出路,共产党是斩不尽、杀不绝的!我生为共产人,死为共产鬼!”在上海黄埔江边被拒住咽喉,扭裂生殖器;惨遭杀害,尸体被装进麻袋投入黄埔江。

胡秉铎:榕江走出的黄埔英烈(1902—1927)

一、苗岭神童:书香门第的觉醒者  
1902年农历十二月初二,胡秉铎出生于贵州榕江县古州镇。五岁时,因叔父胡宗泽(清末秀才、县参议长)无子,被过继为嗣。胡宗泽家资殷实,专为他延请塾师,六岁启蒙,八岁入县立高小,十五岁进私塾精读经史。塾师陈锡侯惊叹其“过目成诵,器宇非凡”,称“此子若游学四海,必成大器”。1918年,养父为其设“专馆”,重金聘黎平名士陈锡侯专治国学,少年胡秉铎已能熟背《史记》《汉书》,写下“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吾辈担当”的志向。  

1919年,十七岁的胡秉铎赴贵阳考入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五四运动的浪潮波及西南,他在《新青年》《每周评论》中读到李大钊、陈独秀的文章,目睹军阀袁祖铭统治下贵州的民不聊生——“当官的三妻四妾,种田人衣不蔽体”。寒假返乡,他直言质问父亲:“家中规矩森严如衙门,何谈自由?”此言惊得家人失色,却埋下了他反抗旧世界的火种。  

1922年,胡秉铎以优异成绩毕业,次年北上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他组织贵州同乡会,与周逸群(铜仁人)、李侠公(贵阳人)等通信,传阅《共产党宣言》。1924年1月,周逸群在上海筹备《贵州青年》,寄信邀他南下:“吾辈黔人,当为桑梓燃灯。”胡秉铎立即响应,将生活费捐出50块大洋作创刊经费,化名“赤光”在刊物上发表《恶政府的势力》《攻战》等文,痛斥军阀“假借公权,欺凌百姓”,称贵州为“山国里的酋长统治”。军阀袁祖铭气急败坏,寄信恐吓:“若不退刊,当以手枪相见!”胡秉铎拍案而起:“笔杆子比枪杆子更利!”  

二、黄埔淬火:从书生到革命战士  
1924年8月,经邓中夏推荐,胡秉铎南下广州,以第一名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入学三个月后,他在周恩来主持的入党仪式上宣誓:“为布尔什维克奋斗终身。”此时的黄埔,国共合作正酣,胡秉铎任《青年军人》周刊总编辑,与周逸群、徐向前共同领导“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员发展至2000余人。他撰写《国民革命与社会革命》,驳斥“孙文主义学会”的反共谬论:“不打倒军阀买办,何谈民生?马克思主义正是中国的救亡药!”  

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胡秉铎任宣传队长。在海陆丰,他教农民唱《打倒列强》,恢复农会组织。当地老农拉着他的手说:“先生的话,比农会的锣还响!”惠州战役中,他率队冲锋,腿部中弹仍坚持指挥,战后升任第一军机要秘书。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党组织因他与何应钦(贵州同乡)的私交,命其潜伏敌营。他冒险将蒋介石“清党”计划密报周恩来,助25师58团转移至浦口,避免了全军覆没。  

三、隐蔽战线:刀尖上的情报员  
北伐期间,胡秉铎任东路军总指挥部上校科长,随何应钦进军福建。表面上,他是“同乡亲信”,实则与共产党员戴文单线联系。1927年3月,南京光复后,他截获蒋介石密电:“第一军内共党,限三日内清除。”深夜,他翻墙出城,在雨花台畔找到戴文:“速告肖劲光师长,部队连夜移防湖北!”正是这一情报,让第二军第六师免遭屠戮。  

同年4月9日,南京“清党”前夜,胡秉铎在夫子庙秘密据点召开党员会议。叛徒告密后,军警破门而入时,他正烧毁文件。被捕时,他将党章吞入口中,冷笑:“要杀便杀,共产党人是烧不尽的!”何应钦亲自劝降:“鸣之,你我同乡,何苦为赤党送命?”胡秉铎唾其面:“你甘作军阀走狗,我耻与你同乡!”狱中给父亲的信写道:“儿为革命死,虽死犹生。望双亲勿悲,来世再孝。”  

四、碧血金陵:25岁的永恒青春  
1927年4月23日夜,南京郊外的芦苇荡里,胡秉铎被秘密处决。临刑前,他高唱《国际歌》,刽子手连开三枪,年仅25岁。次月,中共中央机关报《布尔什维克》发文《胡秉铎之死》:“烈士的血,浇开了更多觉醒的花。”  

胡秉铎牺牲后,家乡榕江流传着他的故事:1925年他曾写信劝叔父“卖掉田产,分给穷人”,胡宗泽气得撕信,却在临终前喃喃:“鸣之是对的。”1982年,胡秉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骸迁葬南京雨花台。2021年,榕江建成“胡秉铎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他用过的钢笔、黄埔军校徽章,以及那句刻在石碑上的誓言:“我们生,生在同志中间方美善;我们死,死于反革命手里方痛快。”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4 16:29
上一篇:杨明伟下一篇:龙道一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著名文物收藏家
杰出工人运动领袖
革命烈士
广宁县烈士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五世孙
晚清湖北省提督/民国授陆军中将
商务七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山西省委原书记
越南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坚定的革命志士
经济学家
中国女子蹦床队运动员
抗日英烈
中共中央原总书记
甘肃省委书记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铁骨铮铮的革命先驱与建设功臣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民国四大才女
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国务院原副总理
广州市政协常委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跳水运动员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机要秘书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