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凉尘[公元1912年-2004年] 四川宜宾市筠连县人物 黄凉尘(1912—2004.3.29)1912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筠连县。1927年至1950年在四川等地从事商业活动,领导和组织了四川宝元通公司的业务经营和发展,先后任会计、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并积极帮助和资助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革命活动。1950年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副部长、财经委员会委员,西南商业局副局长,中国药材公司经理,农产品采购部储运局局长,城市服务部局长、部长助理,商业部储运局局长、顾问,商业部副部长、顾问。曾任民建中央委员、常委、秘书长、顾问。1983年后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顾问。 黄凉尘(1912年1月4日-2004年3月29日),出生于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城河坝街一个店员家庭,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老一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我国商业战线杰出领导人。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黄凉尘少年时读过6年私塾,14岁到一家当铺当学徒。1927年,16岁的他进入宝元通做实习生,成为最早的“科班”子弟。由于勤奋好学,善经营,勤服务,待人诚恳,他在职工的年终考核中成绩突出,逐步从店员、会计、营业员升至副经理、经理。期间,他还参加潘序伦主办的立信会计学校,进修新式会计,取得优秀成绩,并为宝元通改建了财务制度。 宝元通时期 商业成就:宝元通是民国时期一家以经营百货贸易为主的民营股份有限公司,1920年9月在四川宜宾创立,后在多地设立贸易机构。黄凉尘在宝元通不断成长,1947年6月担任宝元通总经理。他运筹帷幄,指挥商战,使宝元通的业务不断拓展。宝元通不仅在百货贸易上取得成功,还开创了多种实业,如在重庆、成都、宜宾开办纺织厂、印染厂,在重庆开办心生牙刷厂,在昆明开办云南下关茶厂等,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良好。1937年,宝元通与中国国货公司等单位共同投资,在成都成立了以振兴国货为宗旨的成都国货公司,黄凉尘任总经理。 政治倾向:黄凉尘与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有交往。1948年10月,他和樊陶斋、李清法到香港视察宝星纺织厂筹建工作时,会见了章乃器,讨论宝元通的出路。1949年3月,黄凉尘再到香港,经陈铭德、邓季惺介绍,会见了中共有关方面负责人许涤新、夏衍。5月,他回到重庆参加股东会,带回《新民主主义经济》《论联合政府》等小册子和解放区剪报,与总管理处主要人员一起阅读学习,酝酿解放后的出路。8月4日,他带着被国民党特务追捕的进步学生杨代蕴脱离虎口,飞往香港。 投身新中国建设 企业国有化:重庆解放后,1950年1月宝元通公私合营,业务先后移交中国百货公司西南区公司及其有关国营机构接管。1950年,黄凉尘将宝元通商业企业献给国家经营。4月上旬,他到香港将宝元通设在香港和印度加尔各答的贸易机构交给国家,随后回到上海,将上海、南京两地的贸易机构转为国营,宝元通申请转向国营的愿望得以完全实现。 担任政府职务:1950年2月,黄凉尘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副部长、财经委员会委员、商业局副局长。1953年3月,调任中央商业部中国药材公司经理、农产品采购部局长、城市服务部局长、部长助理。1956年后改任商业部储运局局长,1980年升任副部长,1982年商业部、粮食部、全国供销合作社合并为新的商业部时任商业部顾问。他在商业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卓越才能,为新中国的商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与政治活动 黄凉尘在多个重要社会和政治组织中担任职务。他曾任民建中央委员、副秘书长、秘书长、常委、顾问,全国工商联第四届常委、第五、六届副主席、顾问。同时,他还是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委,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政治协商,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建言献策。 晚年生活与逝世 黄凉尘晚年依然关心国家的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2004年3月29日,黄凉尘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黄凉尘的一生,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一生。他从一个普通的商业学徒成长为著名的商业领袖,将宝元通从一个地方商号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商业集团,并最终将其献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商业事业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他积极靠拢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爱国人士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