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公元1925年-1999年] 黑河市五大连池人物 王斐,于 1925 年 3 月在黑龙江省德都县(今五大连池市)诞生,在这片充满黑土地质朴气息的土地上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1945 年 9 月,年仅 20 岁的王斐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毅然投身革命工作,自此踏上了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道路。1947 年 7 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许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誓言,也从此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倾尽全力。 在早期的工作生涯中,王斐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他曾担任海伦县政府科员,在这个岗位上,他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深入了解基层行政工作的运作,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他又担任通肯县水师营区区长、区委书记,在基层领导岗位上,他始终心系群众,积极推动当地的各项建设,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在黑龙江日报社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字和宣传能力,为党的宣传事业贡献力量,通过新闻报道传递党的声音,鼓舞人民的斗志。此后,他又先后担任省委宣传部秘书、省委机要秘书兼省委书记秘书,在这些重要岗位上,他严谨细致地处理各项工作,为省委的决策和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自身能力的提升,王斐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他历任省委秘书处副处长、省委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在这些职位上,他负责协调和管理省委的各项行政事务,保障了省委机关的高效运转。之后,他出任五常县委书记处书记,在地方领导岗位上,他深入调研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农业、工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五常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付出了诸多努力。在担任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期间,他致力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管理,推动省委各项政策的有效执行。作为《奋斗》杂志社秘书长,他积极推动刊物的发展,为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传播先进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松花江地委组织部部长以及绥化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岗位上,他专注于组织和干部工作,为地方党组织的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他担任绥化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伊春市委书记,在这些领导岗位上,他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积极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各项改革事业。1981 年 10 月,王斐调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在这个更为重要的岗位上,他坚持以促进和确保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为目标,将干部工作、组织工作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结合,大力培养、选拔了大批优秀干部,自上而下建立了结构合理、管理有方、效能较高的干部管理体系,为黑龙江省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1985 年 5 月,他担任省纪检委书记,领导省纪检委紧紧围绕四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总任务、总目标开展工作,使纪检工作在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维护党的纪律、端正党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黑龙江省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王斐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品格。在担任区委、县委、市委书记时,他始终坚持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党应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核心的思想,并在实际工作中科学、灵活地运用这一思想。例如在任伊春市委书记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重采轻育、单一木材生产和经营管理上的单一计划经济、单一全民模式等问题,果断提出并坚持实行了 “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的林业发展战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伊春的后备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林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大批的待业青年也得到了妥善安置,为伊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斐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他曾被选为第四届、第五届省委委员,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有力证明。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端正党风,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进行体制改革等许多重大决策方面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工作,充分展示了他的从政长才。 1999 年 7 月 30 日,王斐在北京逝世,享年 75 岁。他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了黑龙江这片土地上,为黑龙江省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黑龙江人民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