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宇文述

隋朝名将
宇文述
宇文述[隋][?-616年,隋朝名将]+像 内蒙古 >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物。宇文述隋代将领,字伯通,谥号 “恭”,代郡武川人。他本姓破野头,因祖先曾在鲜卑族一贵族家当仆人,便随主人改姓宇文氏 。宇文述一生历经多朝,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隋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宇文述(546年—616年),本姓破野头,字伯通,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隋朝名将,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枭雄宇文化及父亲。
宇文述骁锐善骑射,初仕北周,起家开府,累迁英果中大夫,从韦孝宽平尉迟迥,擢上柱国。入隋,为右卫大将军。及攻陈,为行军总管,率军三万自六合出兵,又平复东吴之地,以功拜安州总管。后与杨素等合谋助晋王杨广夺太子位。杨广继位,是为炀帝,拜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宇文述扈从炀帝北巡榆林,西巡张掖,多次击败吐谷浑军,并与苏威等典选举。大业八年(612年),炀帝攻高句丽,宇文述为扶余道军将,战败,除名为民。次年,复官爵,再攻高句丽,旋以杨玄感起兵攻东都,奉召还师讨之,斩杨玄感。后宇文述随炀帝南下江都,病卒。他广收贿赂,金宝盈积,有家僮千余人。因善奉迎聚敛,得炀帝信任,贵宠一时莫比。
宇文述年少时就极为骁勇,对弓马骑射十分熟习。北周武帝时期,因父亲宇文盛的军功,他得以开始担任开府之职。宇文述生性谦恭且心思缜密,北周权臣、大冢宰宇文护对他极为喜爱,因此让他以本官身份担任自己的亲信。后来,北周武帝除掉宇文护,亲掌政权,召宇文述担任左宫伯,他凭借累积的功劳升任英果中大夫,获赐爵位博陵郡公,不久后又改封濮阳郡公。
北周大象二年(580 年),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稳固统治权力,以防北周宗室生变,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借口,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又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位高望重,担心他有异心,便以会葬周宣帝为名,让其儿子尉迟惇召尉迟迥入朝,同时派韦孝宽为相州总管前往邺城取代尉迟迥。六月,尉迟迥担心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当时杨坚挟幼帝以号令天下,与并州李穆交好,送千金公主与突厥和亲以消除北方之患,加强洛阳的守御作为进讨尉迟迥的战略基地,并令计部中大夫杨尚希先派精兵 3000 人镇守潼关,防止尉迟迥偷袭。七月十日,杨坚调发关中兵,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军讨伐尉迟迥,宇文述以行军总管的身份率步骑三千,跟随韦孝宽一同出击。七月末,大军从洛阳进驻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尉迟迥部将李俊正在围攻怀州(治野王,今河南沁阳),宇文述奉韦孝宽之命将其击破,随后率军东进至永桥镇(今河南武陟西南)东南。紧接着,宇文述又与诸将在武陟之战中击败尉迟惇。宇文述在作战中冲锋陷阵,俘虏敌军众多,每战皆立下战功。平乱之后,宇文述被破格拜为上柱国,晋爵褒国公,赏赐缣三千匹。
北周大定元年(581 年)二月,大丞相杨坚受禅登基,即隋文帝,年号开皇。开皇初年,宇文述被任命为右卫大将军。隋文帝立志击灭陈朝,统一南北。开皇八年(588 年)十月,隋朝集中水陆军 51.8 万,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八路攻打陈国,宇文述担任行军总管,领兵三万准备南渡。十二月,隋军发起进攻。开皇九年(589 年)正月十七日,宇文述率所部 3 万人渡江,当时韩擒虎、贺若弼两军夹攻丹阳,宇文述进占石头城(今南京城西清凉山),以为声援。二十日,隋军攻入建康(今南京),俘虏陈后主,陈朝灭亡。然而,陈朝吴州刺史萧瓛拒不降隋,拥兵自立,吴地人共推他为主,东扬州刺史萧岩也据州拒降。二月初,隋文帝杨坚派宇文述统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率军讨伐,水陆并进,隋青州刺史落丛公燕荣率水军从东海赶来,也归宇文述指挥。此时,陈永新侯陈君范从晋陵(今江苏常州)投奔萧瓛,与其合军共同抵御宇文述军。萧瓛见宇文述军至,心生畏惧,便在晋陵城东立栅设营,又断绝塘道,并派部将王褒守御吴州(治今江苏吴县),自己则率大军进入太湖,企图从背后袭击宇文述军。宇文述率军击破晋陵城东敌军营栅,随即回兵攻打萧瓛,大败萧瓛所部,斩杀萧瓛司马曹勒叉。又派兵一部袭陷吴州,王褒弃城逃走。萧瓛收拾余部退保包山(今太湖中洞庭西山),又被燕荣率水军击破。萧瓛带领左右数人藏于民家,最终被人抓获。随后,宇文述率军进至奉公埭(今浙江绍兴附近),萧岩、陈君范以会稽(今浙江绍兴)降隋。萧瓛、萧岩被送往长安斩首。宇文述平定三吴(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等地)之地,为日后统一岭南奠定了基础,因功拜一子为开府,赐物三千段,并被任命为安州总管。
杨坚登基后,按惯例将长子杨勇立为皇太子,同时将其余四子封为藩王,次子杨广为晋王。当时晋王杨广镇守扬州,与宇文述交往密切,为进一步拉拢宇文述,杨广奏请其为寿州刺史总管。开皇二十年(600 年),宇文述带着大量财宝进京,为杨广夺取太子之位积极谋划,铺平了道路。从此杨广与宇文述的交情远胜于他人,还将长女南阳公主许配给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前后赏赐给宇文述的财物不计其数。在宇文述与杨素兄弟的精心谋划下,同年十一月,隋文帝下诏改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杨广随即任命宇文述为左卫率。按规定,率官在当时为四品,文帝因宇文述是太子的亲家,地位尊贵,便将率官提升为三品,足见文帝对宇文述的重视。
仁寿四年(604 年)七月,隋文帝病逝,太子杨广即位,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 年)正月,隋炀帝任命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大业三年(607 年),又加开府仪同三司,每逢冬正朝会,都赐予他鼓吹一部。大业四年(608 年)七月,黄门侍郎裴矩游说铁勒进攻吐谷浑,吐谷浑战败,可汗伏允率部退入西平郡(治湟水,今青海乐都)境内,遣使向隋王朝请降求救。隋炀帝令宇文述兵屯西平临羌城(今青海湟源东南),观德王杨雄出浇河(郡治河津,今青海贵德),以接应吐谷浑降众。伏允可汗见隋军强盛,心生畏惧,不敢投降,又率众西逃。宇文述于是带领鹰扬郎将梁元礼、张峻、崔师等追击,在曼头城(今青海兴海北)大败吐谷浑,杀敌 3000 余人,乘胜又攻占了赤水城(兴海东南)。吐谷浑残部再次退守丘尼川,隋军继续追击,在丘尼川再次大败吐谷浑,俘虏其王公、尚书、将军共 200 人,部落前来归降者有 10 余万口,伏允可汗南奔雪山(今青海鄂陵湖南)。吐谷浑东西 4000 里,南北 2000 里的疆域,皆为隋朝所有,隋在此设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大业五年(609 年),宇文述随隋炀帝西巡至金山(今托赖山),登燕支山。由于地处戈壁,为防止发生意外,宇文述每次都亲自率侦察兵出巡。当时吐谷浑进攻张掖,宇文述又率军将其击退。回到江都宫后,隋炀帝敕令宇文述与左光禄大夫苏威常负责选举之事,参与朝政,一时宇文述权倾朝野。
大业七年(612 年),隋炀帝以高句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句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于 612 年春天到涿郡集中。大业八年(613 年)正月,应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号称两百万。初二,炀帝下诏命左十二军、右十二军分水、陆两路向高句丽发起进攻,宇文述被任命为扶馀道军将,携带家眷出征。三月,隋军强渡辽水,在辽水东岸大败高句丽军,死者万计,并乘胜进围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五月,高句丽军几次出战受挫,于是婴城固守。每当城池危急将陷时,守军便声言请降,隋军停止进攻,派人驰报隋炀帝,待炀帝旨令传回军中,高句丽守军已将城池加固,防御调整完毕,随即拒降,隋军不得不重新攻城,如此再三,炀帝仍不醒悟,致使辽东城久攻不破。隋军长期顿兵坚城之下,人困马乏,士气和战斗力大减。六月十一日,隋炀帝亲至辽东城南观战,斥责诸将不肯效命,亲督诸军继续攻城,同时命宇文述等率 9 军共 30.5 万人,自怀远镇(在今辽宁辽中附近)渡辽水,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七月二十五日,隋军无奈撤退,此次讨伐高句丽大败而归。隋炀帝大怒,将宇文述下狱,后因其得宠且儿子宇文士及娶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隋炀帝不忍诛杀,十一月,将宇文述与于仲文等皆除名为民,并斩刘士龙以谢天下。大业九年(613 年)正月,隋炀帝下诏再征天下兵集于涿郡,并募民为骁果,同时将宇文述官复原职,待之如初,不久又加开府仪同三司。三月初四,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行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留礼部尚书杨玄感督运粮草。四月二十七日,隋炀帝车驾渡过辽水,二十九日,命宇文述和上大将军杨义臣率军由北路疾趋平壤,炀帝亲率主力进围辽东城。正当辽东城指日可下之际,杨玄感忽然在黎阳起兵反隋,隋炀帝大惊,于六月二十八日夜二更密令诸将撤军,并令宇文述率军急赴河阳,发诸郡兵讨伐杨玄感。杨玄感是杨素之子,他见隋炀帝率隋军主力远在辽东前线,后方兵力空虚,所以于六月起兵反隋。由于杨玄感采取了长期屯兵坚城之下的错误战略,使隋军得以及时回军。宇文述和右侯卫将军屈突通驰援东都,在东莱的来护儿也停止进攻高句丽,还师西进,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态势。最终,杨玄感军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局面而失败。
宇文述于隋大业十三年(617 年)在江都去世,享年 71 岁,葬于雍州云阳县善应乡(今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一带),被隋炀帝赠司徒、尚书令等荣誉职衔 。宇文述一生历经北周、隋两朝,在军事上屡立战功,为隋朝的统一和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政治上,他参与了隋朝诸多重大事件,尤其是在杨广夺嫡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对隋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生,是隋代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注脚,其事迹在后世也常被提及和研究。
宇文述在某场战役中的具体指挥策略,或是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应对手段感兴趣,欢迎告诉我,我可以进一步丰富文章内容 。

上一篇:杨植霖下一篇:拓跋纥那
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隋朝末代皇帝
隋朝名将
隋朝开国皇帝
被宇文化及拥立的傀儡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
隋朝末年群雄之一
隋炀帝杨广之孙
中国古代十大悲情才子
大许国皇帝宇文化及之弟
北周宗室权臣
北周第三位皇帝
西魏权臣、北周奠基人
北周宗室
十六国时期鲜卑宇文部末代首领
北周宗室大臣
隋朝名将
北周宗室大臣
北周宗室大臣
西魏驸马
北周宗室大臣
隋朝末年群雄之一
北周宗室权臣
北周第三位皇帝
西魏权臣、北周奠基人
北周宗室
十六国时期鲜卑宇文部末代首领
北周宗室大臣
隋朝名将
北周宗室大臣
北周宗室大臣
西魏驸马
北周宗室大臣
隋朝末年群雄之一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