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隋][公元512年-602年,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像 广东茂名市电白区人物 冼夫人,生于公元512年,卒于公元602年,本名冼英,籍贯为高凉(今广东省茂名市电城镇山兜丁村)。她堪称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历朝尊称为“岭南圣母”,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 冼夫人出身于高凉冼氏家族,该家族世代为南越首领,势力强大,统领着部落十几万人。自幼,冼夫人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谋略,不仅德才兼备,还具备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能够出色地统领部下,行军布阵,镇服百越。她心怀仁爱,常常劝告族人多行善事,与人为善,因此逐渐赢得了本地百姓的高度信任。彼时,越人素有相互攻击的陋习,冼夫人的哥哥南梁州刺史冼挺,常凭借家族的强大势力,侵扰掠夺周围郡县,致使岭南百姓苦不堪言。冼夫人多次耐心规劝哥哥,在她的努力下,冼挺最终听从劝诫,停止了侵扰行为,成功平息了其他郡县对冼挺的怨恨。此后,海南、儋耳等地竟有1000多个洞府的民众慕名前来归附,足见冼夫人的影响力之大。 梁大同初(公元535年),罗州刺史冯融听闻冼夫人的事迹后,十分钦佩,为儿子高凉太守冯宝聘娶冼夫人为妻。冯融本是北燕后裔,当年冯弘投靠高句丽时,派冯融的祖父冯业率领三百人过海归附宋朝,从此便在新会定居下来。从冯业到冯融,三代人虽都担任岭南地区州郡的长官,但因身为外族人客居岭南俚越地区,政令一直难以顺利施行。冯冼联姻后,冼夫人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告诫约束本宗族的族人,引导他们学习汉族的礼仪习俗,依礼行事。平日里,冼夫人常与丈夫冯宝一同裁决案件,对于犯法的首领,哪怕是亲戚,也绝不徇私,坚决依法处置。自此,官府发布的政令得以顺畅施行,再也无人敢违抗。这段联姻不仅促进了俚汉两族的和睦相处与融合,更为岭南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梁武帝萧衍的大将侯景发动叛乱,广州都督萧勃紧急征集兵马前去援助。高州刺史李迁仕却趁机占领大皋口(今江西吉安县南),并派人邀请冯宝前去议事。冯宝接到邀请后,便打算前往,冼夫人敏锐地察觉出其中的异样,赶忙拦住他。冼夫人分析道,李迁仕称病不去援助萧勃,私下却忙着铸造兵器、聚集部众,显然是意图谋反。如今召唤冯宝,大概率是想将冯宝扣为人质,胁迫冯宝的部众一同造反。她建议冯宝暂且不要前往,先静观其变。果然,没过几天,李迁仕便公然谋反,还派杜平虏为主帅,领兵进犯赣石(今江西南康境)。冯宝得知消息后,急忙告知冼夫人。当时,杜平虏正率军与梁朝军队激烈抗衡,无法立刻回师,而李迁仕在州里也没有太大的作为。冼夫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出可用计智取李迁仕,冯宝对冼夫人的计策深信不疑,听从了她的建议。冼夫人随即挑选了千余名精壮将士,让他们扮作挑夫,挑着装满武器的担子,佯装前往李迁仕处谢罪,一路大声说笑,巧妙地麻痹了敌人。李迁仕见此情形,大喜过望,丝毫没有设防。冼夫人带领众人顺利通过营门后,迅速发起突袭,李迁仕被打得措手不及,大败而逃。冼夫人乘胜追击,在赣石与长城侯陈霸先会师。冼夫人独具慧眼,认为陈霸先有大作为,深得民心,定能平息叛乱,于是极力说服冯宝支持陈霸先平乱。在冼夫人的努力下,冯宝坚定地站在了陈霸先一方,为平定侯景之乱贡献了重要力量。 冯宝去世后,岭南地区陷入大乱,局势动荡不安。冼夫人毅然挺身而出,凭借自己在当地的崇高威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积极安抚俚人各部落首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岭南数州逐渐恢复了安定,百姓得以重新安居乐业。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十月,梁敬皇帝萧方智将皇位禅让给陈武帝陈霸先,陈霸先改年号为永定。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冼夫人派年仅九岁的儿子冯仆带领各部落首领前往丹阳,觐见陈武帝陈霸先,明确表示对陈朝的拥戴。陈武帝对冼夫人的支持十分感激,封冯仆为阳春太守,冼夫人的这一举措,有力地维护了岭南地区与陈朝的政治联系,确保了地区的稳定。 陈太建元年(公元569年),广州刺史欧阳纥心怀不轨,意图谋反,他召唤冯仆,企图引诱冯仆与他一同作乱。冯仆得知欧阳纥的阴谋后,立即派人告知冼夫人。冼夫人得知此事后,大义凛然,坚定地表示自家两代人都忠贞为国,绝不能因为疼惜冯仆而辜负国家。她当机立断,迅速发兵抵御欧阳纥的叛乱。不仅如此,冼夫人还亲自率领各部落北上,与陈朝派来的将领章昭达里应外合,对欧阳纥形成了强大的夹击之势。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打败并擒拿了欧阳纥。冯仆因冼夫人这次平叛的功劳,被封为信都侯、平越中郎将,随后转任石龙太守。冼夫人也因战功赫赫,被陈武帝册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并赏赐给她一乘络驷安车、一部鼓吹,以及一面旌旗和节符仪仗,其出巡仪式及礼节待遇等同于刺史级别。冼夫人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在岭南地区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百姓的士气,也进一步巩固了她在岭南地区的威望。 陈至德年间,冯仆不幸去世。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一举灭掉陈朝。此时的岭南一带,因失去了原有的政权依托,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几个州的百姓共同尊奉冼夫人,称她为“圣母”,希望她能领导岭南保境安民。隋文帝杨坚派总管韦洸前往岭南进行安抚,但原陈朝将领徐璒在江西南康据守,韦洸的军队无法前进。此前,冼夫人曾将扶南犀杖献给陈主,这时隋朝晋王杨广拿出陈后主陈叔宝写给冼夫人的信,告知她陈国已经灭亡,劝她归服隋朝,并以犀杖和兵符作为凭证。冼夫人见到犀杖后,确认陈朝已亡,心中悲痛万分,她召集了数千部落首领,痛哭了一整天。经过深思熟虑,冼夫人审时度势,决定归附隋朝,以避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她派孙子冯魂率领众人迎接韦洸进入广州,至此,隋朝顺利统一了岭南。杨坚对冼夫人的识大体和深明大义十分赞赏,封冯魂为仪同三司,册封冼夫人为宋康郡夫人。然而,同年番禺人王仲宣发动造反,许多首领纷纷响应,他们在州城围困韦洸,还派兵屯驻在衡岭。冼夫人得知后,立即派孙子冯暄领兵营救韦洸。但冯暄与王仲宣的部将陈佛智素来交情深厚,因此在战场上迟迟没有行动。冼夫人知道后,勃然大怒,果断派人将冯暄抓住,关在州狱之中。随后,冼夫人又派孙子冯盎征讨陈佛智。冯盎英勇善战,很快便打赢并斩杀了陈佛智。接着,冯盎带兵来到南海,与鹿愿的军队会合,两支军队齐心协力,成功打败了王仲宣。冼夫人为了稳定岭南局势,亲自身披铠甲,率领铁骑护卫宣诏使者裴矩巡视各个州。苍梧首领陈坦、冈州冯岑翁、梁化邓马头、藤州李光略、罗州庞靖等人纷纷前来参拜裴矩,接受了继续统领部落的命令,岭南地区由此逐渐安定下来。杨坚得知此事后,大为惊讶,对冼夫人及其家族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他封冯盎为高州刺史,赦免了冯暄,并封他为罗州刺史,还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同时,将宋康邑赠给冯仆的妾室冼氏,为冼夫人开设谯国夫人幕府,设置长史以下官位,赐下可调动部落六个州人马的印章,并允许冼夫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自行决断、见机行事。此外,杨坚还下诏赐给冼夫人五千段布帛,希望她能训导子孙,尊敬崇尚朝廷的政教和风化。皇后也赐给冼夫人首饰和宴服,冼夫人十分珍视这些赏赐,将它们与梁国、陈国赏赐的东西分别收藏在不同的仓库中。每年举行大集会时,冼夫人都会将这些赏赐陈列出来,让子孙们观看。她语重心长地对子孙们说,这些都是她用心侍奉三代君王换来的忠诚报答,希望子孙们能牢记先辈的教诲,始终忠诚于国家。 后来,番州总管赵讷贪婪暴虐,致使各处俚人獠人不堪压迫,纷纷逃亡叛乱。冼夫人得知此事后,忧心如焚,立即派长史张融上奏朝廷。在奏疏中,冼夫人详细陈述了安抚俚人獠人的办法,列举了赵讷的种种罪状,并指出赵讷根本无法胜任招抚边远地区百姓的重任。杨坚接到奏疏后,十分重视,立即派人追查赵讷,最终搜获了他大量的赃物,将其依法惩处。随后,杨坚下诏委任冼夫人招抚慰问逃亡反叛的百姓。冼夫人接到诏书后,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带着诏书,自称使者,不辞辛劳地遍历十多个州,向各处俚人獠人宣扬皇上的旨意。在她的努力下,这些地方的百姓纷纷归降,岭南地区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杨坚对冼夫人的功绩大为嘉奖,赐给她临振县汤沐邑、食邑一千五百户,并赐冯仆为岩州总管、平原郡公。 隋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冼夫人走完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溘然长逝,谥号诚敬夫人。冼夫人的一生,历经梁、陈、隋三代,始终致力于维持国家的安定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融合。在政治上,她极力促进民族融合,婚前就倡导各部族和睦相处,婚后更是通过与汉官冯宝的联姻,推动了俚汉两族的交流与融合,对岭南社会的长期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她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一生中有四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为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立下了不朽功勋。在经济方面,冼夫人积极推动岭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冯宝结婚后,她大力传播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鼓励百越各部落“尽力农事”,提倡男耕女织,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岭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等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在海南岛,她在梁朝时请建崖州,极大地加速了当地封建经济发展的进程。在文化上,冼夫人积极推行汉化,支持汉官“建城邑,开设学校”的举措,鼓励越人学习汉语汉字,有力地推动了粤西地区的文明进步。冼夫人以其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和敬仰。唐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徵称赞冼夫人的忠壮,足以令义勇的人感到惭愧;清朝诗人、散文家袁枚称冼夫人为奇女子;中国近现代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评价冼夫人“巾帼不让须眉”。冼夫人的故事,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团结进步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