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公元157年—189年5月13日),世称汉灵帝。汉章帝刘炟之玄孙,中国东汉第12位皇帝(公元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 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168年汉桓帝驾崩,太后窦妙临朝摄政,策立刘宏为帝,处死挑起党锢之祸的宦官苏康、管霸,广泛起用曾被禁锢的党人,于是“天地清明,人鬼欢喜”。后来窦太后之父窦武因谋杀宦官被诛,窦太后被迁往南宫,刘宏亲政。 刘宏亲政后,诛杀权宦侯览、王甫,政治上,设立“侍中寺”牵制尚书台,成为了隋唐三省中门下省的前身;军事上,派兵征服高句丽,并将其纳入东汉版图 ;文化上,刻印“熹平石经”,以定型文本作为策试的统一标准以防止考试舞弊之风,并推动印刷术的雏形“拓印”问世;创办世界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推动文学艺术发展,开辟了世界教育史的新纪元。科技上,引进“胡床”(凳子),改变了汉人跪坐习俗;又任用毕岚发明引水洒路装置“渴乌”,降低了道路扬尘率。 但另一方面,刘宏公开标价卖官,崇尚异域风情,常穿奇装异服, 大修宫室,信用宦官十常侍,兴起第二次“党锢之祸”,终激发黄巾起义。刘宏为平乱,废史立牧,导致各地割据军阀形成。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刘宏病逝,终年34岁。 刘宏不甘于成为末世之君,采取了诸多措施挽救王朝,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整顿吏治,新辟取士途径,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其卖官鬻爵等行为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刘宏喜好辞赋,作品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汉灵帝刘宏:东汉末世的昏聩之主 汉灵帝刘宏(公元 156 年 — 公元 189 年 5 月 13 日),籍贯河间国(今河北沧州市河间市) ,是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在位时间为公元 168 年至公元 189 年 。他本为解渎亭侯刘苌之子,因汉桓帝无子,机缘巧合下登上皇位 。刘宏在位期间,政治上昏庸无道,宠信宦官,卖官鬻爵,导致朝政腐败不堪;社会矛盾激化,引发黄巾起义,使东汉王朝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加速了东汉的衰败 。 一、身世背景,意外登基 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曾祖父为河间孝王刘开,祖父刘淑,父亲刘苌世袭解渎亭侯,其母为董氏 。早年,刘宏继承了祖父和父亲的爵位,在河间国生活 。永康元年(公元 167 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去世,因其无子,皇后窦氏(窦太后)临朝称制 。外戚窦武和大臣们商议立嗣之事,河间人侍御史刘鯈推荐了刘宏 。窦武禀报太后后,定下由刘宏继承皇位 。于是,刘鯈持节率领羽林军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入朝即位 。 建宁元年(公元 168 年)正月,刘宏抵达洛阳夏门外万寿亭,窦武持节前往迎接 。次日,年仅 12 岁的刘宏即皇帝位,改元建宁 。刘宏即位后,追尊祖父为孝元皇,祖母夏氏为孝元后,父亲为孝仁皇,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 。同月,刘宏下令护羌校尉段颎征讨先零羌 。二月,段颎在逢义山击败先零羌 。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在泾阳再次击败先零羌 。然而,此时的东汉朝廷,早已暗流涌动,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即将拉开帷幕 。 二、政治倾轧,宦官得势 刘宏即位之初,为了巩固统治,封赏了定策之功的大臣 。外戚窦武被封为闻喜侯,其子侄也纷纷封侯;宦官曹节被封为长安乡侯,一同受封的宦官达十一人 。窦武与太傅陈蕃合作,他们征召天下名士,重新启用汉桓帝时期被禁锢的 “党人”,试图重振朝纲 。但中常侍曹节、侯览等深受窦太后宠信,陈蕃、窦武对此深感担忧,遂在朝会上密谋诛杀宦官 。窦武将此计划告知太后,请求诛杀曹节等人,可太后不忍心下手 。陈蕃也上疏太后,恳请诛杀宦官,然而太后最终并未答应 。 建宁元年(公元 168 年)九月,窦武与陈蕃的密谋被宦官知晓,宦官们诬告窦武意图废帝,称其在夜间歃血为盟,准备诛杀窦武等人 。曹节进宫控制了刘宏,又派兵劫持窦太后,拿到皇帝玺绶,控制了皇宫要道 。随后,派人去逮捕窦武等人 。陈蕃被宦官抓住,当晚遇害 。窦武拒不受诏,逃到步兵校尉军营,与侄子窦绍射杀收捕使者,并聚集北军五校尉的部队数千人进行抵抗 。曹节等人矫诏蒙骗刚回朝的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命其率军讨伐窦武 。由于禁军素来惧怕宦官,大多倒向宦官一方 。到了第二天早上,窦武的军队溃散,窦武和侄子窦绍自杀 。此后,宦官大肆搜捕窦武的亲族、宾客、姻亲,将他们全部杀害,还将陈蕃、窦武所提拔的官员以及二人的门生故吏全部免官禁锢,窦太后也被迁到南宫云台居住 。经此一役,宦官势力在朝廷中愈发猖獗,刘宏虽为皇帝,却逐渐沦为宦官操纵的傀儡 。 三、党锢之祸,士大夫受创 建宁二年(公元 169 年),大司农张奂上疏,请求赦免被禁锢的窦武、陈蕃亲属,并改善窦太后迁居南宫后的待遇 。刘宏虽赞赏张奂的意见,但因宦官势力强大,他无法独自做决定 。张奂后来又推荐被禁锢的士人,此举惹怒了宦官,最终受到责罚 。郎中谢弼也上书为窦武、陈蕃说情,结果遭到宦官迫害致死 。同年十月,宦官曹节上奏,将士大夫首领李膺、杜密等下狱处死,又大肆搜捕 “党人” 。这一次,死者达一百余人,受牵连被杀、流放、罢黜、禁锢的有六七百人,由此兴起了第二次党锢之祸 。同年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在射虎塞外谷击败先零羌,东羌就此被全部平定 。 建宁四年(公元 171 年)正月,刘宏成年,举行元服仪式,大赦天下,却唯独不赦免被禁锢的 “党人” 。同年七月,刘宏立宋贵人为皇后 。熹平五年(公元 176 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请求朝廷赦免 “党人” 。刘宏见书后大怒,将曹鸾下狱拷打致死,并再次彻查 “党人”,把 “党人” 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全部免官禁锢 。光和元年(公元 178 年),中常侍王甫诬告宋皇后使用巫蛊诅咒皇帝,刘宏信以为真,派人收缴皇后玺绶,宋皇后在狱中忧愤而死,其父兄也一同被诛杀 。尚书卢植为 “党人” 及宋皇后鸣冤,刘宏却不予回应 。党锢之祸使得众多正直的士大夫遭受迫害,东汉朝廷的人才凋零,政治愈发黑暗 。 四、反击鲜卑,胜负参半 刘宏即位后,鲜卑连年入侵,几乎每年冬天都进攻幽州、并州 。熹平三年(公元 174 年)十二月,鲜卑入侵北地郡,北地太守夏育率军联合匈奴屠各部追击并击败鲜卑军队 。夏育因此被提拔为护乌桓校尉 。 熹平六年(公元 177 年),夏育上书,请求征调幽州各郡军队出塞进攻鲜卑 。因犯罪受处罚的原护羌校尉田晏,也希望出击鲜卑来立功赎罪,便通过中常侍王甫在朝议中提出此事 。刘宏任命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与夏育一同出兵 。当时,多数大臣不同意出兵,于是举行朝议,蔡邕上书劝谏,认为出兵劳民伤财,且鲜卑势力强大难以战胜 。但刘宏并未听从 。八月,派夏育、田晏、臧旻各率一万骑兵,分三路进攻鲜卑 。鲜卑首领檀石槐派三部大人分兵迎击,结果夏育等人大败,军队损失十之七八,三人都仅率几十个骑兵逃脱 。刘宏将三人下狱,后贬为庶人 。此后,鲜卑仍然连年入侵,直到檀石槐死后,其子和连在一次入侵中被北地郡的百姓射死,鲜卑的势力才逐渐衰落下去 。刘宏在位期间对鲜卑的反击,虽有局部胜利,但整体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东汉的财政负担 。 五、骄奢享乐,卖官鬻爵 光和元年(公元 178 年),刘宏开设西邸,公然售卖官爵 。官位高低不同,售价也各不相同 。还在西园专门建造仓库,用来储存卖官所得钱财 。此时,宦官王甫、曹节等人弄权,太尉段颎依附他们,王甫、曹节的父兄子弟担任各级官吏,贪婪残暴,横征暴敛 。司隶校尉阳球当面向刘宏上奏弹劾,并将王甫下狱诛杀 。阳球本想继续彻查曹节等人,然而宦官先下手为强,入宫向刘宏诋毁阳球 。刘宏遂将阳球改任为卫尉 。后来,阳球又与刘郃、陈球、刘纳等人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刘宏得知后大怒,将他们全部下狱诛杀 。宦官势力再度强大起来 。 光和三年(公元 180 年),刘宏下令修建罼圭、灵昆苑 。司徒杨赐以劳民伤财为由劝谏,刘宏本打算答应杨赐的请求,可侍中任芝、乐松认为并无不妥,刘宏听后十分高兴,还是下令开始修建 。同年十二月,刘宏立何贵人为皇后,同时将其哥哥颍川太守何进征入朝中担任侍中 。何皇后出身南阳郡的屠户人家,因美貌被选入掖庭,后生下皇子刘辩,故而被立为皇后 。第二年,刘宏追封何皇后的父亲何真为车骑将军、舞阳侯,谥宣德 。光和六年(公元 183 年),又封何皇后的母亲为舞阳君 。 光和四年(公元 181 年),刘宏在后宫建造市场,让宫女们进行各种商业活动,自己也扮作商人参与其中,与宫女饮酒作乐 。他还在西园玩狗,给狗穿上文官的衣服 。刘宏喜好积攒钱财,收集各种奇珍异宝 。每次地方向朝廷进贡,都要先选出一部分珍品,送交皇帝的私人金库 “中署”,称为 “导行费” 。中常侍吕强劝谏,刘宏却不予理睬 。刘宏的这些行为,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加剧了朝廷的腐败 。 六、黄巾起义,王朝震动 中平元年(公元 184 年)春,太平道巨鹿(今河北邢台市)人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各地纷纷响应 。一时间,州郡失守,朝野震动 。三月,刘宏任命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领禁卫军驻扎在都亭,拱卫京师,并在洛阳附近的八处关隘设置都尉 。在皇甫嵩和吕强的建议下,刘宏解除 “党人” 的禁锢,征调各地精兵征讨黄巾军 。 五月,皇甫嵩与朱儁、曹操合兵,在颍川长社击败黄巾军,斩首数万级 。六月,南阳太守秦颉击败斩杀宛城黄巾军首领张曼成 。十月,皇甫嵩在广宗与张角弟张梁率领的黄巾军主力对峙,皇甫嵩用计击败黄巾军,并斩杀张梁 。十一月,又在曲阳击败斩杀张角的另一个弟弟张宝 。至当年底,在皇甫嵩、卢植、朱儁等人率军征讨下,黄巾起义基本被平定 。十二月,刘宏大赦天下,改元中平 。虽然黄巾起义被暂时平定,但它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各地的叛乱和动荡仍此起彼伏 。 七、内忧外患,改革官制 黄巾起义虽基本平定,但边疆地区又出现新的动乱 。中平元年(公元 184 年)十一月,湟中义从的首领胡人北宫伯玉联合先零羌及枹罕(今甘肃临夏县附近)、河关(今青海贵德县河阴镇附近)两地盗贼起兵 。中平二年(公元 185 年),刘宏先后派皇甫嵩和张温率军讨伐北宫伯玉,均未能平定 。 中平三年(公元 186 年)二月,江夏(今湖北武汉)郡士兵赵慈造反,杀死南阳(今河南南阳)太守秦颉,后被荆州刺史王敏平定 。十月,武陵郡(今湖南、湖北、贵州、重庆交界)的蛮族起兵反抗,被当地郡兵镇压 。十二月,鲜卑族侵入幽州和并州 。 中平四年(公元 187 年),渔阳人张纯、张举联合乌桓部落首领丘力居,公开反叛汉朝 。十月,长沙人区星反叛,刘宏下诏任命议郎孙坚为长沙太守,率军平定叛乱 。 在各地动荡的局势下,中平五年(公元 188 年),刘宏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并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人刘虞为幽州牧 。此举使得地方权力膨胀 。同年,冀州刺史王芬密谋废掉皇帝,改立合肥侯,事情败露后,王芬畏罪自杀 。八月,刘宏设置西园八校尉 。自从黄巾起义后,刘宏开始留心军事 。十月,刘宏自称 “无上将军”,在平乐观举行阅兵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东汉面临的内忧外患,反而为地方割据埋下了隐患 。 八、病逝洛阳,王朝衰落 中平六年四月丙辰(公元 189 年 5 月 13 日),刘宏病逝于洛阳南宫嘉德殿,谥号孝灵皇帝,终年 33 岁 。两天后,刘宏长子刘辩即位,改元光熹 。六月,刘宏被葬于文陵 。刘宏在位期间,虽然在文化教育上有设立鸿都门学、召集儒生整理儒家经典刻为熹平石经等举措,科技上引进 “胡床”、任用毕岚发明引水洒路装置 “翻车、渴乌” 等,但这些功绩无法掩盖他在政治上的昏庸 。他宠信宦官、卖官鬻爵、贪图享乐,致使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东汉王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他的统治加速了东汉的衰败,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 。汉灵帝刘宏的一生,成为东汉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