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懿(?- 125年),一名犊,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汉安帝刘祜堂弟,东汉第七任皇帝,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在位。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汉安帝征召7岁到14岁的亲王之子到京师洛阳,刘懿奉诏入京。同月汉安帝去世,阎太后为久专国政,迎立刘懿为帝。 刘懿在位时,由阎太后临朝摄政,诛杀大将军耿宝、宦官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侍中周广等奸臣,流放专权乱政的野王君王圣母女,结束了汉安帝亲政以来“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的局面,继而起用忠直之士来历,提拔并重用阎家人,以专断朝政。 125年十月,刘懿突发重疾,病因无人能解,继而驾崩。之后济阴王(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刘保的乳母宋娥发动西钟政变,拥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少帝刘懿:东汉权力漩涡中的短暂过客 少帝刘懿(生年不详 — 公元 125 年),名犊,籍贯济北国卢县(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 。他是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汉安帝刘祜堂弟,作为东汉第七任皇帝,刘懿在位时间极为短暂,仅仅 206 天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深陷外戚专权的政治漩涡,成为东汉权力斗争中的一颗棋子,其生平事迹虽不显赫,却深刻反映了东汉中后期复杂的政治局势 。 一、意外入宫,命运转折 刘懿的早年生活,史料记载甚少 。延光四年(公元 125 年)三月,汉安帝征召 7 岁到 14 岁的亲王之子到京师洛阳,刘懿奉诏入京 。彼时的他,或许并未料到,自己即将迎来命运的巨大转折 。 同年三月丁卯(公元 125 年 4 月 30 日),汉安帝刘祜在南巡途中突然去世 。汉安帝的皇后阎姬,为了能够长久把持国政,在其兄长阎显的支持下,决定迎立刘懿为帝 。阎姬做出这一选择,主要是因为刘懿年幼,便于操控 。当时,汉安帝唯一的儿子刘保已被废为济阴王 。阎姬担心若刘保即位,自己的权力将受到威胁,而刘懿作为皇族成员,且与汉安帝血缘关系相对较远,成为了阎氏家族眼中理想的傀儡皇帝人选 。就这样,原本与皇位毫无关联的刘懿,在阴差阳错之下,被推上了东汉的政治舞台 。 二、傀儡皇帝,阎氏专权 延光四年四月十一日(公元 125 年 5 月 18 日),刘懿正式登基称帝 。然而,他虽贵为皇帝,却毫无实际权力 。朝政大权完全被阎太后和阎显兄弟掌控 。阎显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 阎氏家族掌权后,开始大肆排除异己 。他们将汉安帝的亲信宦官视为眼中钉,加以诛杀或驱逐 。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及其女儿伯荣,因在汉安帝时期权势颇大,也遭到阎氏家族的清算 。王圣被流放,其党羽被清洗 。大将军耿宝,作为汉安帝的舅舅,也未能幸免 。阎显诬陷耿宝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侍中周广等人结党营私,将耿宝免官,逼其自杀 。 在阎氏家族的把持下,朝廷上下乌烟瘴气 。他们任人唯亲,大肆提拔阎氏家族成员及亲信 。阎显的几个弟弟阎景、阎耀、阎晏,都被封为卿校,掌握了宫廷禁军的指挥权 。一时间,阎氏家族权倾朝野,刘懿则被完全架空,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他在位期间,几乎没有任何自主决策的权力,所有的政令皆出自阎氏家族之手 。由于刘懿的傀儡地位,史书对他在位期间的个人政绩几乎没有记载 。甚至在年号使用上,刘懿也未能更改年号,仍沿用汉安帝的 “延光” 年号 。这一时期,东汉的政治陷入了混乱与黑暗之中,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三、突然离世,权力更迭 刘懿在位仅 206 天后,就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 。延光四年十月辛亥(公元 125 年 12 月 10 日),刘懿突发重疾,最终去世 。他的死因,在史书中并无详细记载,这也给后世留下了诸多猜测 。 刘懿的突然离世,使得东汉朝廷的权力格局再次面临巨大变动 。阎氏家族在刘懿去世后,试图继续掌控朝政 。他们打算再次拥立一位年幼的皇族成员为帝,以维持阎氏家族的专权局面 。然而,他们的计划并未得逞 。宦官孙程等人,对阎氏家族的专权早已心怀不满 。在刘懿去世后,孙程联合王康、王国等 18 名宦官,在皇宫的西钟下发动政变 。他们迅速集结力量,冲入皇宫,诛杀了阎显的弟弟阎景 。随后,又将阎显逮捕并处死 。阎太后也被囚禁于离宫 。 在铲除阎氏家族的势力后,孙程等人决定拥立被废的济阴王刘保为帝 。延光四年十一月丁巳(公元 125 年 12 月 16 日),刘保正式登基,是为汉顺帝 。汉顺帝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否定了刘懿的正统性 。他下令以诸侯王的礼仪将刘懿下葬 。因此,在后世的一些史书中,并不将刘懿计入东汉皇帝的正统序列,而是称其为 “济北王” 或 “前少帝” 。 四、历史定位,争议与反思 刘懿的一生,犹如一颗流星划过东汉的历史天空,短暂而黯淡 。他的在位时间极短,且始终处于傀儡地位,未能在历史上留下显著的功绩 。然而,他的存在却深刻反映了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乱象 。 从历史定位来看,刘懿的正统性一直存在争议 。由于他在位时间短暂,且未被汉顺帝及其后的统治者认可,在传统的史书编纂中,他往往被排除在正统皇帝之外 。《后汉书》等正史,没有为刘懿单独列传,仅在相关事件中提及他 。这种情况,使得刘懿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极为微弱 。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刘懿的遭遇也为后人研究东汉政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他的傀儡地位,揭示了东汉中后期皇权的衰落以及外戚、宦官势力的膨胀 。在这一时期,皇帝的废立往往由外戚和宦官操纵,成为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刘懿的登基与去世,正是这种政治生态的典型体现 。他的故事,也警示着后人,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滥用,必然会导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 。尽管刘懿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但他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却不容忽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