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刘志(132年-168年1月25日),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东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志爱好音乐,善于弹琴吹箫,异于常人,梁太后便将妹妹梁女莹嫁给他。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驾崩,梁太后拥立15岁的刘志为帝。即位初期,太后梁妠临朝摄政,大将军梁冀专权,皇后梁女莹专制后宫。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病重,还政于刘志。延熹二年(159年),皇后梁女莹忧死,刘志宠妃邓猛女亲属遭梁冀刺杀,刘志遂与五个宦官密谋诛杀梁冀,完成部署后,派司隶校尉张彪率兵包围梁冀府,铲除了梁冀。 刘志亲政后,册封皇后邓猛女与宦官五侯, 然而邓猛女与五侯愈发骄横,刘志便将其全部贬黜,从而独揽大权 。政治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任官回避制度“三互法”,防范地方官员结党营私,遏制豪族,延缓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促进了东汉政局稳定;军事上,任用凉州三明平定羌乱,讨伐鲜卑并将其赶至塞外,重新收服了西域的龟兹、乌孙等国;外交上,恢复了东汉与天竺和罗马之间的外交往来,接纳亚美尼亚国王安世高驻华 ,首次将印度医学引进中国 。延熹八年(165年),刘志欲立后宫美人田圣为皇后,但在群臣反对下被迫改立窦妙为皇后 。次年,地方太守擅杀后宫美人的外亲及宦官,刘志大怒 ,发起党锢,以期实现对外朝豪族势力的压制。 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8年1月25日),刘志逝世于洛阳宫德阳前殿,时年三十六岁,葬于宣陵,庙号威宗(董卓当权时取消庙号)。 汉桓皇帝刘志:权力漩涡中的挣扎帝王 汉桓帝刘志(公元 132 年 — 公元 168 年 1 月 25 日),字意,生于蠡吾(今河北省博野县) 。他是东汉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时间为公元 146 年 8 月 1 日至公元 168 年 1 月 25 日 。刘志在位期间,前期受制于外戚梁冀,后借助宦官力量铲除梁氏,实现亲政 。亲政后,他虽在军事上取得一定成果,推行了一些政治举措,但又陷入宦官专权的困境,引发党锢之祸,致使东汉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 一、出身皇族,意外称帝 刘志出生于阳嘉元年(公元 132 年),他是汉章帝刘炟的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亲为匽明 。刘翼去世后,刘志袭封蠡吾侯 。本初元年(公元 146 年),年仅 9 岁的汉质帝刘缵被大将军梁冀毒杀 。当时,梁太后(汉顺帝刘保皇后)召见刘志于洛阳城夏门亭,准备将妹妹梁女莹嫁给他 。梁太后与梁冀商议立刘志为帝,中常侍曹腾亲访梁冀,也表示支持刘志 。于是,梁冀将刘志迎入南宫,扶其为帝 。本初元年(公元 146 年),年仅 15 岁的刘志登基,次年改元建和 。刘志即位初期,朝中大权完全掌握在梁太后和梁冀手中,官员的任免皆由他们决定 。梁冀权势滔天,行事专横跋扈 。他曾借清和王刘文谋反一事,诬告并害死太尉杜乔等人 。建和二年(公元 148 年)二月二十六日,刘志行加冠之礼 。两年后,梁太后正式颁布诏书归政于刘志,但此时梁氏家族势力依旧庞大,刘志为安抚梁氏,下诏增加梁冀采邑一万户,连同以前共三万户 。梁冀正妻孙寿被封为襄城君,兼收取阳翟田赋租税,每年收入五千万钱之多,还获赐赤色印信绣带,如同长公主待遇 。梁太后死后,刘志对梁冀极尽尊崇,朝中大权仍被梁冀牢牢把持 。元嘉元年(公元 151 年),刘志下诏允许梁冀入朝不必趋行,可佩剑着履,觐见时不必自称姓名,十天进宫一次处理尚书所奏事务 。四方贡奉之物,必先送到梁府,然后才能送往朝廷 。刘志在朝中的话语权极小,大臣们迫于梁冀的专权,无人敢进谏 。梁冀和妻子孙寿穷奢极欲,搜刮财富,修建豪宅,残忍贪暴,激起极大民愤 。 二、铲除梁氏,亲掌朝政 延熹二年(公元 159 年),刘志的第一任妻子、梁冀的妹妹梁皇后去世 。梁冀将妻子孙寿舅舅梁纪之妻宣氏与前夫所生的女儿邓猛送入桓帝后宫 。邓猛貌美,深受刘志宠爱 。梁冀想认邓猛为女儿,改其姓氏为梁,因担心邓猛家人反对,派人刺杀邓猛姐夫,又谋害其舅母宣氏 。宣氏家和中常侍袁赦家相邻,行刺一事被宣氏发现并上告朝廷 。刘志大怒,与中常侍单超、具瑗等五人商议铲除梁冀及其党羽 。梁冀开始怀疑单超等人,派中黄门张惮进入宫中宿卫,观察动静并防范 。刘志察觉后,来到前殿召集尚书,实施剿灭计划 。他派尚书令尹勋持节指挥丞郎以下人员操兵器守住省阁,收集符节送省中,以防梁冀兵变 。派黄门令具瑗率领左右厩骑兵、虎贲、羽林、都候戟士共一千多人包围梁冀家 。光禄勋袁盱持节收大将军印绶,封梁冀为比景都乡侯 。当日,梁冀、孙寿自杀 。随后,官吏收捕梁冀之子河南尹梁胤、叔父屯骑校尉梁让及亲从卫尉梁淑、越骑校尉梁墨、长水校尉梁戟等人,梁姓及孙氏内外宗亲被送入牢狱判处死刑 。受牵连被处死的公卿、列校、刺史、太守有几十人,从前的官吏宾客被罢职免官的有三百多人 。梁冀家产全部充公,用于减免天下百姓一半租税,其苑囿也被撤销 。 三、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刘志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后,将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和唐衡进封为侯,世称 “五侯” 。单超患病后,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位同三公 。自此,朝中大权落入宦官手中,五侯贪婪放纵 。他们生活奢靡,侵夺百姓财产 。延熹六年(公元 163 年)十二月,卫尉周景被任命为司空 。周景与太尉杨秉上书建议罢免宦官中平庸无能、贪婪残暴却占据要职之人,刘志采纳了建议 。杨秉分条上奏弹劾牧守青州刺史羊亮等五十多人,这些人或被处死或被免职 。延熹八年(公元 165 年),刘志开始制裁宦官 。司隶校尉韩演奏言左悺罪恶,及其兄太仆南乡侯左称在乡里侵扰官吏百姓,刘志准奏,左悺和左称被迫自杀 。韩演又上奏具瑗哥哥具恭贪污罪,具瑗主动到监狱认罪,交还东武侯印信,刘志下诏贬具瑗为都乡侯,将单超、徐璜、唐衡的继承人降为乡侯,他们子弟得分封的一律免爵 。“五侯” 被清算后,刘志任用新一批宦官 。延熹年间,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侯览上交五千匹缣,得到刘志信任与重用 。新被重用的宦官上台后,同样残暴专横,鱼肉百姓 。 四、党锢之祸,社会动荡 南阳太守成瑨逮捕与宦官关系较好的富商张汎,朝廷颁布赦令后,成瑨不顾赦令诛杀张汎,收捕其宗族、宾客,诛杀二百多人后才向朝廷奏报 。太原太守刘质派郡吏王允在汝南逮捕宫廷内侍赵津,也在赦令颁布后杀了赵津 。中常侍侯览让张汎妻子上书诉冤,宦官借机诬陷诽谤成瑨和刘瓆 。刘志大怒,将成瑨、刘瓆召回京师关入监狱 。有关官吏秉承宦官旨意,奏报成瑨和刘瓆罪大恶极应斩首示众,刘志将二人逮捕下狱交由廷尉议罪,最终二人死在狱中 。当时清议之风兴起,大臣李膺、太尉陈蕃及南阳太守王畅受到士大夫阶层敬重 。大臣陈蕃、李膺等联合太学生反对宦官干政 。宦官唐衡、左悺等向刘志诬陷杜乔和李固,称他们与太学生、郡国生徒 “共为部党,诽谤朝廷,疑乱风俗” 。刘志将李膺、杜密、陈实、范滂等二百多人关进监狱,诏令全国逮捕党人 。陈蕃上书相救,被罢免,反宦斗争受挫 。第二年,在窦武请求下,刘志对党人略微宽恕,下诏赦归田里,但规定他们终生禁锢不能做官,史称 “第一次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导致许多清正官员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国事日非,言路阻塞,使地主阶级中正直知识分子愤懑不平,部分名士消极避世 。 五、军事外交,有得有失 刘志在位期间,任用 “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段颎)平定羌乱 。他们采用不同策略,或恩威并施,或武力征讨,历经多年努力,逐渐平息羌人叛乱 。在对鲜卑的战争中,汉军也多次出击,将鲜卑势力赶至塞外,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北方边境的安全 。同时,东汉重新收服西域的龟兹、乌孙等国,恢复了与天竺和罗马帝国之间的朝贡贸易 。通过丝绸之路,中原地区与西域及更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得以恢复和发展 。然而,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百姓负担,也使东汉的国力在长期战争中逐渐损耗 。 六、生活奢靡,英年早逝 刘志爱好音乐,善于弹琴吹箫 。他贪恋女色,后宫宫女逾万 。他在位后期,由于朝中贪腐之风盛行,甚至公开卖官鬻爵,严重破坏了东汉的吏治 。永康元年(公元 168 年),刘志病死于洛阳宫中德阳前殿,终年 36 岁 。死后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谥号为 “孝桓皇帝”,庙号为 “威宗” 。东汉末年董卓当权时,刘志庙号被取消 。汉桓帝刘志的一生,充满了权力的挣扎与政治的无奈 。他虽有铲除梁冀、恢复皇权之举,也在军事和外交上取得一定成果,但因宦官专权、党锢之祸以及自身的昏庸奢靡,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落 。他的统治成为东汉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 对于汉桓帝刘志的统治,你更关注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举措,还是党锢之祸、宦官专权这些复杂的政治现象呢?咱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