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华品章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华品章

华品章[公元1902年-1937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人物
华品章,别号希平。彝族。四川西昌人。副旅长。追赠陆军少将。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毕业。1916年~1918年宁远联合中学毕业,回家助母农耕,上侍祖母。1924年,念家庭贫寒,孤寡受欺,乃奋勉自励,赴成都考入国民革命军军士教导队学习,毕业后在军中服役。
铁血丹心卫家国:抗日英烈华品章的生平事迹  

一、西昌沃土育英才:家世背景与早年求学  
华品章,字荣爵,1902年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原西昌县)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华云程是当地知名的私塾先生,学识渊博且为人正直,深受乡里敬重。受家庭氛围熏陶,华品章自幼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求,6岁入读父亲创办的私塾,熟读经史子集,尤其对《史记》《资治通鉴》中的历史典故兴趣浓厚,常被书中忠臣义士的故事所打动,年少时便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1915年,西昌设立“县立中学”,13岁的华品章以优异成绩考入,成为该校首批学生。在中学期间,他不仅学业名列前茅,还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擅长长跑与武术,体格健壮,性格刚毅。彼时正值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外侮频仍的时局让他深感忧虑,常与同窗议论国事,逐渐萌生了“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想法。  

1920年,华品章中学毕业。恰逢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西南地区招生,他毅然放弃了继续攻读文科的机会,说服家人后,远赴昆明报考。凭借扎实的文化基础与良好的身体素质,他顺利考入讲武堂第17期步兵科。云南陆军讲武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院校,培养了大批杰出将领,朱德、叶剑英等革命先辈均毕业于此。在讲武堂期间,华品章系统学习了战术战略、兵器学、军事测绘等课程,尤其注重实战演练,每逢野外演习,他总是主动承担最艰苦的任务,因表现突出,多次受到教官嘉奖。1922年毕业时,他以全班前五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优等毕业生”称号,为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军旅生涯初磨砺:从基层军官到抗日先锋  
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华品章经人引荐,加入了川军刘湘部,初任少尉排长。他治军严谨,爱兵如子,常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部下拥戴。1924年,因在平定川内军阀混战的战斗中表现英勇,屡立战功,被晋升为中尉连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爆发,川军易帜加入国民革命军,华品章所在部队被编为第21军,他因思想进步、军事素养高,被选派到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高教班进修,系统学习现代军事理论。  

1930年,华品章进修结业,返回川军后任第21军教导团少校营长。在此期间,他致力于部队的正规化训练,将黄埔所学的军事知识与实战经验相结合,编写了《步兵营训练大纲》,强调“纪律、体能、战术”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所带部队成为军中典范。1935年,因在川康边防作战中稳定地方局势有功,晋升为第21军第146师438旅中校副旅长,驻防四川宜宾一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华品章闻讯后义愤填膺,立即向上级请缨抗战,他在请战书中写道:“日寇侵华,国难当头,身为军人,当以马革裹尸还,何惜此躯!愿率所部,赴沪参战,誓灭倭寇,以雪国耻!”同年8月,他所在的第146师奉命出川,开赴上海前线,编入第三战区战斗序列,参加淞沪会战。临行前,他回家乡西昌探亲,面对年迈的父母,他跪别道:“忠孝不能两全,儿此去若不能马革裹尸,誓不还乡!”这番话令家人潸然泪下,却也彰显了他以身许国的决心。  


三、淞沪喋血显忠勇:死守阵地与山河同悲  
1937年9月,华品章率部抵达上海前线,此时淞沪会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凭借海空优势,对中国军队阵地狂轰滥炸,战斗异常惨烈。第146师的任务是防守上海南翔至罗店一线,这里是日军进攻的重点方向。华品章深知责任重大,抵达阵地后立即勘察地形,组织部队构筑工事。他亲临前沿,鼓励士兵:“我们川军出川,就是为了打鬼子,身后就是祖国,一步也不能退!”  

10月11日,日军第9师团主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华品章所在的438旅阵地发起猛攻。面对日军的猛烈炮火,华品章沉着指挥,命令部队待敌靠近后再开火,以节省弹药并提高命中率。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时,他一声令下,步枪、机枪、手榴弹齐发,日军成片倒下。但日军依仗装备优势,反复冲锋,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激战中,华品章的左臂被弹片划伤,鲜血直流,部下劝他后撤包扎,他却撕下衣襟简单包扎后,继续指挥战斗,怒吼道:“轻伤不下火线,今日唯有死战!”  

10月23日,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对438旅防守的顾家宅阵地发起总攻。日军的炮弹如雨点般落下,阵地上硝烟弥漫,工事几乎被夷为平地。华品章率部与日军展开白刃战,他手持大刀,身先士卒,砍倒多名日军。在战斗中,他的腹部被日军刺刀刺伤,肠子流出体外,部下见状欲上前搀扶,他却推开士兵,用尽最后力气喊道:“不要管我,守住阵地!”随后,他挣扎着捡起一枚手榴弹,拉响导火索,与冲上来的数名日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华品章牺牲后,部下冒着枪林弹雨抢回他的遗体,只见他双目圆睁,手中仍紧握手榴弹的残骸,腹部的伤口触目惊心。全旅官兵见状,无不痛哭流涕,随后抱着“为旅长报仇”的决心,死守阵地直至接到撤退命令。淞沪会战结束后,华品章的遗体被运回后方安葬,灵柩途经西昌时,数万民众自发上街悼念,沿途设香案、烧纸钱,哭声震天,以缅怀这位从凉山走出的抗日英烈。  


四、忠魂不灭垂青史:追封褒奖与精神传承  
1938年,国民政府为表彰华品章的英勇事迹,追授其陆军少将军衔,并颁发“抗日英烈”证书。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华品章为革命烈士,其事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名录》及《西昌市志》。  

华品章的牺牲,不仅是其个人的壮举,更是川军“铁血出川”的缩影。在淞沪会战中,川军以简陋的装备对抗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他在战场上“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气节,成为后人铭记的典范。  

如今,在西昌市烈士陵园中,矗立着华品章烈士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君以西昌之英,怀报国之志,出川抗战,喋血淞沪,捐躯疆场,其忠勇之气,可昭日月,其爱国之忱,永励后人。”每年清明节,当地学校、机关单位都会组织人员前来祭扫,聆听烈士事迹,传承爱国精神。  

在华品章的家乡西昌,他的故居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屋内仍保留着他当年使用过的书桌、佩剑(复制品)及部分书信手稿。其中一封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今国难当头,吾辈军人当效岳飞、文天祥,虽死无憾。望汝教子以忠,勿忘国耻。”字里行间,尽显家国情怀。  

五、英烈精神永流传: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  
华品章从西昌的书香子弟成长为抗日英烈,他的一生虽短暂却璀璨。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毅然放弃安逸生活,选择以枪杆子保卫国家,用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他的事迹不仅是凉山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如今,当我们回望淞沪会战的硝烟,华品章与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仍在飘扬。他们的牺牲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开创未来。正如西昌市地方志中对他的评价:“华品章者,非独西昌之英,实华夏之魂也。其精神如邛海之水,长流不息;如螺髻之山,亘古不移。”  


结语:铁血川军魂,凉山英烈情  
华品章的生平,是一部从西南边陲走向抗日战场的英雄史诗。他用35年的人生,书写了“忠、勇、义”的军人本色,将凉山儿女的刚毅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熔铸于抗日前线。如今,虽已时隔八十余载,但他的故事仍在西昌的街头巷尾流传,他的精神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他是凉山的儿子,更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英雄丰碑。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18 11:53
上一篇:王紫璇下一篇:陆建芬
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铁骨铮铮的革命先驱与建设功臣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民国四大才女
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广州市政协常委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
极具爱国情怀的重要人物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现代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学家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
始兴人物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明朝开国功臣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红岩英烈,革命烈士
海内三陈民国时期诗人
奋进实干家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原广东省政府主席
革命烈士
抗日革命烈士
抗日英烈
著名抗日英烈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四川省政协原主席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