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沧龙 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 刘沧龙,男,汉族,1955年2月出生,四川什邡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 现任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 2021年6月,媒体报道,在四川信托第十三次委托人沟通会上,成都经侦方面人员宣布,四川信托涉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被成都经侦立案侦查,刘沧龙等人被公安机关强制,另有三人被采取强制措施。 刘沧龙,1955 年 2 月出生于四川省什邡市。他是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在改革开放后的商业浪潮中,书写了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创业起步 1972 年 8 月,刘沧龙在四川省什邡县民主榨油厂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榨油工人。由于工作出色,他迅速获得升迁,1977 年担任民主榨油厂副厂长,1978 年出任厂长,那时他年仅 23 岁。1979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刘沧龙敏锐地捕捉到农村包产到户后对肥料的巨大需求,毅然辞去什邡县民主公社榨油厂厂长职务,用凑来的 500 元钱作为启动资金,土法试验生产磷肥。他和同事们在榨油厂的空地上挖了几个土坑,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磷肥,并将其命名为“凼凼肥”。他们向周边农户推销这种肥料,因效果良好,赢得了农户的认可和口碑,销量节节攀升。看到商机的刘沧龙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他和合伙人协商后,开始寻找其他商业项目,由此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同年,刘沧龙创立了什邡县民主磷肥厂,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他逐渐将创业规模从磷肥小作坊扩大到成立化工总厂。到 1984 年,刘沧龙因创业成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 企业发展与扩张 化工领域深耕:1992 年,什邡县民主磷肥厂更名为四川宏达联合化工总厂,刘沧龙担任厂长。1993 年,正式定名为“四川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刘沧龙带领宏达化工涉足电解锌项目,由于电解锌的上游是有色金属矿产,为保证工业产品的源头供给充足,他决定进军矿业领域。1996 年起,刘沧龙任四川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并先后整体购买了周边六个企业,不断扩大企业规模。1999 年 11 月,他以 1.11 亿元全资购买了四川什化集团公司,进一步增强了宏达化工在化工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组建宏达集团与上市:1998 年,刘沧龙以四川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母公司,联合四川广汉平原实业总公司、四川省蜀星企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石棉选矿厂等单位,组成了“四川宏达集团”。2001 年 12 月,“宏达股份”在上海上市,股票代码 600331,这为宏达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本平台。同年,宏达集团成功入股德阳银行,首次涉足金融产业。 矿业版图扩张:2003 年,宏达股份以 5.6 亿元的现金,收购了储量规模位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云南兰坪铅锌矿,并成立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此后,刘沧龙的矿业版图不断扩大,四川甘洛铅锌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云南怒江跑马坪铅锌矿、西藏铜钼矿、新疆煤矿等均被其收入囊中。2010 年,刘沧龙以 130 亿元财富位居胡润富豪榜的矿业富豪榜首,成为中国著名的矿产大王。 金融领域拓展:2010 年,刘沧龙创立的宏达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重组了四川信托有限公司。刘沧龙曾担任四川信托董事长,试图打造“产融结合”的资本帝国。借助信托平台,宏达集团管理资产一度超 6000 亿元。同时,他还出资 2.8 亿元,拿下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 46.9%的股权。 社会活动与公益事业 刘沧龙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他曾先后解决国企困难职工和下岗职工及社会人员近万人就业,投入 2000 余万元用于助学和扶贫帮困。自 1999 年以来,宏达集团为慈善事业、光彩事业、社会捐助、新农村建设捐资总额已达 4.06 亿元,其中已支付 3.56 亿元。例如,2000 年,他出资 400 多万元兴建了什邡市乡镇中学一流的新校区,并配置完善教学设施,还为该镇共和村小学捐款 40 万元改建校舍,投资 600 多万元兴建宏达大道。2002 年,德阳部分地区发生洪灾,刘沧龙捐款 100 万元。2003 年,他投入大笔资金在什邡城区商业中心修建宏达广场,花费 26 万元在什邡中学设立教育基金,奖励考入大学的学子、毕业班班主任和老师。2004 年,投入 800 万元实施“宏达安身工程”,为 1725 户农村无房户、危房户新建住房,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爱心捐奖”。从 2005 年开始,宏达集团投入 1.1 亿元建“宏达新村”,分 5 年在什邡范围内为贫困农户建房。2006 年下半年,刘沧龙在云南捐资 1.4 亿多元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汶川地震后,宏达集团遭到重创,遇难 112 人,受伤 375 人,直接经济损失 7.68 亿元,间接经济损失 20 亿元,但刘沧龙率先捐款 516 万元,并联系省工商联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民营企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社会任职 刘沧龙担任着众多社会职务,除了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外,他还是高级经济师、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中华红丝带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等,曾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期间,他积极履职,提出了 50 余个议案提案和建议,其中涉及实体经济的提案议案达 20 多个。 遭遇危机与落幕 2013 年,四川黑社会组织头目、汉龙集团实控人刘汉案发,刘沧龙及其宏达系企业受到波及。刘沧龙与刘汉有着复杂的纠葛,两人早年通过互相持股、资源整合形成“刘氏矿业联盟”。尽管刘沧龙试图与刘汉切割,紧急声明与刘汉“仅是远房亲戚,无业务关联”,并退出金路集团股东行列,但仍深陷舆论漩涡。2014 年 12 月起,受刘汉案影响,刘沧龙不公开出席活动。2020 年 6 月,四川信托 TOT 产品出现大量逾期,“申鑫 74 号”“芙蓉 43 号”“申富 129 号”等多个产品均发生逾期。据披露,截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公司 TOT 项目存续规模 251.60 亿元,此后四川信托被紧急托管。2021 年 3 月 12 日,四川银保监局对四川信托罚款 3490 万元,创下信托史上最大罚单的纪录。2021 年 6 月,刘沧龙因涉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被成都市公安局采取刑事拘留措施。2022 年 4 月,有媒体报道,刘沧龙数罪并罚最高刑期或将高达 20 年。 刘沧龙从一名普通的榨油工人起步,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眼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敢于拼搏的勇气,在化工、矿业和金融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然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与涉黑堂弟的关联、商业扩张中的法律风险以及金融领域的激进操作等问题,最终导致他的商业帝国崩塌,自己也陷入了法律的困境,其经历令人唏嘘,也为企业家们提供了深刻的警示和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