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绩[公元1925年-1993年,炼钢技术专家] 山东济宁市邹城市人物 早年求学经历 董少绩 1925 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市邹城市。他自幼勤奋好学,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1934 年,年仅 9 岁的他考入山东省省立第一初级中学,在中学阶段,他努力学习基础知识,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1 年 9 月,董少绩凭借自身的努力考入贵州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当时正值战乱时期,学校的办学条件艰苦,但他依然克服困难,坚持学业。后学校迁址河北省,1945 年 8 月,他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工程系,在大学期间,他专注于矿冶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对炼钢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职业生涯初期 实习与初期工作:1945 年 8 月,毕业后的董少绩被分配到伪国民政府交通部重庆中央汽车配件厂实习 1 年,在实习期间,他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1946 年 8 月,他转入由国民政府管理的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工作,直到 1948 年 2 月鞍山解放。这一时期,他在炼钢厂中逐渐熟悉了钢铁生产的实际流程和操作环节,尽管当时社会局势动荡,工厂生产也面临诸多困难,但他始终坚守岗位,努力钻研炼钢技术。 解放后的发展:1949 年 2 月,鞍山解放后,董少绩被任命为炼钢厂技术员,从此开启了他在新中国钢铁事业中的新篇章。1949 年 8 月,他担任炼钢厂 1 号平炉炉长、值班技术员,在这个岗位上,他直接负责平炉炼钢的生产操作,带领团队努力提高炼钢的产量和质量。1949 年底,他因工作表现出色晋升为助理工程师,这是对他技术能力和工作成绩的初步认可。1950 年初,他调任平炉值班技师(后称值班长),负责平炉生产的整体调度和技术指导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平炉生产逐渐走向稳定和高效。 鞍钢时期的重要贡献 基建设计工作:1952 年 4 月,董少绩调至鞍山钢铁公司基建设计处炼钢组,开始参与鞍钢的基本建设设计工作。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炼钢车间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1952 年底,他又调至公司工程师室,担任鞍钢炼钢系统设计总负责人,全面负责鞍钢炼钢系统的设计规划工作。在这一时期,他致力于优化炼钢工艺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为鞍钢的扩建和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1953 年,他晋升为工程师,这标志着他在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成长和认可。 对鞍钢平炉炼钢生产的贡献:董少绩在鞍钢期间,为恢复和发展鞍钢的平炉炼钢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深入研究平炉炼钢技术,不断改进操作工艺,提高钢水的质量和产量。在他的带领下,鞍钢的平炉炼钢生产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和高效化,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钢铁资源支持。他还注重培养技术人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为鞍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炼钢技术骨干。 调入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总院 长期任职与成就:1955 年,董少绩转入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总院,在接下来的近 40 年中,他一直担任设计总负责人、总设计师、院副总工程师、院技术顾问等重要职务。在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总院工作期间,他参与了众多国内外钢铁企业的设计和规划项目,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技术创新与设计理念:董少绩始终关注国内外钢铁技术的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应用于我国的钢铁设计项目中。他在炼钢工艺设计方面不断创新,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提高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他在一些项目中引入了新型的炼钢设备和工艺,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钢水的纯净度和质量。他还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和废弃物处理等问题,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与重大项目:他参与了国内多个大型钢铁企业的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如鞍钢、宝钢等企业的部分项目设计工作。这些项目对于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宝钢的建设过程中,他作为技术顾问,为宝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供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了部分炼钢车间的设计审核工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此外,他还可能参与了一些国外钢铁项目的设计合作,为我国钢铁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贡献。 社会贡献与影响 培养人才:董少绩不仅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在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总院工作期间,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钢铁设计人才和技术骨干。他注重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他的学生们遍布我国钢铁行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成为了企业的技术中坚和管理人才,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传承了力量。 行业影响力:他在钢铁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炼钢技术和钢铁企业总体设计领域的专家。他的技术观点和设计理念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钢铁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时都会参考他的意见和方案。他还积极参与行业学术交流活动,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为推动我国钢铁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晚年生活 董少绩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了一生,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1993 年,他因病逝世,享年 68 岁。他的离世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一大损失,但他留下的技术成果和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他的生平事迹和卓越贡献被铭记在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中,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榜样。 董少绩的一生,是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炼钢技术专家和钢铁企业总体设计专家,凭借的是他对专业的热爱、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他为我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国钢铁行业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