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范毓桂

北京国会参议院原议员

范毓桂[公元1878年-1941年] 福建三明市建宁人物
范毓桂,号秋帆,福建建宁县城关人。
自幼随祖父范祖义在浙江官邸读书,童年入泮。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任建宁县高等小学堂教员。宣统元年(1909)举拔贡。毓桂善书法,行楷皆工。性豪放,嗜酒而少醉。民国3年(1914),应建宁县知事聘请,任总纂,编修《建宁县志》一部,这是民国期间建宁县修纂出版的唯一一部县志。民国5年(1916)应聘至商务印书馆任职,曾参加编纂《中国人名大辞典》,其中入声部分,皆范所编辑。后当选福建省议会议员、北京国会参议院议员。民国12年(1923)因涉及曹锟贿选而离开政界。此后曾在北平国立法政大学和私立四存中学等学校任教,并潜心钻研《周易》、《左传》,也都有著作。民国30年(1941)初病故于北平。
范毓桂(1878 - 1941),字秋帆,是福建三明市建宁县城关人,其一生经历丰富,在教育、文化、政治等领域都有涉足。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童年与教育背景
范毓桂自幼跟随祖父范祖义在浙江官邸接受教育,童年时期便已入学,受到了较好的启蒙教育。他在学业上勤奋努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范毓桂完成了在全闽师范学堂的学习,这一经历使他接受了系统的师范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素养。

教育生涯起步
从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范毓桂回到建宁,担任了建宁县高等小学堂的教师。他在教育岗位上,致力于传授知识,培养当地的人才,为建宁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传授书本知识,还可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对当地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科举与拔贡经历
宣统元年(1909 年),范毓桂凭借自身的才学被选拔为拔贡。拔贡是科举制度中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能够被选为拔贡,说明他在学问和品行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这一身份也为他之后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文化领域的贡献
编修《建宁县志》:民国三年(1914 年),受建宁县知事之邀,范毓桂担任总纂,负责编修《建宁县志》。县志是记录一个地方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他承担此重任,可见其在当地文化界的地位和学识受到认可。经过努力,他完成了这部县志的编纂工作,使其成为民国时期建宁县唯一的官方县志,为后人了解建宁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参与《中国人名大辞典》编纂:民国五年(1916 年),范毓桂加入了商务印书馆的工作团队,并参与了《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编纂工作。他负责其中的入声部分编辑完成。商务印书馆是当时重要的文化出版机构,参与这样大型辞典的编纂工作,展示了他在文字、文化等方面的深厚功底,也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政治生涯
范毓桂曾当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及北京国会参议院议员,由此步入政治舞台。在政治领域,他有机会参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一些事务讨论和决策。然而,民国十二年(1923 年),他牵涉到曹锟贿选事件。曹锟贿选是当时政治上的一件丑闻,涉及到选举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问题。范毓桂可能因各种原因卷入其中,之后他选择退出政坛。这一事件成为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和混乱。

退出政坛后的生活
退出政坛后,范毓桂在北京的国立法政大学和私立四存中学等机构从事教学工作。他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在教育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同时,他深入研究《周易》和《左传》等经典著作,并在这些领域有所著述。《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左传》是重要的历史典籍。范毓桂对它们的研究和著述,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体现了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追求和造诣。

晚年与逝世
民国三十年(1941 年)年初,范毓桂在北平逝世,结束了他波澜起伏的一生。他的一生跨越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诸多变革和动荡。在不同的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无论是教育、文化还是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经历和贡献。

人物评价
范毓桂是一位多才多艺、经历丰富的人物。在教育方面,他从担任小学堂教师到在大学任教,为不同阶段的学生传授知识,对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文化领域,他编修县志、参与辞典编纂以及对经典著作的研究著述,为保存地方文化和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在政治上,虽然他曾有过参与议会等政治活动的经历,但因牵涉曹锟贿选事件而退出政坛,这一事件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争议点。不过,总体来看,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更为突出,他的学识和才华在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对建宁当地以及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他的生平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是研究那个时期历史和人物的一个重要案例。

范毓桂的著作除了参与编纂的《建宁县志》和《中国人名大辞典》部分内容外,其对《周易》和《左传》的研究著述虽然具体内容可能因资料保存等原因没有全面流传下来,但在当时也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为后人研究这些经典提供了他个人的见解和思考。

总之,范毓桂是福建三明建宁历史上一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文化发展以及人物的命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他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努力和贡献,也值得后人铭记和借鉴。

以上内容在 3000 字左右,详细介绍了范毓桂的生平,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如果还需要进一步补充或完善某些方面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3 17:27
上一篇:张运贵下一篇:孔仕安
中国历史学家
澳大利亚总理
杰出女性
原广东省政府保安司令
抗日英烈
革命烈士
巾帼传奇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抗日英烈
抗日英烈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清朝福建浙江总督、左都御史、兵部尚书
秦国崛起的关键谋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中国赛艇运动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作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少将
文学创作的多面手
抗日英烈
美治时期菲律宾出名的领袖
民主革命者
苏联首任总书记
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之第一人
菲律宾第二任总统
民国十大军阀
马本斋之母,抗战烈士
东北军将领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烈士
国学大师
中华民国初年江西都督
福建省烈士
在沙基惨案中阵亡的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清代文学家
建宁人物
老红军
革命烈士
开国大校
北京国会参议院原议员
革命烈士
清代诗人
原徽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副主席
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