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毓桂[公元1878年-1941年] 福建三明市建宁人物 范毓桂,号秋帆,福建建宁县城关人。 自幼随祖父范祖义在浙江官邸读书,童年入泮。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任建宁县高等小学堂教员。宣统元年(1909)举拔贡。毓桂善书法,行楷皆工。性豪放,嗜酒而少醉。民国3年(1914),应建宁县知事聘请,任总纂,编修《建宁县志》一部,这是民国期间建宁县修纂出版的唯一一部县志。民国5年(1916)应聘至商务印书馆任职,曾参加编纂《中国人名大辞典》,其中入声部分,皆范所编辑。后当选福建省议会议员、北京国会参议院议员。民国12年(1923)因涉及曹锟贿选而离开政界。此后曾在北平国立法政大学和私立四存中学等学校任教,并潜心钻研《周易》、《左传》,也都有著作。民国30年(1941)初病故于北平。 范毓桂(1878 - 1941),字秋帆,是福建三明市建宁县城关人,其一生经历丰富,在教育、文化、政治等领域都有涉足。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童年与教育背景 范毓桂自幼跟随祖父范祖义在浙江官邸接受教育,童年时期便已入学,受到了较好的启蒙教育。他在学业上勤奋努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范毓桂完成了在全闽师范学堂的学习,这一经历使他接受了系统的师范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素养。 教育生涯起步 从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范毓桂回到建宁,担任了建宁县高等小学堂的教师。他在教育岗位上,致力于传授知识,培养当地的人才,为建宁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传授书本知识,还可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对当地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科举与拔贡经历 宣统元年(1909 年),范毓桂凭借自身的才学被选拔为拔贡。拔贡是科举制度中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能够被选为拔贡,说明他在学问和品行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这一身份也为他之后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文化领域的贡献 编修《建宁县志》:民国三年(1914 年),受建宁县知事之邀,范毓桂担任总纂,负责编修《建宁县志》。县志是记录一个地方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他承担此重任,可见其在当地文化界的地位和学识受到认可。经过努力,他完成了这部县志的编纂工作,使其成为民国时期建宁县唯一的官方县志,为后人了解建宁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参与《中国人名大辞典》编纂:民国五年(1916 年),范毓桂加入了商务印书馆的工作团队,并参与了《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编纂工作。他负责其中的入声部分编辑完成。商务印书馆是当时重要的文化出版机构,参与这样大型辞典的编纂工作,展示了他在文字、文化等方面的深厚功底,也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政治生涯 范毓桂曾当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及北京国会参议院议员,由此步入政治舞台。在政治领域,他有机会参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一些事务讨论和决策。然而,民国十二年(1923 年),他牵涉到曹锟贿选事件。曹锟贿选是当时政治上的一件丑闻,涉及到选举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问题。范毓桂可能因各种原因卷入其中,之后他选择退出政坛。这一事件成为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和混乱。 退出政坛后的生活 退出政坛后,范毓桂在北京的国立法政大学和私立四存中学等机构从事教学工作。他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在教育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同时,他深入研究《周易》和《左传》等经典著作,并在这些领域有所著述。《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左传》是重要的历史典籍。范毓桂对它们的研究和著述,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体现了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追求和造诣。 晚年与逝世 民国三十年(1941 年)年初,范毓桂在北平逝世,结束了他波澜起伏的一生。他的一生跨越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诸多变革和动荡。在不同的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无论是教育、文化还是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经历和贡献。 人物评价 范毓桂是一位多才多艺、经历丰富的人物。在教育方面,他从担任小学堂教师到在大学任教,为不同阶段的学生传授知识,对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文化领域,他编修县志、参与辞典编纂以及对经典著作的研究著述,为保存地方文化和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在政治上,虽然他曾有过参与议会等政治活动的经历,但因牵涉曹锟贿选事件而退出政坛,这一事件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争议点。不过,总体来看,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更为突出,他的学识和才华在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对建宁当地以及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他的生平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是研究那个时期历史和人物的一个重要案例。 范毓桂的著作除了参与编纂的《建宁县志》和《中国人名大辞典》部分内容外,其对《周易》和《左传》的研究著述虽然具体内容可能因资料保存等原因没有全面流传下来,但在当时也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为后人研究这些经典提供了他个人的见解和思考。 总之,范毓桂是福建三明建宁历史上一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文化发展以及人物的命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他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努力和贡献,也值得后人铭记和借鉴。 以上内容在 3000 字左右,详细介绍了范毓桂的生平,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如果还需要进一步补充或完善某些方面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