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范姓起源+范姓二十大名人

范姓主要有以下起源:
出自祁姓:是范姓的主要来源。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成王时被封于杜(今陕西西安东南),建立杜国,称唐杜氏。周宣王时,杜国国君杜伯被冤杀,其子孙一部分逃到中原地区的卫国,以杜为姓;另一部分逃到今河南南阳一带,以范为姓。
源自楚国:楚国有范地(今河南范县),居住在此地的人以地为姓,称范氏。
出自外族改姓:北魏时期,鲜卑族的吐万氏部落改为范姓,逐渐融入汉族,成为范姓的一支。清朝满族的范佳氏、博都里氏等也有改为范姓的。

范姓在历史上人才辈出,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家范蠡、北宋时期的政治家范仲淹等,都是范姓的杰出代表。
以下是范姓的二十大名人:
1、范会:即范武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因食邑于随,称随会,后又食邑于范,称范会。他活跃于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是刘姓、范姓、士姓、随姓等姓氏共同的大显祖。
2、范蠡: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至陶地经商,成为巨富,自号陶朱公,著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
3、范丹:一作范冉,东汉人,通五经,尤深于《易》和《尚书》,生活贫困却品德高尚,被后人视为贫而乐道的典范。
4、范宁:东晋经学家,推崇儒学,撰有《春秋谷梁传集解》12卷,是今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被后人收入流传最广的《十三经注疏》中。
5、范泰:南朝宋大臣、学者,经学家范宁长子,历史学家范晔之父,初仕东晋,起家太学博士,拜天门太守,迁中书侍郎,袭封阳遂乡侯。
6、范晔:南朝刘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著有《后汉书》,该书是继《史记》《汉书》《三国志》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
7、范缜: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先后仕齐、梁,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著有《神灭论》,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在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8、范宽:北宋杰出画家,名中正,字仲立,与关仝、李成形成了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其作品《雪景寒林图》《溪山行旅图》等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
9、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等。
10、范祖禹:北宋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人,著有《唐鉴》《资治通鉴唐纪》等,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11、范成大: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其诗题材广泛,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12、范宗尹:南宋初宰相,字觉民,襄阳邓城人,他在南宋初期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曾提出过一些改革措施。
13、范钦:明代著名藏书家,鄞县城内月湖西(今海曙区)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其藏书丰富,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4、范应期:明朝嘉靖年间状元,字伯祯,号屏麓,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他在文学和书法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
15、范文若:明末戏曲家,初名景文,字更生,号香令,别署吴侬荀鸭,著有《花筵赚》《梦花酣》《鸳鸯棒》等剧作,在戏曲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16、范筑先: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河北馆陶人,在抗日战争中,他领导聊城地区的抗日斗争,为保卫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17、范文澜: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共中央委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开拓者之一,重要著作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简编》等。
18、范瑞娟:越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她的表演稳健大方、质朴无华,具男性阳刚之美,擅演正大刚直人物,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
19、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耕耘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疆域,特别是论证了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与新文学的互补关系。
20、范曾:当代中国画家、书法家,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其绘画作品以人物画为主,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他在书法、诗词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清朝福建浙江总督、左都御史、兵部尚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中国作家
秦国崛起的关键谋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赛艇运动员
文学创作的多面手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