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努埃尔·路易·奎松(英语:Manuel Luis Quezón,1878年8月19日-1944年8月1日),是美治时期菲律宾出名的领袖,深受人民支持。曾任菲律宾总统(1935~1944)。早年参加过菲律宾独立战争和美菲战争。曾任塔亚巴斯省(Tayabas)省长、菲律宾派往美国国会的常驻专员和参议院议长。1934年美国承认菲律宾“自治”,次年当选总统,1941年连任。次年(1942年)日本侵占菲律宾时,流亡澳大利亚,后至美国组织流亡政府。在菲律宾光复前2个月(1945年)已去世,葬于奎松纪念园 ,其总统之位由副总统塞尔吉奥·奥斯米纳接任。 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1878 年 8 月 19 日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的巴勒(今属奥罗拉省),1944 年 8 月 1 日在纽约州萨拉纳克湖逝世。他是菲律宾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卓越的民族解放运动领导者、菲律宾联邦的首任总统,以坚定的民族独立信念、出色的政治智慧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在菲律宾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奎松出生于一个教师兼小地主家庭,父亲是他人生中的重要启蒙者。年少时,他进入圣胡安・德莱唐学院接受教育,在学习期间,他展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之后,他进入马尼拉的圣托马斯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在学术的海洋中不断充实自己 。然而,1899 年,菲律宾争取独立的浪潮汹涌澎湃,奎松毅然中断学业,投身到埃米利奥・阿奎纳多领导的反抗美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在战争中,他英勇无畏,冲锋陷阵,充分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01 年,随着阿奎纳多的投降,奎松的军事斗争暂时告一段落,他重返圣托马斯大学,继续完成学业,并于 1903 年顺利获得法律学位 。 毕业后,奎松短暂地从事了律师职业,但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为国家和民族谋福祉的远大抱负,很快便投身于政治领域 。1905 年,他决定竞选塔亚巴斯省省长,并成功当选。在省长任内,他积极推动地方建设,改善民生,展现出了出色的行政管理能力和为民众服务的热忱,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赞誉 。1907 年,奎松作为民族主义党候选人参加竞选,成功当选为菲律宾议会众议员,开始在国家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1909 年,他被任命为菲律宾驻美国国会常驻专员,尽管在众议院中没有投票权,但他凭借着卓越的口才和坚定的信念,在美国积极为菲律宾的独立发声,竭力争取美国对菲律宾独立的支持,努力推动菲律宾走向独立的进程 。 1916 年,对于奎松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他发起制定了《琼斯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扩大菲律宾本地人参与政治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菲律宾人的反美情绪。更为重要的是,它使菲律宾立法权力不再完全受美国人的约束,菲律宾人在政治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凭借这一法案,奎松成为了菲律宾人心目中的英雄,也为他在菲律宾政治舞台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年,他当选为菲律宾参议院议员,并迅速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影响力成为参议院议长,在这一职位上,他任职长达 19 年之久,为菲律宾的政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担任参议院议长期间,他积极推动各项有利于菲律宾发展的政策和法案的制定与实施,致力于提升菲律宾的政治地位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1922 年,奎松成功掌控民族主义党,该党此前由他的竞争对手塞尔吉奥・奥斯米纳领导 。此后,他带领民族主义党为菲律宾的独立和发展而不懈努力,在党内和国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1934 年,在奎松的不懈努力下,美国通过了《泰丁斯 - 麦克达菲法案》,该法案规定在菲律宾制定宪法并建立联邦政府 10 年后,菲律宾将获得完全独立,这为菲律宾的独立进程带来了重大突破 。1935 年 9 月 17 日,奎松凭借着在菲律宾民众中的崇高威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功当选为菲律宾联邦的第一任总统 。 当选总统后,奎松迅速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改革决心 。在军事方面,他深知军事力量对于国家独立和安全的重要性,于是积极推动菲律宾军事防御体系的重组 。他聘请美国将军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作为特别顾问,在麦克阿瑟的协助下,奎松制定了一系列军事改革措施,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事装备水平,为菲律宾的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问题上,奎松高度关注农村中大量无地农民的困境,这些农民长期作为佃户在大庄园主的土地上劳作,生活困苦不堪 。奎松积极推动土地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大庄园主的土地规模,将部分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同时,他大力推动棉兰老岛的移民和开发,鼓励人们前往棉兰老岛定居,为该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奎松坚决打击政府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致力于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行政效率 。在城市建设方面,他主持规划建设了新的国家首都,这座城市后来被命名为奎松市,成为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 1941 年,奎松成功连任总统 。然而,就在他准备继续大展宏图时,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1942 年,日本入侵并占领了菲律宾,奎松被迫带领内阁成员流亡美国 。在流亡期间,他并未放弃抗争,而是积极组织流亡政府,继续领导菲律宾人民的抗日斗争 。他成为太平洋战争委员会成员,通过这一平台积极与国际社会沟通,为菲律宾的抗战争取支持和援助 。同时,他签署了《联合国宣言》,表明了菲律宾坚决反对法西斯的立场 。在艰难的流亡岁月中,奎松还撰写了自传《美好的战斗》,回顾了自己为菲律宾独立和发展而奋斗的一生 。 不幸的是,1944 年 8 月 1 日,奎松因肺结核在美国萨拉纳克湖与世长辞,此时距离菲律宾实现完全独立仅有一步之遥 。尽管奎松未能亲眼见证菲律宾的最终独立,但他为菲律宾的独立和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永远铭记在菲律宾人民心中 。他的一生,是为菲律宾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菲律宾人继续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 。奎松市以他的名字命名,成为了他对菲律宾贡献的永恒见证 。在菲律宾的历史长河中,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的名字将永远闪耀着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