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朴安[公元1878年-1947年,国学大师] 安徽宣城市泾县人物 胡朴安,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本名有忭,学名韫玉,字仲明、仲民、颂明,号朴安、半边翁;以号行世。安徽泾县榔桥镇溪头村人。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持志大学、国民大学和群治大学等。 胡朴安(1878~1947),本名有忭,学名韫玉,字仲明、仲民、颂明,号朴安、半边翁,以号行世,是安徽泾县榔桥镇溪头村人,也是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胡朴安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儒的家庭,祖父复初公著有《养拙斋诗存》,父亲胡爱亭著有《守拙斋诗存》及《文存》《笔耕录》。尽管家境贫寒,但他青年时就孜孜好学,劳动之余努力读书,涉猎广博。他曾七次应试,六次被黜,最后一次院试时,因对主试人不满,在首场考算术时敷衍成章,正场“经义策论”也草草成篇,却意外获取功名。 1904年,胡朴安离乡去当涂黄池镇,在同乡翟晏如家为家塾教师。他常往芜湖购报刊新书,如《民约论》《自由原理》《天演论》等,思想得到进步,自誓不再应试。1905年,日俄战争将近结束,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胡朴安闻悉“气为之壮”。适逢芜湖万春圩放垦,他便与人筹集资金招集农民前去垦荒,亲往上海购回耕田机,自学拆卸安装方法并亲手扶犁耕作。然而,由于洪水泛滥,虽垦田万亩,终未成功。 投身革命与报界生涯 宣传反清思想:1906年,胡朴安到上海,因胞弟寄尘之关系得识朱少屏,遂加入国学保存会,并在国学保存会掌管藏书,后进入《国粹学报》担任编辑工作。《国粹学报》是一份宣传反清思想的杂志,胡朴安在《国粹学报》时,编辑过《吾炙集小传》并为之撰写跋文。1909年,南社在苏州虎丘成立,1910年,胡氏昆仲相继人社。南社是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学团体,以诗文鼓吹推翻满清王朝。胡朴安还参加了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主要通过办报纸写社论,着力于革命舆论的宣传。他是《民立报》的主要撰稿人,还在《太平洋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民权报》等多家报纸任职,撰写社论、主持笔政,在上海新闻界颇有影响。 捍卫共和:1912年,胡朴安进入叶楚伧任总编辑的《太平洋报》,当时该报编辑与记者大多是南社社友。之后,他又在《中华民报》任评论员,并先后在多份报纸任职。在宋教仁被刺、二次革命以及袁世凯复辟称帝时期,胡朴安通过办报写文章,揭露袁世凯的行径,捍卫孙中山所创建的“民国”与“共和”。1913年,宋教仁被袁世凯派来的凶手枪杀于沪宁车站,胡朴安以“朴庵”笔名在《中华民报》上发表数十篇文章,揭露袁世凯的险恶用心。 教育与学术生涯 任教经历:1912年秋,胡朴安应黄兴之邀请,到中国公学教文字学课,并在竞雄女学任教。1914年他去福建任巡阅使署秘书,主办教育,不久告假返回中国公学继续任教。1916年他去北京交通部任秘书职。1924年春,胡朴安到上海大学任教,此后还先后任教于持志大学、国民大学、群治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东吴大学、暨南大学等,教授文字学等课程,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学术研究与社团活动:1919年,胡朴安与汪子实在上海发起组织南社之分支“鸥社”。1923年,他与柳亚子一起发起成立新南社,任该社编辑主任兼会计,并主编《新南社社刊》。1926年,他出任《民国日报》社社长,同年10月10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学术刊物《国学》。1930年,应叶楚伧之邀,出任江苏省民政厅长,两年后辞职返回上海,继续任教,重理笔墨生涯。1937年抗战爆发后,胡朴安受命任上海《正论社》社长。上海沦陷后,他杜门著述。1940年4月,他患脑溢血半身不遂病废家居,但仍坚持撰写《病废闭门记》等作品。 学术成就与著作 胡朴安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一生留下著作达百余种。他的学术研究涵盖文字学、训诂学、经学等多个领域。 文字学与训诂学:他著有《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诂学史》《文字学ABC》《文字学研究法》等著作,对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结构规律以及训诂的方法和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和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经学与古籍研究:胡朴安在经学方面也有深入的探讨,著有《周易古史观》《庄子章义浅说》《中庸新解》《通书新解》《墨子解诂》《离骚补释》等。他对古代经典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解读,试图从新的角度揭示经典的内涵和价值。 文化与风俗研究:他还关注文化史和风俗史的研究,编有《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华二千年风物志》等,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风貌和民间习俗。此外,他还编有《国学汇编》《朴学斋丛书》《文艺小丛书》《清文观止》等,为整理和传承国学经典做出了贡献。 晚年生活 抗战胜利后,《民国日报》在沪复刊,胡朴安受任馆长,并继任上海通志馆馆长之职,后任通志馆改组的文献委员会主任,直至逝世。晚年的胡朴安因患脑溢血,不幸半身不遂,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术研究和写作,自称“半边翁”,展现出了对学术的执着和热爱。1947年7月9日,胡朴安病逝,结束了他丰富多彩的一生。 胡朴安作为一位国学大师,在学术研究、教育事业、革命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学术著作和思想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知识分子的担当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