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宁一:守护生命健康的病毒学“战士”
在病毒学与传染病学的领域中,有一位从吉林延边龙井市走出的杰出科学家,他以卓越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动物疫病防控与人类健康事业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宁一。金宁一的科研生涯,是一部不断探索未知、攻克难题、造福人类的奋斗史诗。
一、萌芽:延边求学,梦想启航
1956年3月11日,金宁一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独特的风土人情滋养着他,而这片土地上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奋进的种子。小时候,金宁一就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充满好奇,尤其是对动物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格外关注。每当看到生病的家畜,他总会心疼不已,心中萌生出想要帮助它们摆脱病痛的想法,这份朴素的情感,悄然成为他日后投身兽医及病毒学研究的初心。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金宁一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成功考入延边农学院(现延边大学农学院)兽医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预习功课,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课后又一头扎进图书馆,查阅各种专业书籍和文献。他的勤奋和刻苦在同学中是出了名的,常常学习到深夜,被同学们称为“学习狂人”。
大学的实践课程让金宁一对兽医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积极参与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活动,在一次次与患病动物的接触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深刻体会到动物疫病对养殖业和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一次,当地的一个养殖场爆发了严重的家畜传染病,许多牲畜生命垂危,养殖户们心急如焚。金宁一跟随老师和同学们参与到疫病防控工作中,他们日夜奋战,对患病动物进行诊断、治疗和隔离,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虽然最终控制住了疫情,但这次经历让金宁一深刻认识到动物病毒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也坚定了他深入研究病毒学、为防控动物疫病贡献力量的决心。
1982年,金宁一以优异的成绩从延边农学院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这段在延边的求学生涯,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更让他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病毒学领域深耕,为守护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而努力。
二、成长:深造磨砺,厚积薄发
本科毕业后,金宁一深知自己在学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决定继续深造。1982年9月,他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兽医微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在硕士阶段,金宁一接触到了更前沿的学术知识和研究方法,开始在病毒学的研究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相对艰苦,实验设备有限,但金宁一没有丝毫抱怨。他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为了分离和鉴定一种新型的动物病毒,他常常在实验室里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反复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结果。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他终于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病毒,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也为他后续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85年,金宁一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担任助教。在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也从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中获得新的启发。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1990年,他获得了前往日本京都大学病毒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的机会。在日本期间,他接触到了国际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前沿的研究理念,与国际顶尖的病毒学家们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
在京都大学,金宁一参与了多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其中关于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的研究极具挑战性。他每天早早来到实验室,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病毒培养、基因测序等一系列复杂的实验操作。日本的科研工作强度很大,但金宁一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科研的热爱,咬牙坚持了下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在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发现了一些关键的基因位点和传播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为全球流感病毒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993年,金宁一结束了在日本的合作研究,又前往韩国汉城大学遗传工学研究所继续开展合作研究。在韩国的一年时间里,他专注于病毒载体系统构建的研究。他深入研究各种病毒载体的特性和应用,通过不断优化实验条件,成功构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病毒载体系统,为后续基因治疗和疫苗研发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994年,金宁一带着在国外积累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回到国内。此时,他已经在病毒学领域崭露头角,但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1995年,他顺利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学位。至此,金宁一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业积累,以及国内外的科研实践磨砺,为他日后在病毒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绽放:科研攻关,硕果累累
1994年回国后,金宁一全身心投入到军事兽医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中。他担任研究室主任和基因工程实验室主任,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动物疫病频繁爆发,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金宁一敏锐地意识到,加强动物病毒病的防控研究刻不容缓。他带领团队深入养殖场、疫区等地,采集大量样本,开展病毒分离和鉴定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他们分离鉴定了18种畜禽、特种经济动物和野生动物病毒,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病毒资源库。其中,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证明新城疫病毒对鹅的致死性感染,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新城疫病毒宿主范围的传统认识,为防控该病毒在禽类中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金宁一团队重点对9种人兽共患、重要动物病毒病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收集了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发现了重要病毒病的流行规律、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例如,在研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时,他们首次发现该病毒能够跨种感染虎和狐狸,这一发现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同时,他们还针对犬瘟热病毒跨种感染大熊猫、猕猴等濒危野生动物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监测与防控措施,为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提升我国动物病毒病的诊断技术水平,金宁一带领团队建立了针对动物病毒的15种检测方法,解决了临床诊断中的8项技术难题。这些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便捷等优点,其中两项诊断试剂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两项诊断技术被列为国家标准,实现了疫病诊断和免疫监测技术的标准化,大大提高了我国动物病毒病的早期诊断和快速侦检能力。
疫苗研发是动物病毒病防控的关键环节。金宁一团队攻克了17项疫苗研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在国内率先研制了15种畜禽和特种经济动物疫苗,其中7种疫苗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他们建立了我国首个特种经济动物疫苗GMP生产基地,实现了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病毒疫苗从无到有的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动物疫苗产业的发展。
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来,给我国乃至全球带来了巨大挑战。金宁一临危受命,带领团队迅速投入到抗击非典的科研工作中。他们争分夺秒,建立SARS病原快速检测技术,为疫情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短短几天内,他们就完成了吉林省SARS病原学确认工作,为当地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整个非典疫情期间,金宁一和他的团队日夜奋战,为疫情防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后,在阻击禽流感、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应急处置中,金宁一和他的团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围绕疫情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被行业内称为“病毒克星”。
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金宁一带领团队完成了“重要动物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体系。该体系涵盖了病原确认、溯源、跨种传播、感染与致病机制、流行规律、诊断试剂和疫苗等多个方面,提升了我国动物病毒病研究与防控水平,为我国从养殖大国向养殖强国转变,保障人们健康与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2012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对金宁一团队多年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
四、传承:培育人才,薪火相传
金宁一深知,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病毒学和传染病学专业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金宁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的课堂生动有趣,常常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他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科研项目,他总是给予悉心指导,从选题、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论文撰写,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他要求学生对待科研要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容不得半点马虎。
金宁一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他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团队科研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攻克难题。在他的团队中,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截至2016年11月,金宁一作为第一导师或合作导师向军内外输送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175名。这些学生如今已成为我国病毒学和传染病学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传承着金宁一的科研精神,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和公共卫生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除了培养研究生,金宁一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经常受邀到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作报告,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他的讲座总是座无虚席,深受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学生的喜爱。他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知识和理念传播得更远,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病毒学研究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担当:家国情怀,矢志不渝
在金宁一的科研生涯中,始终贯穿着浓浓的家国情怀。面对国外研究所的重金邀请和优越的科研条件,他毅然选择留在祖国。在他心中,祖国是他坚强的依靠,他甘愿把青春和热血浇灌在祖国的大地上。他常说:“科学绝不是自私自利的享用,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金宁一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科普工作。他担任了多个学术组织和政府部门的重要职务,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家畜(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处置生物恐怖袭击事件专家咨询组成员,农业部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等。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国家的科研政策制定、疫病防控决策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科普方面,金宁一积极参与科普活动,通过举办讲座、撰写科普文章等方式,向广大民众普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和人兽共患病防治知识。他深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对于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至关重要。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讲解得明白透彻,让普通民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疫病防控方法,为保障公众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宁一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他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誉。201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他一生科研成就的最高褒奖。
从延边的求学少年,到国际知名的病毒学专家,金宁一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他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国病毒学研究的前行道路;他又似一位无畏的战士,始终奋战在病毒防控的最前线,为守护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在未来的日子里,金宁一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在病毒学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