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北周开国君主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南北朝][公元542年-557年,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皇帝]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武川县人物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短暂而悲剧的开国之君
宇文觉,字陀罗尼,542年出生于同州,籍贯为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他是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三子,母亲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妹妹冯翊公主(元皇后)。宇文觉的诞生,正值其父宇文泰作为西魏权臣,掌控着西魏军政大权的时期,大统三年(537年),宇文泰便被西魏文帝元宝炬任命为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西魏军队的实际统帅。如此家庭背景,注定了宇文觉的人生将与政治权力紧密相连。

宇文觉七岁时(《周书》记载为九岁),被封为略阳郡公,幼年便拥有了尊贵的爵位。当时,有善于相面的史元华曾为他看相,私下告知其父母,宇文觉有极其尊贵的面相,可惜寿命不长,这似乎也为他短暂的一生埋下了伏笔。在他尚未年满十五岁时,便迎娶了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五女晋安公主元胡摩为妻,进一步巩固了家族之间的政治联系。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宇文觉凭借嫡子身份,被宇文泰立为世子,这一举措明确了他作为家族继承人的地位;四月,他又被拜为大将军,开始涉足军事领域。然而,同年十一月,宇文泰在北巡途中不幸病逝。由于宇文觉年纪尚小,宇文泰生前便委托自己的侄子宇文护辅政,期望他能辅佐宇文觉执掌政权。宇文护自幼追随宇文泰,不仅管理家族事务井井有条,还在随军征战中屡立战功,深受宇文泰的信任与器重。宇文泰去世后,西魏恭帝拓跋廓先是封宇文觉为太师、大冢宰,袭封安定公,不久后又封他为周公,宇文觉在西魏朝廷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西魏恭帝四年(557年),掌握西魏大权的宇文护谋划禅代之事,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将皇位禅让给宇文觉。西魏恭帝亲自临朝,派遣民部中大夫、济北公元迪将皇帝的印玺奉上,宇文觉起初推辞不受,在公卿百官的极力劝进下,最终同意即位。当日,西魏恭帝在大司马府逊位。北周孝闵帝元年正月辛丑日(557年2月15日),在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觉正式受禅即位,自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就此开启了北周的历史。即位后的宇文觉,追尊宇文泰为文王,母亲元氏为王后,立妃元胡摩为王后。同时,对朝中大臣进行了一系列的任命与封赏,以大司徒、赵郡公李弼为太师,大宗伯、南阳公赵贵为太傅、大冢宰,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柱国、中山公护为大司马。不久后,又进封太师李弼为赵国公,太傅赵贵为楚国公,太保独孤信为卫国公,大司寇于谨为燕国公,大司空侯莫陈崇为梁国公,大司马、中山公宇文护为晋国公,通过这些举措初步构建起了北周的权力架构。

然而,宇文觉称天王后,军政大权实际上都掌握在大冢宰宇文护手中。宇文护专横跋扈的行事作风,引起了部分元老大臣的不满。太傅赵贵密谋刺杀宇文护,他找太保独孤信商议,独孤信虽阻止了他,但也没有告发此事。后来事情被人告发,宇文护以谋反罪名诛杀了赵贵,独孤信也被罢官,不久后赐死。此时的宇文觉,虽尚未成年,却已有亲自执政的想法,对宇文护的专权极为不满。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以及宫伯乙弗凤、贺拔提等大臣察觉到宇文觉的心思,便密谋策划,请求宇文觉除掉宇文护,宇文觉内心赞成,却不敢贸然行动。他们招集了一批武士,在皇家花园中讲习武艺,演练擒拿捆缚之术,为诛杀宇文护做准备。当年八月,这伙人担心力量不足,由李植拉拢宫伯张光洛入伙,不料张光洛却偷偷向宇文护告了密。宇文护认为这些人难成气候,并未立即诛杀他们,只是将主谋李植贬为梁州刺史,孙恒贬为潼州刺史。但宇文觉并不甘心,仍想召回李植、孙恒二人。宇文护向宇文觉“哭谏”,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宇文觉的忠诚,宇文觉听后便停止了召回二人的行动。

但宇文觉身边的乙弗凤担心时间一长,除掉宇文护的计划会落空,便加紧谋划,打算由宇文觉设御宴招待群臣,趁机诛杀宇文护。然而,此事又被张光洛告密。宇文护立刻召集柱国贺兰祥、领军尉迟纲商讨对策,贺兰祥等人劝说宇文护废掉宇文觉,诛杀其同党。当时尉迟纲掌管禁军,便于行事。宇文护派尉迟纲进宫,通知乙弗凤等人商议国事,等人一到便将他们全部活捉。接着,宇文护下令撤销宫廷宿卫,宇文觉发觉形势不妙,急忙命宫女太监拿起兵器自卫。宇文护又派贺兰祥逼迫宇文觉退位,将其废为略阳公并幽禁起来。随后,宇文护先杀了乙弗凤、孙恒等人,一个月后,年仅十六岁的宇文觉也惨遭杀害。

天和七年(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成功诛杀宇文护,为宇文觉昭雪正名。他派遣蜀国公尉迟迥在南郊为宇文觉上谥号为孝闵皇帝,其陵墓被称为静陵。宇文觉在位期间,虽因年幼且受制于宇文护,实际执政时间短暂,但也有一些为政举措。即位后,他多次实施减赋减刑的政策。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三月十四日,下诏称淅州去年歉收,百姓挨饿,心中怜悯,该州未完成的赋税全部免除,并派使者巡视赈济穷饿之人;三月二十五日,裁减六府官员,三分裁一;四月四日,诏命死罪以下囚犯各减刑一等;八月五日,下诏因自己登基后教化未至,百姓多陷刑网,值秋天行刑之际,对罪犯予以宽恕,死罪降为流放,流放罪以下各减一等,但不在赦免范围内者不得依此减罪;八月二十八日,下诏令二十四军举荐贤良有治才之人,每军九人,若举荐者不称职,举荐官府要治罪;九月二十四日,下诏称治理天下需上下同心,文武官员及军人未封爵者各升两大级。宇文觉生性刚毅果敢,对宇文护的专政极为不满,与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及乙弗凤、贺拔提等人谋划诛杀宇文护,却因张光洛告密,被宇文护抢先一步,最终导致自己被废杀的悲剧结局。

后世对宇文觉评价不一。宇文邕称赞他“至德纯粹,天姿秀杰”;卢思道认为他以嫡嗣承基,应天纳禅,只是弱龄离世,未及充分施展才能;令狐德棻在《周书》中指出,宇文觉承接安稳之业,顺应众人推举之运登基,本应有所作为,却因政由宇文护,自身如芒在背,最终招致灾祸;李延寿在《北史》中评价他性格刚果,同样因权臣专政而遭遇幽弑之祸,令人惋惜;徐钧则感叹他生长于朱门,虽为开基之主,却因权臣误了性命。

在亲属方面,宇文觉的父亲是北周文帝宇文泰,母亲是元皇后。他有众多兄弟姐妹,兄弟包括北周明帝宇文毓、宋献公宇文震、周武帝宇文邕、齐炀王宇文宪等;姐妹有襄阳公主(下嫁窦毅,生唐朝太穆皇后)、宇文皇后(西魏废帝元钦皇后)等。他的后妃有孝闵皇后元胡摩(晋安公主,西魏文帝元宝炬第五女)以及夫人陆氏。宇文觉与陆夫人生有儿子纪厉王宇文康,建德三年(574年)宇文康被封纪王,建德五年(576年)被周武帝赐死,谥号厉。宇文康之子宇文湜,在宇文康死后袭爵,开皇元年(581年)被隋文帝杨坚所杀。据出土的“大唐故御史中丞王府君夫人宇文氏墓志铭”记载,墓志主人宇文夫人为宇文觉第十一代孙,来自河南,生于748年左右,其父亲为朔方县令宇文荃,曾祖父宇文瑗任太子通事舍人,祖父宇文深为沧州禄事参军。由于其出生距宇文觉生年二百余年,以古人平均育龄推断,传十一代较为合理。此外,史书对宇文泰后裔存在漏记情况,如谯王宇文俭在《周书》中只记载了长子宇文乾恽,而出土墓志证实他还育有三子。因此,除宇文康、宇文湜外,宇文觉是否还有其他子孙未被记载,是否有人躲过劫难,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2023年9月19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对北周宇文觉墓的考古发掘成果。这是继北周武帝孝陵之后,经过考古发掘的第二座北周帝陵。宇文觉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街道北贺村,地处洪渎原,这里是北朝至隋唐时期高等级墓葬的集中分布地。该墓东约1千米处为宇文泰第八子谯孝王宇文俭墓,东北约7.8千米处为北周武帝宇文邕孝陵,西北约3.5千米处为北周重臣豆卢恩家族墓地。考古发掘显示,宇文觉墓地表原有围沟,沟内仅有一座墓葬,位于中部偏北位置,属于北周时期中型墓葬。此墓曾被盗扰,现出土随葬遗物146件(组),主要集中在墓室东南部,且以各类陶俑为主,其形制与西魏、北周墓葬出土陶俑基本一致,皆为矮小的半模俑。墓志置于墓室入口东侧,盖为盝顶方形,素面无字。墓志正面楷书“周故略阳公宇文觉墓二年十月壬申”15字,并以朱砂描红。根据墓志内容,可确定墓主为北周开国皇帝孝闵帝宇文觉(542-557)。《周书·孝闵帝纪》记载,宇文觉为宇文泰嫡子,九岁封略阳郡公,周元年(557)正月即天王位,十月被害驾崩。建德元年(572)周武帝诛杀权臣宇文护后,追谥宇文觉为孝闵皇帝,陵曰静陵。此次发掘表明,宇文觉于周二年(558)是以“略阳公”的身份安葬,该墓即为北周静陵。此次考古发现意义重大,围沟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北周帝陵与北周高等级大墓一样具有地面结构;宇文觉以“略阳公”身份下葬,为北周开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实物证据,补充了北朝史史料;静陵位置的确定,也为探寻北周其余三座帝陵的分布提供了重要指示信息 。宇文觉的一生虽然短暂且充满悲剧色彩,但他作为北周的开国皇帝,在北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其经历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与权力博弈 。 
上一篇:宇文贞下一篇:宇文贤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四子
北周宗室权臣
北周第三位皇帝
南朝梁高凉郡太守、冼夫人之夫
南朝宋第四位皇帝
南朝文字训诂学家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北周宗室
南朝宋第二位皇帝
罗定人物
西魏权臣、北周奠基人
北周宗室权臣
北周第三位皇帝
西魏权臣、北周奠基人
北周宗室
十六国时期鲜卑宇文部末代首领
北周宗室大臣
隋朝名将
北周宗室大臣
北周宗室大臣
西魏驸马
唐朝宰相
北周宗室大臣
北周宗室权臣
北周第三位皇帝
西魏权臣、北周奠基人
北周宗室
十六国时期鲜卑宇文部末代首领
北周宗室大臣
隋朝名将
北周宗室大臣
北周宗室大臣
西魏驸马
唐朝宰相
北周宗室大臣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