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无畏的革命先辈、卓越的党政工作者 马明方,1905 年 12 月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米脂,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孕育了马明方心系家国的情怀和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在跌宕起伏的岁月中,马明方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卓越的领导才能,在革命与建设的不同阶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5 年,马明方在革命思潮的影响下,考入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学校里,他接触到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在革命实践的磨砺下,马明方于 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将自己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启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光辉征程。 大革命失败后,国内革命形势陷入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马明方临危不惧,坚持在陕北地区开展地下革命工作。他深入农村,扎根基层,发动农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抗粮、抗税、抗捐斗争,极大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为革命力量在陕北的发展壮大奠定了群众基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明方参与创建和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他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同时,他参与领导地方武装斗争,组建和发展陕北红军,多次带领部队与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保卫了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马明方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5 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马明方积极协助党中央开展工作,为红军在陕北的立足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明方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他先后在陕甘宁边区从事党政领导工作,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贡献了重要力量。在边区工作期间,他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保障了边区的物资供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他注重加强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创办学校,培养干部,提高了边区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为抗战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1941 年,马明方受党组织派遣,前往新疆开展工作。在新疆,他面临着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严峻的斗争形势。新疆军阀盛世才表面上亲苏、亲共,实际上心怀叵测。马明方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团结和争取了广大爱国人士和进步力量。然而,1942 年,盛世才公开投靠国民党,背信弃义,将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逮捕。马明方也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他遭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和坚定信念。他组织狱中同志进行绝食斗争,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挫败了敌人的种种阴谋,为保护党组织和同志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6 年,在党中央的营救下,马明方等同志成功出狱,回到延安。回到延安后,马明方不顾身体的伤病,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解放战争时期,马明方先后在西北野战军和地方党政部门任职,为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地方政权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组织群众支援前线,为部队提供物资和人力支持,同时参与领导地方的土地改革和政权建设工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马明方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先后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经济建设方面,他积极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他重视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1974 年 8 月 12 日,马明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 69 岁。马明方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和平建设时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光辉事迹和崇高品德,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