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瀛[公元1905年-1950年] 广东清远市连州市人物 李楚瀛(1904年-1950年11月16日),曾用名龙、成就、就,字自勋,广东省连县(今连州市)三江寨脚人。民国13年(1924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12月毕业后,任国民革命教导师第2团3连见习排长,参加东征、北伐等作战。民国16年7月,任第1军l师3团1营营长。民国22年3月,为83师247旅旅长,参加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和参加长城抗战。民国26年在庐山受训,毕业于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 我将以时间为线索,重新梳理李楚瀛的经历,清晰呈现他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解放前夕的不同作为,突出其人生轨迹的变化。 全面抗战爆发后,李楚瀛投身抗日战场,在津浦路奋勇抗击日军。此后,他先后参与武汉会战,以及中原战场的多次关键战役。在漫长的抗战岁月里,南昌会战、豫南会战、豫中会战、枣宜会战、中条山会战等诸多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期间,他的职务不断晋升,从第23师师长(获少将军衔)逐步升任第85军军长,后又担任第3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85军军长。在长达8年的抗战历程中,李楚瀛始终坚守在抗日最前线,为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一定贡献。抗战胜利后,他因抗战期间的表现获颁忠勤勋章和胜利勋章。 民国35年(1946年)9月,李楚瀛出任第5兵团整编第3师师长。次年11月,他升任第5兵团副司令,开始率部与陈赓兵团以及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展开作战。民国37年9月,李楚瀛被授予中将军衔。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淞沪警备司令部中将副司令,但最终并未前往上海履职。 民国38年(1949年)5月,李楚瀛任职广东省第5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负责管辖连阳4县。7月,他又兼任连县县长。到连阳任职后,李楚瀛妄图将连阳四县打造为“反共基地”,为此不择手段地强化统治措施。他强行要求18至40岁的男丁接受短期军事训练,组建乡团地方武装,用以攻打共产党游击队根据地。同时,他肆意强征货物税、人头税,疯狂搜刮白银和稻谷。为了打压进步力量,他颁布了极为反动的“十杀”禁令,内容包括参共者杀、通共者杀、济共者杀、庇共者杀、纵共者杀、贴共标语者杀、播共言论者杀、知情不报者杀、为共引路者杀、剿共不力者杀。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近千间民房惨遭焚烧,500多人被残忍杀害。11月,李楚瀛将原保安部队改编为新编反共救国军第9军,自封军长,该军下辖3个师,兵力达1.3万多人。此外,他还强迫所属机关团体职员、学校师生、商民等在各地宣誓“反共”,精心拟定“应变”计划,把连阳4县划分为5个“游击区”,并将瑶区南岗、油岭定为总基地,妄图进行长期顽抗。 在连县人民政府成立前夕,李楚瀛原本计划将连州城付之一炬,不过由于撤退仓促,这一恶毒图谋未能得逞。1949年12月16日,李楚瀛在南岗矮凳坳的一个石洞中被解放军抓获。1950年11月16日,经曲江县人民政府公开审判,李楚瀛在韶关被依法处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