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仲[公元1912年-2007年] 辽宁省营口市人物 李德仲(1912 - 2007),辽宁省盖州市人,一生走过95个春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
1930年,李德仲考入沈阳东北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毅然投笔从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李德仲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征程。在此后的岁月里,他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交通员、特派员,中共定(县)无(极)藁(城)中心县委书记,以及中共河北省直中特委委员、特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当时书记为李雪峰)。
全国抗战时期,李德仲的足迹遍布多地、职务不断变迁。他先后担任中共石家庄特委宣传部部长兼组织部部长(书记陶希晋),中共冀西特委书记、晋察冀第四特委书记;后又任中共晋察冀区委秘书长(书记刘澜涛)、北岳区委秘书长(书记刘澜涛)、北岳区平西地委副书记(书记刘道生)。1944年冬,他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于1945年春当选为中共七大会议候补代表。
抗战胜利后,李德仲回到东北,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他相继担任中共热河省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书记胡锡奎)、热辽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书记胡锡奎);之后又任职中共松江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书记先后为张秀山、张策),同时兼任松江军区副政委(司令员陈光,政委张策)以及省财经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仲在吉林省任职,历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第一副书记(1949 - 1952),并兼任省委统战部部长、吉林省各界人民团体协商委员会主席 。然而,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他受到错误处理。此后,他先后担任辽宁抚顺龙凤煤矿矿长,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共甘肃省平凉地委副书记,国务院第四机械工业部第109厂(四川广元)党委书记;后来还担任中科院党组成员、新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副秘书长兼中科院空间科技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李德仲的政治生涯丰富,曾当选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代表,以及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诸多贡献 。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4-30 1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