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叶挺

著名的军事家
叶挺
叶挺[公元1896年-1946年,著名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像 广东惠州市惠
叶挺,1896 年 9 月 10 日出生于广东惠州周田村(现属惠阳区秋长街道)。他是著名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我国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叶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便饱尝生活的艰辛。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未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童年时期,叶挺就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强烈的正义感。他亲眼目睹了家乡百姓在封建统治和列强侵略下的悲惨遭遇,心中早早埋下了革命的种子,立志要改变这种不公的现状,为人民谋福祉。
1912 年,叶挺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在这里,他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进步思想的熏陶,开始接触民主革命理念。他刻苦学习军事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军事训练活动,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表现,很快在同学中脱颖而出。1914 年,叶挺转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进一步深造军事理论与技能。在校期间,他不仅努力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还广泛阅读进步书籍,关注国内外时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和人生观。
1916 年,叶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随后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他追随孙中山,积极参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在战斗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才能,逐渐崭露头角,受到孙中山的赏识与重用。1918 年,叶挺任援闽粤军支队副官,后升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2 年 6 月,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叶挺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安全撤离,他的忠诚和英勇令人钦佩。
1924 年,叶挺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在苏联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战略战术,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1925 年,叶挺回国,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并兼任独立团团长。这个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力量,叶挺深知责任重大。他按照党的要求,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军事训练,将独立团打造成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队伍。
1926 年,北伐战争爆发,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军的先头部队,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在汀泗桥战役中,面对吴佩孚的重兵把守,叶挺果断决策,率部迂回包抄,经过激烈战斗,成功突破敌军防线,为北伐军打开了通往武汉的大门。紧接着,在贺胜桥战役中,叶挺独立团再次发挥关键作用,以顽强的战斗精神,突破敌人的坚固防线,击溃敌军主力。随后,叶挺又率部参与攻克武昌城的战斗,经过艰苦的围城作战,最终占领武昌。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以其英勇表现,赢得了 “铁军” 的光荣称号,叶挺也成为北伐名将,威名远扬。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在此危急关头,叶挺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1927 年 8 月 1 日,他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前敌总指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在起义过程中,叶挺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组织和带领起义军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为起义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年 12 月 11 日,叶挺又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担任起义军总司令。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虽然起义最终因敌众我寡等原因失败,但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被迫流亡海外。但他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时刻关注着国内的革命形势。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毅然回国,出任新四军军长。他积极组建新四军,领导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中,叶挺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智慧和领导才能,指挥新四军在大江南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他注重团结各方面力量,加强与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联系,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的领导下,新四军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华中地区创建了多个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战。
然而,叶挺的革命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新四军工作期间,他曾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和误解,但他始终以大局为重,坚守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信念。1941 年 1 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 9000 余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 8 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叶挺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奋起抵抗,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 2000 余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叶挺在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押,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生活。
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叶挺遭受了种种折磨和威逼利诱,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国民党反动派妄图通过各种手段迫使他屈服,劝他发表声明退出共产党,但叶挺不为所动。他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囚歌》,表达了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自由、正义的执着追求:“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 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 地下的烈火冲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囚歌》成为了激励无数革命者的不朽篇章。
1946 年 3 月 4 日,在中共中央的积极营救下,叶挺终于重获自由。出狱后的第二天,他便致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3 月 7 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叶挺的入党申请。叶挺重新回到党的怀抱,他激动不已,表示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然而,不幸的是,1946 年 4 月 8 日,叶挺在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黑茶山地区遇难,年仅 50 岁。一同遇难的还有他的妻子李秀文以及五女儿叶扬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
叶挺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叶挺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

上一篇:蓝佛安下一篇:廖仲恺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革命烈士
原中华民国铁道部次长,汪精卫秘书
早期工人运动领袖
著名的军事家
社会活动家
企业家
英雄模范人物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
印度政治家和前总理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菲律宾共和国前总统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
开国上将
明朝开国功臣
元代余姚州判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的军事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明朝风水师
革命烈士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民国藏书家、文献学家
著名的军事家
江苏铜山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我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之一
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民主革命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导人
铁笔御史
长征女红军
清末康有为门生
著名的军事家
三洲田起义领导人
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