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1924 年 12 月 25 日 - 2018 年 8 月 16 日),印度杰出的政治家、诗人,印度人民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印度首位信奉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总理。他在印度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数十年,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国家发展的执着追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24 年 12 月 25 日,瓦杰帕伊出生于印度中央邦。他自幼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社会事务的浓厚兴趣。早年,他在北方邦坎普尔县的一所学院刻苦攻读,成功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他进入勒克瑙大学攻读法学,彼时的印度正处于争取独立的关键时期,年轻的瓦杰帕伊深受民族解放运动的感召,毅然投身于政治活动,最终选择中途辍学,全身心地投入到印度独立的伟大事业中。在青少年时期,瓦杰帕伊就已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因积极参与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活动,曾被英国殖民当局短期关押,但这并未磨灭他的斗志,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印度独立而奋斗的决心。起初,共产主义思想对他产生过吸引力,然而在 20 世纪 40 年代,当共产党支持创建巴基斯坦的主张出现后,他的政治理念发生了转变。 1942 年,从法学院辍学的瓦杰帕伊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抉择,他加入了印度教教派组织 “国家公仆会”。该组织于 1925 年创立,旨在暴乱中保护印度教徒,并积极传播印度教文化。同年,他还加入了印度国大党,全身心地投入到印度的独立运动中。在此期间,他因参与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但很快便获释。1947 年,印度迎来了独立,瓦杰帕伊也在这一年脱离了国大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 “国家公仆会” 的工作中,致力于推动印度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印度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1951 年,瓦杰帕伊迎来了其政治生涯的又一重要转折点,他加入了人民同盟,并在随后的政治活动中逐渐崭露头角。凭借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他先后担任人民同盟议会党团领袖和主席等重要职务。在这一时期,他坚决反对国大党的内外政策,为此多次遭受牢狱之灾,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立场,毫不退缩。 1977 年,印度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瓦杰帕伊积极参与人民党的组建工作。在德赛等领导的人民党内阁中,他出任外交部长一职。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他积极推动印度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尤其是在改善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他的外交努力为印度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 世纪 80 年代,印度政治局势再度面临新的变革。1980 年 4 月,瓦杰帕伊毅然退出人民党,着手创建印度人民党,并担任该党主席。在印度人民党的发展过程中,他始终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致力于将印度人民党打造成为一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政治力量。尽管在党内,他的温和观点有时会受到印度教强硬派的压制,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努力在党内寻求平衡,推动党的发展壮大。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少数几个敢于站出来反对 1992 年破坏阿约提亚穆斯林古清真寺事件的印度教领袖之一,展现出了他超越宗教偏见的政治胸怀和对和平稳定的坚定追求。自 1957 年起,瓦杰帕伊凭借着自身的威望和选民的支持,先后 11 次当选为人民院或联邦院议员,成为印度政治舞台上的一颗耀眼明星。 1996 年 5 月,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瓦杰帕伊迎来了他首次担任印度总理的机会。然而,由于未能获得其他党派的广泛支持,他的总理任期仅仅持续了短暂的 13 天。但这短暂的经历并没有挫败他的政治抱负,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印度人民谋福祉的决心。1998 年 3 月,在印度人民院第 12 届大选中,印度人民党再次脱颖而出,瓦杰帕伊第二次出任总理。这一次,他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推动一系列改革和发展举措。1999 年 10 月,以印度人民党为核心、由 24 个政党联合组成的全国民主联盟在第 13 届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瓦杰帕伊第三次登上总理宝座,开启了他长达数年的执政生涯。 在执政的六年时间里,瓦杰帕伊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改革决心,为印度的发展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在经济领域,他大力推进经济改革,致力于推动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1997 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然而在瓦杰帕伊政府的努力下,印度经济依然保持着不低于 5% 的增长率。从 1998 年至 2003 年,印度经济的增长率更是稳定在 6.5% 左右,印度逐渐成为继中国之后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他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鼓励国内企业创新发展,为印度经济的持续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社会稳定方面,尽管他所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与教派主义存在一定关联,但瓦杰帕伊上台后,始终坚守宪法规定的世俗主义原则。他顶住了来自反对党和党内强硬派的巨大压力,在处理教派冲突时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努力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团结。他的这一立场和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印度国内长期存在的宗教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实现印度的大国梦想,瓦杰帕伊高度重视发展军事实力。1998 年,他上台不久便果断下令在三天内进行了五次核试验。这一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虽然遭到了诸多谴责,但也使印度成功跻身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行列,极大地提升了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地位。此后,印度连年增加军费开支,不断加强军备建设,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级军事大国,为印度实现大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军事保障。 在外交领域,瓦杰帕伊积极开展大国外交,努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他主动启动与夙敌巴基斯坦的和平进程,为两国关系的缓和做出了积极努力。1999 年 2 月,他发起 “巴士” 外交,亲自乘坐公共汽车前往巴基斯坦的拉合尔访问,这一充满诚意的举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印巴关系的改善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他致力于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推动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在与中国的关系上,他也积极推动双边关系的快速发展。2003 年,他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自 1993 年拉奥总理访华之后十年来印度总理对中国的首次正式访问。在访问期间,他与中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国际事务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中印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他还注重强化印俄传统关系,积极与欧盟和东盟建立对话国关系,全方位拓展印度的外交空间,提升印度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政治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004 年 5 月,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意外失利,瓦杰帕伊不得不向总统卡拉姆递交辞呈,结束了他的总理任期。尽管选举失利,但他在印度政治史上留下的功绩不可磨灭。卸任总理后,瓦杰帕伊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于印度政治的方方面面。 2018 年 6 月,瓦杰帕伊因患泌尿系统疾病被全印医学科学研究院收治,随后病情持续恶化。8 月 15 日晚间起,他的病情危重,只能依靠医学设备维持生命。8 月 16 日,这位印度政坛的传奇人物与世长辞,享年 93 岁。他的离世引发了印度全国的哀悼,人们纷纷缅怀他为印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瓦杰帕伊的一生,是为印度的独立、发展和繁荣而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印地文诗人和作家,出版过诗集,早年还曾担任过几家印地语报纸和期刊的编辑和记者。他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奉献精神,为印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理念和成就对印度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印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为印度人民心中永远的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