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曾仕强

中国台湾学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

曾仕强

曾仕强:国学智慧的传承者与中国式管理的开创者
在当代学术与文化传播领域,曾仕强是一位熠熠生辉的人物。作为中国式管理的先驱,他以深厚的国学底蕴、独特的见解,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完美融合,成为全球华人敬仰的学者;作为资深教育家,他的足迹遍布校园与讲台,培育了无数人才;作为卓越的演讲家和作家,他凭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将晦涩的国学经典与管理理论,传递给了普罗大众。
成长背景:籍贯与早年求学经历
1934 年,曾仕强出生于福建,祖籍漳州。福建,这片东南沿海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文化昌盛之地,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为曾仕强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曾仕强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
他的父亲曾乃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曾任漳州华安一中的首任校长以及曾仕强母校南方小学的校长。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曾仕强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为其日后在国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学时期,由于父亲工作调动,曾仕强随父前往厦门读书。20 世纪 50 年代,他前往中国台湾,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在台湾,他考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专业,并顺利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期间,曾仕强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卓越的学习能力,广泛涉猎各类学科,为自己构建了多元的知识体系。
海外深造:学术视野的拓展
大学毕业后,曾仕强并未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储备,而是选择远渡重洋,前往欧美等国游学深造。他先后在美国杜鲁门大学获得行政管理硕士学位,又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取得管理哲学博士学位,之后还荣获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学位。
在海外学习期间,曾仕强深入研究西方管理理论和哲学思想,系统地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然而,在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他越发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价值。这种文化上的对比与思考,促使他萌生了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想法,为他日后提出 “中国式管理” 理念埋下了种子。
学术生涯:从校园到文化传播
游学归来后,曾仕强开启了他丰富多彩的学术生涯。他先后在多所高校任职,包括台湾交通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担任教授等重要职务。在校园里,他专注于中、美、日管理比较,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以及人际关系与沟通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曾仕强的课堂生动有趣,他善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案例和故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断积累经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学术观点。
除了在高校任教,曾仕强还积极投身于文化传播事业。他通过演讲、著书立说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想理念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的听众。无论是在企业讲座中分享管理经验,还是在文化论坛上解读国学经典,他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发听众的强烈共鸣。
提出中国式管理理念: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
上世纪 70 年代末,曾仕强在中国台湾率先提出了 “中国式管理” 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管理学界激起千层浪。
曾仕强认为,中国的人文习俗与西方存在巨大差异,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中华民族拥有高度的智慧和独特的处世哲学,应该运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强调管理要以人为本,注重情、理、法的结合,倡导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的管理艺术。
为了更好地阐述 “中国式管理” 理念,曾仕强提出了 “中国式管理之六字真诀”:两难、兼顾、合理。他指出,凡事都具有相对性,存在矛盾,这就是 “两难”;管理者要学会将矛盾统一起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这便是 “兼顾”;最终,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寻找最合理的决策,即 “合理”。这一理论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大陆讲学:预言成真与文化交流
1990 年,曾仕强首次受邀来到中国大陆讲学,在中国科技大学授课期间,他大胆预言 21 世纪必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刚刚起步,但曾仕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曾仕强的预言得到了验证。他的这一前瞻性观点,不仅让人们对他的学识和眼光赞叹不已,也进一步增强了他在中国大陆的影响力。
此后,曾仕强频繁往来于两岸之间,通过举办讲座、培训课程等方式,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他的讲学足迹遍布中国大陆的各大高校和企业,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他用生动的案例和幽默的语言,将国学智慧与管理理念传授给大陆的听众,为促进两岸文化融合、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媒体影响力:登上百家讲坛与著作等身
2007 年,对于曾仕强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正式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舞台,主讲《易经与人生》,成为第一位登上 “百家讲坛” 的台湾学者。在节目中,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易经》这一古老而神秘的经典,将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广大观众对《易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随后,他又在《百家讲坛》推出《胡雪岩的启示》,通过剖析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生,探讨商道与为人处世的哲学,深受观众喜爱。2009 年,他再度联手《百家讲坛》推出《易经的奥秘》,这是 60 年来《易经》在央视的首次全景展示,节目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 “易经热”,使更多人对国学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在电视媒体上的影响力,曾仕强还著有《中国式管理》《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多部著作。这些书籍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国学、家庭教育等多个领域,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将他的思想理念呈现给读者,成为广大读者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参考资料。凭借这些著作,曾仕强在 2010 年 11 月 15 日发布的 “2010 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上,以 780 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第 5 名。
社会贡献与荣誉: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曾仕强一生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领域,还体现在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上。他经常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通过举办讲座、捐赠书籍等方式,为培养下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于在学术和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曾仕强获得了众多荣誉和社会认可。他担任过多个重要社会职务,如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家族顾问、台塑集团王永庆的首席顾问、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台湾智慧大学校长、罗浮山国学院院长、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等。这些职务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也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让他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2018 年 11 月 11 日 19 时 54 分,国学大师曾仕强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 84 岁。他的离去,是文化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学术成果,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曾仕强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他的 “中国式管理” 理念和对国学经典的解读,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继续探索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还是社会贡献方面,曾仕强都堪称一位值得尊敬和铭记的杰出人物。

上一篇:郑栅洁下一篇:张天赐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台湾学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
蜚声国际的国学大师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55 年 - 2018 年)
原重庆市委书记
原河南省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广东真步堂天文历算第三代传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台湾学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重庆市委书记
湖南省委原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省委原书记
首任乌克兰总统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中共浙江省委原书记
香港影视界泰斗、资深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委原书记
中国台湾学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
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香港特别行政区原行政长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身兼演员、导演、编剧多重身份
风水师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香港影视界泰斗、资深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华民国铁道部次长,汪精卫秘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易学家
纵横家
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风水师鼻祖
中国台湾学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
明初道士
五代宋初堪舆家
唐代风水大师
汉朝学者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