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立

大名县人物
王立[汉] 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人物 
西汉外戚红阳侯王立:荣耀与沉沦交织的一生
在西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王立是一位颇具争议且影响深远的人物。他以外戚身份崛起,凭借家族的荣耀获得显赫地位,却因自身的骄奢与不法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复杂的印记。王立,字子叔,生活于公元前 1 世纪至公元 4 年,籍贯为魏郡元城县委粟里(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东),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庶弟 。虽然史书中未明确记载其毕业院校,但在当时的贵族环境下,王立应当接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为其日后参与政治活动奠定了基础。
王立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父亲王禁,曾出任廷尉史,虽官职不算特别高,但家族却因王禁的子女而逐渐崛起。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多个妻妾,共育有四女八男,其中次女王政君成为了改变家族命运的关键人物。王政君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皇宫,凭借自身的温婉贤淑和一些机遇,成为了太子刘奭的妃子。公元前 49 年,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王政君被立为皇后,王禁也因此被封为阳平侯,家族地位开始显著提升。王立作为皇后的弟弟,自然也处于权力的核心圈层边缘,等待着崭露头角的机会。
公元前 32 年,汉成帝即位,王立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转折。成帝建始元年,王立被赐爵关内侯,这是他走向政治舞台中央的重要一步。关内侯虽然没有实际的封地,但在政治地位上已经高于普通官员,享有一定的特权。而在公元前 27 年,也就是河平二年,王立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这一年,他与兄长王谭、王商、王根以及弟弟王逢时共五人同日受封列侯,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他们五人被时人称为 “五侯”。王立被封为红阳侯,正式跻身于西汉的贵族阶层,拥有了自己的封地和财富,权力与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王氏家族在朝廷中的势力急剧膨胀,兄弟几人掌握着朝廷的重要权力,成为了西汉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王立也凭借着红阳侯的身份,开始参与到更多的政治事务中,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然而,随着地位的提升,王立的本性逐渐暴露。他性格骄奢,生活极尽奢华,对物质的追求达到了近乎贪婪的程度。而且,王立在行为上多有不法之处,其家族在当地的名声也逐渐变得恶劣起来。他和他的儿子们不仅藏匿奸猾亡命之徒,还纵容宾客为非作歹,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祸患。这些宾客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抢劫、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屡见不鲜,而王立父子却凭借着家族的权势,使得官府对他们无可奈何。这种情况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极大不满,也逐渐引起了朝廷中一些正直官员的注意。在王立众多不法行为中,有一件事尤为引人注目,那便是他指使门客勾结南郡太守李尚,占垦草田数百顷。这些草田原本属于国家的公共资源,王立却通过不正当手段将其据为己有。之后,他又以高价将这些田卖给官府,从中谋取了巨额的利益,获利高达一万万以上。这种公然侵占国家资源、谋取私利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也引起了朝廷内部的轩然大波。丞相司直孙宝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毅然上书弹劾王立。孙宝在奏章中详细列举了王立的种种不法行为,言辞激烈地指出王立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朝廷的法度,损害了朝廷的威严,必须予以严惩。汉成帝看到奏章后,虽然念及王立是自己的舅舅,王氏家族在朝廷中又有着巨大的势力,但在众多大臣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对王立的行为表示不满。最终,成帝对王立进行了处罚,剥夺了他一些权力,并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斥责,要求他反省自己的行为。
公元前 15 年,永始二年,王立的命运再次出现了变化。虽然之前因不法行为受到了处罚,但由于王氏家族在朝廷中的根基深厚,王立依然被任命为特进,领城门兵。这一职位虽然没有丞相、大将军等官职那样掌握着核心的政治权力,但却负责京城城门的守卫工作,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显示出成帝对他仍然有着一定的信任。然而,此时的王立并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反而依旧我行我素。在这一时期,朝廷中权力斗争日益激烈。大将军王商去世后,按照王氏家族中的地位和次序,王立本应成为大司马,接替王商的职位,掌握朝廷的军事大权。但由于他之前的种种不法行为,尤其是占垦草田一事,让成帝对他的能力和品行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在权衡利弊之后,成帝决定跳过王立,任命七舅王根为大司马。这一决定对王立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身份和家族的势力,大司马之位非他莫属,却没想到因为自己的过错而错失了这一重要的权力职位。这一事件也让王立在朝廷中的地位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他感受到了来自家族内部和朝廷其他势力的压力,心中对成帝和王根等人也产生了怨恨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汉朝廷的局势愈发动荡。汉成帝驾崩后,哀帝即位。哀帝时期,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更加复杂,王氏家族的势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然而,王立却在这一时期回到了京师。虽然具体原因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但可以推测,王立凭借着自己在朝廷中的人脉关系以及王氏家族的影响力,成功地在京师重新站稳了脚跟。他试图在新的政治格局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恢复往日的荣耀。但此时的朝廷已经今非昔比,各方势力相互角逐,王立想要再次崛起并非易事。
公元 1 年,汉平帝即位,此时的朝廷大权实际上已经落入了王莽的手中。王莽是王立的侄子,他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手腕和王氏家族的支持,逐渐掌握了朝廷的核心权力。王莽掌权后,对朝廷中的各方势力进行了重新的洗牌。他深知王立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以及他的野心,担心王立会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于是,王莽开始对王立采取行动。他先是在朝廷中散布王立的一些负面消息,试图削弱王立的影响力。之后,又以各种借口奏请平帝,将王立遣送回他的封国,不让他留在京师参与政治活动。王立虽然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怨恨,但在王莽的强大压力下,也只能无奈地离开京师,回到自己的封国。回到封国后的王立,并没有放弃反抗。他暗中联络一些对王莽不满的势力,试图寻找机会重新夺回权力。然而,他的这些举动很快就被王莽得知。王莽为了彻底消除王立的威胁,决定对他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在公元 4 年,王莽以吕宽、王宇事件为借口,将王立牵扯进来。吕宽是王莽长子王宇的妻兄,王宇因不满王莽专权,与吕宽合谋用狗血洒在王莽的住宅门口,想要以此警告王莽。事情败露后,王莽将王宇下狱毒死,吕宽也被追杀。王莽借此机会,将王立等一些他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人都牵连进来,指责他们参与了这一事件,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王立百口莫辩,最终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他被王莽赐死,谥号 “荒侯”。一个曾经在西汉政治舞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就这样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王立死后,他的儿子王柱袭封红阳侯。但随着新朝的灭亡,王氏家族的势力也彻底土崩瓦解,王柱的爵位也随之断绝。王立的另一个儿子曾担任中山郡太守,后来投降了汉光武帝刘秀,并被封为将军。王立的孙子王泓被封为武桓侯。虽然王立这一支的家族成员在后来的历史中还有一些人担任官职,但与王立在世时家族的辉煌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王立的一生,是与西汉末年政治紧密相连的一生。他凭借外戚的身份获得了显赫的地位和权力,却因为自身的骄奢和不法行为,逐渐失去了朝廷的信任和支持。在权力的斗争中,他最终成为了牺牲品。他的经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汉末年政治的腐败和黑暗,以及外戚势力在朝廷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王立的故事,为后人了解西汉末年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了在权力的诱惑下,人性的贪婪和堕落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上一篇:李虚中下一篇:杜正伦
中国第二大姓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湖北省委书记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落马官员
浙江省委原书记
开国上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川省委书记
大名县人物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大名县人物
泗洪人物
东汉第六位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
西汉第三位皇帝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
东汉第十位皇帝
东汉第九位皇帝
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东汉第五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