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像 云南省曲靖人物 胡永康,男,汉族,1940年2月5日出生,云南省曲靖市人,石油炼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1年,胡永康毕业于云南大学;1961年—1977年,任职于抚顺石油炼制研究院;1977年—1987年,在抚顺石化研究院工作;1987年—1989年,在抚顺石化研究院研究室担任主任;1989年—1995年,在抚顺石化研究院担任科管部主任;1995年—2001年,在抚顺石化研究院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担任抚顺石化研究院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胡永康,1940年2月5日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是我国著名的石油炼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介绍: 求学生涯(1951年-1961年) - 1951年至1957年,胡永康在曲靖一中就读,完成了普通高中教育。在中学时代,他就展现出了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为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1957年,胡永康考入云南大学化学系。在大学期间,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系统地掌握了化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196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早期工作经历(1961年-1977年) - 1961年,胡永康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家乡云南,前往辽宁抚顺,进入石油部抚顺人造石油研究所(抚顺石化研究院的前身)工作,成为一名实习技术员。初到单位,他被安排到修配厂清理油池子,还和同事们一起到农村种地、插秧。尽管工作条件艰苦,生活物资匮乏,但他没有丝毫怨言,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工作态度。 - 后来,胡永康被分配到分析岗位,主要从事催化剂的分析测试工作。这是一个相对平凡且充当“配角”的岗位,但他没有因此而懈怠。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努力学习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分析测试技术,经常主动和女同事换班,多上夜班,以便有更多时间学习和实践。通过不断努力,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本职工作技能,还对工作方法进行了创新,如提出只需测一个点就能达到测定催化剂比表面积目的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科研探索与积累(1977年-1987年) - 1977年,胡永康成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多项石油炼制加氢催化剂相关的研究工作,包括反复重整、苯加氢、沸腾床加氢裂化催化剂制备、评价装置建设和运转等。 - “文革”期间,胡永康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依然专注于工作和学习。他牢记院里前辈的教诲,扎实地进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从石油炼制加氢催化剂的专业基础理论到综合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为他日后在加氢炼化领域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担重要科研项目与技术突破(1987年-1997年) - 1987年至1989年,胡永康担任抚顺石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在此期间,他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3825)”的研制工作。当时,我国加氢裂化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在没有任何成品和资料的情况下,胡永康和同事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首先查阅了大量国内外专利和文献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提出初步方案,然后利用以前研制其他催化剂的经验,开始了新的探索。 - 在研制过程中,胡永康提出了催化剂研制方案、成型黏接剂制法以及干粉混捏、碾压挤条制备流程,成功解决了高沸石含量催化剂强度差的难题。经过无数次试验对比,最终确定了3825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条件,我国第一个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诞生。该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均达到国外同类催化剂的先进水平,在上海、辽化、吉化、扬子石化、燕山石化等单位的加氢裂化装置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5年获得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89年至1995年,胡永康担任抚顺石化研究院科管部主任。此后,他又承担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活性中油型3903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研制任务。他创造性地解决了催化剂活性提高和中油选择性下降的矛盾,研制出活性比第一代进口同类催化剂好13摄氏度以上、中油选择性与其相当的新一代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3903催化剂的应用成功,标志着我国加氢裂化催化剂开发进入自主创新阶段。 - “八五”时期,胡永康指导的“3905高活性中压加氢裂化催化剂”在1997年成功应用,实现了两套引进的轻油型高压加氢裂化装置所用催化剂全部国产化。1997年,由于在石油炼制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加氢技术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胡永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持续科研创新与贡献(1997年-至今) - 当选院士后,胡永康继续投身科研工作。“九五”时期,他主持了“新一代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和“一种最大量生产柴油抗氮型催化剂”两个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加氢裂化技术成为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主要专业领域,也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我国加氢炼化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4000万吨左右,已建和在建装置约36套,位列世界第二,技术开发能力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 胡永康还多次回到云南,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他参与承担了中国工程院的多项重点工程咨询项目,为我国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详细的支撑材料。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到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讲学,为培养石油炼制领域的专业人才贡献力量。例如,2014年为大连理工大学校区师生讲授“绿色炼油中的催化加氢技术”导论课,2022年在曲靖一中作“从石油到石化产品”的科普报告等。 胡永康院士一生致力于石油炼制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加氢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转化工作,他以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卓越的才能,为我国石油炼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我国在加氢炼化领域从落后走向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石油化工领域的杰出代表和科研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