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黄齐生

中国近代教育家、民主人士

黄齐生

黄齐生[公元1879年-1946年] 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人物
黄齐生(1879年12月18日—1946年4月8日),原名黄禄祥,又名黄鲁连,字齐生,号青石,晚号石公,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中国近代教育家、民主人士。
黄齐生一生探索教育救国、教育兴邦的真理,毛泽东称赞他是“共产党最艰难的时候,党外人士同情爱护党的第一人”。1946年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是著名的“四八”烈士之一。
黄齐生:从教育救国到民主先驱的贵州志士

一、寒门求学与教育启蒙(1879-1907)  
黄齐生,原名禄祥,字齐生,1879年出生于贵州安顺西秀区一个普通手工业家庭。其父黄景瑄以木工为业,家境贫寒,但重视子女教育。黄齐生6岁入私塾,12岁因父病逝辍学,随兄黄禄贞学习染织手艺,期间仍坚持自学《四书》《五经》及历史典籍,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1897年,18岁的黄齐生经亲戚介绍到贵阳达德学校(时为达德书社)做杂役,得以接触新式教育。该校创始人黄干夫、凌秋鹗等主张“教育救国”,推行维新思想。黄齐生白天劳作,晚间旁听课程,逐渐接受民主科学理念,并与黄干夫等人结下深厚友谊。1902年,他在书社支持下进入贵阳公立师范学堂速成科学习,系统研习教育学、心理学及西方哲学,成为贵州最早接触近代教育理论的知识分子之一。  

1904年,黄齐生与达德书社同仁共同将书社改组为达德学校,担任学监兼教员。他主张“教育与社会结合”,打破传统私塾的封闭模式,引入自然科学课程,开设手工、体育等新式科目,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教学中,他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学生,其开明的教育理念使达德学校成为贵州新式教育的标杆。  


二、推动教育革新与社会启蒙(1908-1920)  
1908年,黄齐生升任达德学校校长。此时正值清末新政,他抓住机遇推动多项改革:
学制创新:将小学分为初、高两级,增设简易师范科,培养乡村教师;  
女子教育: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创办贵州最早的女子小学部,招收女生入学;  
社会教育:开设夜校,为工农群众扫盲,宣讲反封建思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黄齐生积极响应,组织达德学校学生参与贵阳起义的宣传工作,带头剪辫以示革命决心。1912年,他率师生创办《达德学报》,发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等文章,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呼吁普及国民教育。袁世凯复辟期间,他在校园内公开痛斥帝制逆流,险遭当局迫害。  

1917年,黄齐生为寻求教育救国的新路径,赴日本考察明治维新后的教育体系。在东京,他目睹日本现代化进程,深感中国教育需借鉴西方科学方法,但也警惕军国主义思想渗透。次年回国后,他在达德学校推行“工读结合”模式,设立木工、织染等实习工场,让学生“手脑并用”,这一举措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践早了近十年。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黄齐生组织贵州学界声援北京学生,带领达德学生上街游行,抵制日货。同年,他发起贵州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鼓励青年“到西方去,学有用之技”。为筹措经费,他变卖家中田产,奔走于贵阳、安顺等地,最终促成王若飞(其外甥)等30余名贵州青年赴法,其中多数成为后来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三、投身革命洪流与文化抗争(1921-1937)  
1921年,黄齐生赴法国探望勤工俭学的学生,期间考察欧洲工人运动,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中共早期领导人结识。他虽未加入共产党,但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认识到“教育救国”需与社会革命结合。1923年回国后,他在达德学校增设社会科学课程,讲解唯物史观,培养学生的革命意识。  

1925年,贵州军阀周西成掌权后推行独裁统治,压制进步思想。黄齐生因支持学生运动被免去达德校长职务,转任安顺联立中学教员。他在课堂上讲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抨击军阀暴政,培养了一批投身革命的青年。1929年,他应陶行知之邀,到南京晓庄师范任教,参与“生活教育”实验,与陶行知、晏阳初等教育家探讨中国乡村教育的出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齐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贵阳组织“援马(占山)抗日后援会”,募集物资支援东北义勇军。1935年红军长征过贵州时,他暗中宣传红军的抗日主张,掩护地下党员活动。同年,他再次赴日本考察战时教育,回国后撰写《东游随笔》,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呼吁全国团结御侮。  


四、民主斗争与精神遗产(1938-1946)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黄齐生随贵州教育界人士迁至重庆,任重庆女子师范学院教授。他利用课堂和演讲平台,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痛斥汪精卫投降集团。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不顾危险,在重庆各界集会上公开谴责国民党的反共行径,成为大后方民主运动的活跃分子。  

1945年抗战胜利后,黄齐生积极参与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与张澜、沈钧儒等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他主张“召开国民大会,实行民主政治”,并在《大公报》发表《论和平建国》一文,呼吁废除一党专政。1946年4月8日,他与王若飞、博古等中共代表同乘飞机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享年67岁。  

黄齐生的一生,始终以教育为初心,以救国为己任。他创办的达德学校培养了王若飞、周逸群等革命先烈,被誉为“贵州革命的摇篮”;他推动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输送了一批栋梁之才;他晚年投身民主斗争,用生命践行了对自由与正义的追求。周恩来曾评价他:“黄齐生先生是一位无党无派的民主主义者,但他的思想和行动,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  

如今,安顺达德学校旧址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齐生的塑像矗立在校园中,其“教育救国、民主为民”的精神,仍在激励着后人。他的著作《黄齐生文集》《达德学校回忆录》等,不仅是研究贵州近代教育史的重要文献,更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心系家国的精神见证。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5 11:37
上一篇:任可澄下一篇:任华
吉林省委书记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大中华国际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少将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落马官员
铁骨铮铮的革命先驱与建设功臣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经济学家,教育家
革命与建设征程中的奋进者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江苏铜山革命烈士
著名的军事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民国藏书家、文献学家
我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之一
革命烈士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政治工作领导人和优秀指挥员
扎赉特旗人物
扎赉特旗人物
中国新史学派奠基人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近现代文学家、藏书家、版本学家和文献学家
第10任澳大利亚总理
国民党将领
鸳鸯蝴蝶派作家
原布特哈副都统衙门户司额委书局
国学家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革命烈士
历史学家、著名方志学家
中国近代教育家、民主人士
英雄模范人物
中国近代教育家、民主人士
国民党将领陆军中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抗日英烈
原安顺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