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周守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守为

周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像 四川省南充市人物
周守为,1950年11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籍贯天津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
周守为,1950年11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原属南充地区,现属遂宁市),是中国著名的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他长期致力于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创新,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深海战略的实施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介绍:

一、求学之路:从嘉陵江畔到石油学府
周守为的童年在四川蓬溪度过,家乡的嘉陵江滋养了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1966年,他从四川省仪陇中学毕业,这所位于南充市的百年名校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育根基。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石油学院(现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系统学习油气开发理论。1982年本科毕业后,他继续攻读该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油气藏工程专家罗平亚院士,深入研究海洋油气开发技术。

在西南石油学院求学期间,周守为参与了多项陆上油田开发课题研究,积累了扎实的工程实践经验。他尤其关注海上油气开发的前沿技术,多次跟随导师前往渤海油田实地考察,为日后投身海洋石油事业埋下伏笔。1985年,他以《海上稠油油田开发模式研究》为题完成博士论文,首次提出了适合我国渤海海域的稠油开采技术路线,获得学术界高度评价。

二、扎根海洋:从基层工程师到行业领军者
1982年,周守为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从渤海公司采油工程师做起,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1989年,他临危受命担任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渤海友谊”号首任总经理。该平台创造性地解决了冰区海域油气开采难题,累计外输原油1796万吨,被评为中国百年造船史上十大名船。这一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开发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1999年,周守为升任中海油副总经理,全面负责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他主导建立了我国首个海上稠油开发技术体系,创新提出“少井高产”开发模式,使渤海油田钻井效率提高近3倍,采收率提升15%以上。他组织研发的优快钻完井技术,攻克了长距离稠油多相混输世界级难题,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三、深海突围:打造大国重器
2000年后,周守为将目光投向深海领域。他提出“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三步走战略,亲自挂帅推进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设计建造。经过7年攻关,2012年该平台在南海成功开钻,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挪威后第三个具备深水油气开发能力的国家。该平台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包括在水深3000米海域完成钻井作业,为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开发领域,周守为带领团队开展长期研究。2017年,他提出的“固态流化”开采技术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成功,实现连续产气60天,产气总量超过30万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2025年,他又主导完成全球首次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与深海浅层气联合试采,相关成果入选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

四、学术贡献:构建技术理论体系
周守为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体现在三大领域:
1、海上稠油开发理论:他提出的“早期注水、适度出砂”开发理论,颠覆了传统稠油开采模式,相关技术在渤海油田广泛应用,累计增油超5000万吨。
2、深海工程技术体系:构建了包括深水钻井、水下生产系统、浮式平台在内的完整技术链条,制定我国首个《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技术规范》。
3、CO₂封存创新:2025年提出海洋CO₂固化封存新路径,通过生成CO₂水合物实现深海固碳,相关实验验证了技术可行性,为全球碳中和提供新思路。

他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海上油田高效开发新模式探索与实践》等专著5部,获授权专利18项(发明专利12项)。担任《中国海上油气》等期刊主编,发起成立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80余名。

五、社会担当:推动产业与教育协同发展
作为中国科协第九届副主席,周守为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他牵头成立“海洋油气开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攻克技术难题。2016年促成中海油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院,在南充校区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他十分关注家乡教育事业,多次回母校仪陇中学和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考察,设立“周守为奖学金”资助贫困学子。2024年,他在南充校区主持召开“深海能源开发学术研讨会”,推动建立校地合作长效机制。

六、荣誉加身:实至名归的行业标杆
周守为的卓越贡献得到广泛认可:
-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 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 担任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中国区主席、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2022年起,他担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组织编制《深海能源开发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顶层设计。2025年,他因在海洋CO₂封存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获国际能源署(IEA)颁发的“全球能源创新奖”。

七、桑梓情深:心系故里发展
尽管工作繁忙,周守为始终关注家乡四川的发展。他推动中海油与四川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川渝地区布局页岩气开发和LNG接收站项目。2023年,他促成南充市与中海油研究总院共建“嘉陵江流域能源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助力地方产业升级。

他多次强调:“海洋能源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我们不仅要‘耕海牧渔’,更要‘反哺桑梓’。”这种家国情怀,使他在科技领军者之外,更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周守为院士的职业生涯,是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从追赶走向引领的生动缩影。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攻克技术壁垒,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培育创新体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培养后继人才。从渤海湾到南海,从浅海到深海,他用四十载春秋书写了中国海洋能源开发的壮丽篇章,为建设海洋强国、保障能源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他在西南石油大学校庆致辞中所说:“能源人的使命,就是要让中国的油气资源‘藏粮于海’,让科技的光芒照亮深蓝!”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13 10:13
上一篇:雷清泉下一篇:唐华俊
中国国民党原党主席,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落马官员
香港演员、歌手、主持人、商人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香港影视界的传奇人物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印度总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
中国作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十二届中央委员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落马官员
湖南省委原书记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杰出材料科学家
实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