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战书,一位凭借坚定的政治信念、丰富的领导经验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不同岗位上都展现出卓越领导才能的杰出人物。他的职业生涯跨越多个重要地区与关键领域,从基层工作起步,逐步成长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导者,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栗战书于 1950 年 8 月出生在河北平山。平山,这片具有深厚革命历史底蕴的土地,孕育了无数英雄儿女,也赋予了栗战书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性格特质。1972 年 12 月,栗战书投身工作,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物价专业学习起步,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毕业后,他任职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商业局,从办公室干事逐步成长为办公室副主任,在基层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锻炼了自身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 1976 年,栗战书迎来工作的新契机,进入河北省石家庄地委办公室资料科工作,先后担任干事、科长。在此期间,他展现出对文字工作的敏锐洞察力与严谨态度,为地委的决策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与资料支撑。值得一提的是,1980 年至 1983 年,他在河北师范大学夜大学政教系进行在职学习,系统地提升了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为日后承担更重要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1983 年,栗战书担任河北省无极县委书记,肩负起领导一方发展的重任。在无极县任职期间,他深入调研县情,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他关注农业产业发展,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收入;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为无极县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85 年,栗战书升任河北省石家庄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开始在更广阔的区域施展才华。他积极参与石家庄地区的整体规划与发展战略制定,推动工业项目的引进与建设,促进了当地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水利等条件,提升了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1986 年,他转任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在新的岗位上,他积极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他关注青年成长,组织开展各类青年活动,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为河北共青团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期间,1988 年 2 月至 8 月,他参加了中央党校党建理论培训班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党建理论水平与领导能力。 1990 年,栗战书担任河北省承德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再次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工作。在承德地区,他深入了解当地的资源优势与发展瓶颈,积极推动旅游业与特色农业的发展。他加大对承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宣传力度,提升了承德旅游的知名度;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1993 年,栗战书成为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开始在省级领导层面发挥重要作用。他积极参与省委各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协调各方工作,保障省委工作的高效运转。在此期间,1992 年至 1994 年,他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专业学习,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济管理知识。1997 年,他担任河北省委常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专注于农村工作,为河北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社会稳定出谋划策,推动了河北农村地区的发展进步。 1998 年,栗战书的工作地点发生变动,他前往陕西任职,担任陕西省委常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在陕西,他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他组织实施一系列农村发展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在此期间,1996 年至 1998 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商业经济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经济视野与专业知识。2000 年,栗战书担任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注重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养,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为陕西的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2002 年,他兼任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肩负起领导西安这座重要城市发展的重任。在西安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让西安的历史文化魅力得以充分展现。同年,他升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继续为陕西的发展贡献力量。 2003 年,栗战书调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开始在东北地区的工作生涯。2004 年,他兼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积极参与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工作。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能源等条件,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05 年至 2007 年,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得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管理能力与战略思维。2007 年,栗战书担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后于 2008 年正式当选为省长。在担任省长期间,他带领黑龙江省人民努力奋斗,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加强民生保障工作,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010 年,栗战书前往贵州任职,担任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贵州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面临着诸多发展挑战。栗战书深入调研贵州的省情民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贵州发展需求的战略举措。他将脱贫攻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带领贵州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他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挪出 “穷窝”,搬入新家,并通过后续产业扶持、就业培训等措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在他的努力下,贵州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贵州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积极推动贵州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将贵州打造成为全国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基地;重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能源、化工、制造业等产业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贵州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项目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条件,加强了贵州与外界的联系,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2 年,栗战书的工作发生了重大转变,他担任中央办公厅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长级),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同时兼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中央办公厅工作期间,他肩负着重要的协调与服务职责,保障党中央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他注重加强中央办公厅的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与工作效率;积极推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的工作,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与工作能力。同年,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继续在更高层面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力量。在此后的工作中,他还兼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在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 年,栗战书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2018 年至 2023 年担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他积极推动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加强立法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监督工作,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他带领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履行职责,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在环境立法与监督方面,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法律制度规定,连续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的执法检查,栗战书亲自参与其中,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法律责任,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栗战书在其丰富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工作。他的工作经历见证了不同地区的发展变迁,他为各地发展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激励着更多人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