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侯傅邦

“侯门四进士”之末杰
侯傅邦[明]: 浙江温州乐清市人物

侯傅邦:明代乐清“侯门四进士”之末杰

一、人物简况与科举之路
侯傅邦(生卒年不详),字君霖,号道华,浙江温州府乐清县(今乐清市)人,明代官员、诗人,是“侯门四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侯一元第六子、侯廷训之孙,他出身科举世家,自幼受家族文化熏陶。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会试中,与侄儿侯应宾同榜登进士第,一时传为家族佳话。其仕途初授冬宫主事(礼部祠祭司官职),后历任工部郎曹,掌管工程、屯田等事务,官声未见显著记载。


二、家族脉络与“四进士”传奇
侯傅邦所属的侯氏家族,是明代乐清科举与文化的标杆,祖孙四代四人进士的成就堪称地域奇观:
1、祖父侯廷训(1484—?):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因“大礼议”事件下狱,后任漳南兵备道佥事,著有《六礼纂要》《笔山小稿》,以刚直敢言与争议性仕途闻名。
2、父亲侯一元(1512—1586):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官至江西左布政使,主持编纂多部地方志,是家族文化传承的核心人物,《明史》有传。
3、侄儿侯应宾:侯一元次子侯傅哲之孙(二房孙),与侯傅邦同榜中进士,官授武昌推官,为家族科举画上句点。

侯傅邦作为侯一元幼子,与侄儿同科登第,既延续了家族科举荣耀,也成为“一门四进士”的收官者。据《蒲岐镇志》记载,四人中侯廷训、侯一元被列为乐清文化名人,而侯傅邦与侯应宾则以“同榜进士”的特殊经历载入地方史志。


三、著述与文化贡献
侯傅邦在文学领域有一定建树,著有《草茆文集》《侯君霖诗集》(均已散佚)。“草茆”意为民间,或体现其对乡野生活的关注与文人情怀。尽管作品未能传世,但作为侯氏家族文化链的一环,其创作延续了家族“以文传家”的传统。在明代温州士大夫群体中,侯氏家族以科举维系门第,以诗文与著述彰显文化影响力,侯傅邦的存在正是这一脉络的生动注脚。


四、侯宅村的家族印记
侯傅邦所属的侯宅村,由原上侯宅、下侯宅合并而来,位于今乐清市蒲岐镇,是侯氏家族的聚居地。自侯廷训起,家族在此奠定根基,历经侯一元的文化拓展,至侯傅邦、侯应宾时期,虽已接近明代末期,但其“四进士”的科举神话仍深刻影响着地方文化记忆。如今,侯宅村仍留存着与侯氏家族相关的历史遗迹与传说,成为研究明代温州士族兴衰的重要样本。

结语
侯傅邦的一生,既是侯氏家族科举辉煌的延续,也是明代士大夫阶层“学而优则仕”的缩影。尽管其个人政绩与文学成就未及祖辈显赫,但“同榜进士叔侄”的佳话,以及家族四代接力的文化传承,使其在地域历史中占据独特位置,成为乐清科举史与家族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页。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5-17 09:52
上一篇:侯廷训下一篇:侯应宾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开国功臣
明朝开国皇帝
明朝官员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明朝第四位皇帝
泗阳人物
孝勇双全
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朝第二位皇帝
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兴通讯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明朝官员
番禺区人物
著名的戏剧艺术家
开国少将、革命烈士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侯氏家族科举传奇
原驻伊拉克大使
“侯门四进士”的核心人物
明朝官员
侯氏家族科举传奇
开国大校
“侯门四进士”的核心人物
“侯门四进士”之末杰
明代中期极具争议性的士大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