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偃[汉] 陕西省西安市人物 董偃,男,汉武帝宠臣,馆陶公主晚年的面首。馆陶公主的丈夫堂邑侯陈午在世时,十八岁的董偃已经得到公主的幸爱。后得汉武帝宠,及后失宠,三十而终。 董偃十三岁时便跟随母亲出入窦太主家,窦太主见其容貌姣好,遂留董偃于自己府中抚养,对其进行教育。董偃为人温柔爱人,因为窦太主宠爱他的缘故,很多王公都接待他,董偃名扬长安城,号称“董君”。窦太主为了推荐董偃,更是花费巨资让他散财来结交士人。后来董偃被汉武帝赐衣冠,称“主人翁”,陪同汉武帝饮酒,从此“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董偃常跟随刘彻在北宫做游戏,后来在东方朔的劝谏下,董偃被刘彻疏远。 董偃失去汉武帝宠爱后,郁郁而终,享年三十岁。窦太主临终前,请求与董偃合葬于霸陵。此后,公主贵人多逾礼越制,就是从董偃开始。 # 馆陶公主与董偃:一段传奇的故事 馆陶公主又称窦太主,是汉武帝的姑母,她嫁给了堂邑侯陈午。陈午去世后,孀居的窦太主在五十多岁时,与一个名叫董偃的年轻人产生了亲密关系。 董偃早年和母亲靠卖珠维持生计,十三岁时,常随母亲出入窦太主府。因长相俊秀,被窦太主侍从夸赞,窦太主便将他留在府中抚养,教他写字、算术、相马、驾车、射箭等技艺,还让他学习传记类书籍。 到十八岁行冠礼后,董偃常为窦太主驾车,侍奉左右。他性格温柔友善,凭借窦太主的宠爱,与众多王公交往,在长安声名远扬,被尊称为“董君”。窦太主甚至放任他用府中财物结交士人,还下令只要董偃的支出未达到一天黄金百斤、钱百万、帛千匹,就无需禀报。 然而,董偃深知与窦太主的关系存在风险。好友爰叔提醒他,私下侍奉公主随时可能受罚。爰叔为他出谋划策,建议窦太主将长门园献给武帝,以消除危机。董偃依计而行,窦太主献园后,武帝大喜,将园子改名为长门宫,董偃也因此躲过一劫,窦太主还赠给爰叔百斤黄金致谢。 从时间线分析,董偃成为窦太主男宠的时间,其实远在堂邑侯陈午去世之前。当时,他们的婚外关系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触犯“奸”罪,罪当至死,这正是董偃惶恐不安的原因。 后来,武帝在宣室设宴请窦太主,并打算让董偃一同进宫。东方朔却坚决阻拦,列举董偃的三条死罪:一是以臣民身份私下侍奉公主;二是破坏风化和朝廷制度;三是诱导武帝追求奢靡享乐,是国家大患。武帝虽想赦免,但在东方朔的坚持下,酒宴改在北宫举行,董偃从东司马门入宫,此门也因此改名东交门。此后,董偃逐渐失宠,三十岁便离世。几年后,窦太主去世,与董偃合葬于霸陵。董偃也因窦太主的缘故,得以以庶人身份陪葬霸陵,而公主贵人逾越礼制的风气,也由此开端。 此外,董偃与窦太主的故事还衍生出两个著名典故。为让董偃能见到武帝,爰叔让窦太主称病,武帝前来探视时,窦太主表达了希望武帝能光临府第的心愿。之后武帝到访,窦太主亲自迎接,武帝提出想见“主人翁”,窦太主请罪后引出董偃,这便是“主人翁”典故的由来。而董偃戴着绿色头巾拜见武帝的情节,也被认为是“戴绿帽”典故的来源之一。窦太主为与董偃相守,不惜放低身份讨好武帝,其种种行为令人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