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焕陶[公元1910年-1993年,开国大校] 湖南长沙市浏阳市人物 涂焕陶,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科毕业。曾任国民党军少将旅长。1948年5月率部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历任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军事教员、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战术系副主任。1956年3月被授予解放军大尉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 涂焕陶:从国民党军官到人民教师的传奇人生 涂焕陶,1911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他在军事教育领域不断深造,毕业于国民党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兵科、中央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以及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八期,最终成为国民党军起义将领,其人生经历充满了曲折与转变。 在建国前的军事生涯中,1929年5月,涂焕陶从国民党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被派往第11师(师长陈诚)担任下级军官。此后,他的职务不断得到晋升:1931年9月,调升为第59师(师长陈时骥)第175旅(旅长杨德良)第350团(团长周化南)上尉连长;1933年9月,考入中央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学习;1934年9月毕业后,派任第99师(师长郭思演)参谋处(主任崔鉴)少校参谋兼军事教导队队长;1935年9月,调升为贵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军训大队中校大队长;1937年1月5日,叙任陆军步兵少校;10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185师(师长郭忏)参谋处中校主任;1938年6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85师(师长方天)第554团上校团长;1942年8月,调任第5师(师长刘云瀚)上校参谋长;1943年4月28日,晋任陆军步兵中校;10月,升任第5师(师长李则芬)少将副师长;1945年4月30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1946年6月,调升整编第185旅(辖两团)少将旅长 。 1947年,涂焕陶奉命率部与解放军作战。在山东鲁西羊山集被包围时,早已厌倦内战、向往光明的他,通过广播电台发表声明,毅然脱离国民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1948年5月,他出任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叶剑英兼校长)军事教员,实现了从旧军队军官到人民军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涂焕陶继续投身军事教育事业。1950年6月,军大改编为华北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孙毅),他留任军事教员;1951年3月,步校改称第六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孙毅),他依然坚守军事教员岗位;1952年6月,步校改称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孙毅),他继续担任军事教员;1955年6月,步校改称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滕海清),他升任战术系副主任。1956年12月,涂焕陶转业到河北省政协工作。然而,1969年冬,他不幸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遣回原籍参加生产劳动。直到1979年,他才得以平反,恢复名誉,并调回石家庄,同年离职休养。1993年2月21日,涂焕陶在河北石家庄逝世,享年83岁 。 在军衔荣誉方面,1956年3月,涂焕陶被授予大尉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1958年11月当选政协河北省委员;1984年9月当选民革河北省祖国统一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黄岚);1988年10月当选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涂焕陶著有《羊山集战役亲历记》等作品,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特殊经历和历史感悟,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他的一生,在时代的浪潮中经历了巨大转变,为军事教育和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