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克敏

民国十大汉奸
王克敏
王克敏[公元1873年-1945年,民国十大汉奸] 浙江杭州余杭人物
王克敏,字叔鲁,1876 年 5 月 4 日出生于广东,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沦为遭人唾弃的汉奸,曾担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长以及 “华北政务委员会” 委员长等要职 。​
早年仕途与金融生涯​
王克敏于 1903 年考中举人。彼时其家境一度衰败,幸得一位姓潘的友人相助,通过捐纳获得候补道一职。后经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和山东巡抚杨士骧从中运作,王克敏被派往直隶出任视察使 。同年,他受清政府委派前往日本,担任驻日公使馆参赞。在日期间,他充当了清政府管控留日学生的代理人 。1907 年冬,王克敏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清政府度支部、外务部任职。不久后,他投身直隶总督府,成为总督杨士骧的幕僚,负责处理涉外事务 。1913 年,面对辛亥革命后复杂多变的政局,王克敏自觉仕途黯淡,遂前往法国游历。在法国,他结识了众多金融界大亨,并在他们的扶持下,摇身一变成为金融界知名人士 。回国后,王克敏进入袁世凯政府财政部任职。不久,中法实业银行成立,按规定中法双方各认购一半资金,且各设一名总经理。法方总经理由东方汇理银行分行经理裴诺德担任,中方总经理则花落王克敏。然而,虽担此名,王克敏手中却无实权,一切皆由裴诺德掌控 。涉足银行业后,王克敏出手阔绰,广泛结交各界政要。1917 年 7 月,他出任中国银行总裁 。同年,孙中山发起北伐护法,段祺瑞被迫辞职。11 月,被称为 “北洋三杰” 之一的王士珍被黎元洪任命为国务总理,王克敏首次出任财政总长,同时兼任中国银行总裁及盐务署督办,就此从银行老板转变为北洋政府的重要官僚 。王克敏善于投机钻营,与各国在华银行界的洋老板以及中国本土的金融大鳄们交往密切,在金融界影响力与日俱增,引得北洋政府内的军阀、官僚、政客纷纷对他另眼相看 。虽说他对银行业务并非精通,却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能够背诵簿记中的数目字,因而被人称作 “活帐本” 。此外,他还是聚敛钱财的高手,时人送其绰号 “钱鬼子” 。担任财政总长期间,凭借与外国银行老板的深厚关系,王克敏为财政濒于枯竭的北洋政府争取到了不少资金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主持制定所谓的国定税则条例,竭力为王士珍内阁效力 。1918 年 2 月,王士珍因病辞职,其内阁随之倒台。冯国璋授予王士珍 “德威上将军” 称号,并派他管理将军府 。​
投身日伪怀抱​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妄图进一步吞并和掌控华北,随即着手在华北沦陷区谋划建立伪政权 。7 月底,以北洋军阀余孽、汉奸江朝宗为主席的 “北平地方治安维持会” 在北平成立 。8 月初,直系军阀、政客、汉奸高凌蔚在天津成立了 “天津地方治安维持会” 。8 月底,寺内寿一大将出任新组建的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 。抵达天津后,寺内寿一迅速策划在华北成立统一的伪政权,并委任喜多诚一为北平特务机关长,具体负责筹备工作 。喜多诚一曾担任日本驻华大使馆武官,在中国旅居多年,对中国的政治、社会状况了如指掌,与北洋军阀政府的官僚军阀也多有往来 。喜多诚一拟定了伪组织组成人员的标准:其一,元首需由曾任总统、总理的一流人物担任;其二,政府首长需由曾任总理、总长的一流人物担任 。选拔标准为:从未有过抗日言行,且非二十九军出身;具有相当资望且反对中国国民党 。王克敏一心想成为华北伪政权的头目,可在日本人眼中,他不过是个毫无威望的政客,只是帮助北洋军阀政府搜刮民脂民膏的 “钱鬼子”,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喜多诚一属意的伪政府头目人选是靳云鹏、吴佩孚、曹汝霖三人 。他计划让靳云鹏或吴佩孚出任 “总统”,若二人同时上台,则分别担任 “总统”“副总统”,由曹汝霖出任 “总理” 。然而,靳云鹏以 “礼佛有年,无心问世” 为由,婉拒了喜多诚一的邀请 。随后,喜多诚一将目标转向吴佩孚 。吴佩孚虽是军阀,却极具民族气节 。甲午战争后,他曾写下《满江红・登蓬莱阁》一词,表达对日寇侵略的愤慨以及收复山河的决心 。1919 年五四运动时,身为湖南师长的吴佩孚通电反对签订有损中国气节的《巴黎和约》 。汉奸江朝宗奉日本人之命前去劝说吴佩孚出山,却遭到吴佩孚的严厉斥责,被轰出门外 。吴佩孚明确表示:“我虽不能与国民党合作,但也绝不在日本保护下治国。若要我出山,日本必须退兵,由我来恢复法统 。” 在吴佩孚处碰壁后,喜多诚一派人前往曾任北洋政府外交部长的亲日派人物曹汝霖家中 。曹汝霖与喜多诚一过往多有交集,不敢直接拒绝,便以身体欠佳和需侍奉老母为由婉拒,仅表示 “愿以在野之身,赞助新政权的成立” 。无奈之下,1937 年 10 月,喜多诚一找上了此时避居上海的王克敏 。说明来意后,王克敏欣然应允 。不过,日本方面仅将王克敏视作伪政权的实际负责人,并不认为他能成为 “号召国民党军政人员归附新政权” 的领袖人物 。王克敏对此心知肚明 。抵达北平后,他立即纠集董康、汤尔和、朱深、王揖唐、齐燮元等一众汉奸,在北平饭店成立了 “政府筹备处” 。伪临时政府的组织大纲由王克敏、朱深等人照搬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责任内阁方案制定,设立行政、议政、司法三个委员会,分别掌管 “国家” 的行政、立法、司法职权 。他们初步计划在行政委员会下设立内政、财政、治安、教育、法制各部,总长由行政委员会委员兼任,另设外务、实业、交通各局,作为行政委员会直属机构 。伪临时政府原定于 1938 年 1 月 1 日成立,因 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日本军事当局认为此时成立华北伪政权,在政治上具有新旧更替的意义,遂通知汉奸们提前于 12 月 14 日在北平怀仁堂举行成立仪式 。尽管这群汉奸登上了傀儡舞台,但由于筹备工作尚未完善,对外办公日期仍推迟至 1938 年元旦 。1937 年 12 月 14 日,王克敏等汉奸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宣布 “临时政府” 成立,发布卖国宣言,公布伪政府组织人员,并宣布恢复五色旗为 “国旗”,以卿云歌为 “国歌” 。​
暗杀阴影下的余生​
华北伪政权的成立,令蒋介石极为震怒 。1938 年 2 月,蒋介石要求戴笠设法除掉王克敏 。当时军统在北平区尚无行动组,戴笠便将刺杀任务交给了天津站站长陈恭澍 。接到密电后,陈恭澍即刻带领天津行动组人员赶赴北平,与军统北平站站长毛万里、复兴社华北分社的齐庆斌等特务商议暗杀计划 。经调查,他们得知王克敏每周二下午两点会前往煤渣胡同日本宪兵队所在地与喜多诚一会面 。陈恭澍等人侦察清楚煤渣胡同一带地形,并掌握了王克敏出行时的武装警卫情况 。为确保万无一失,陈恭澍还从军统局调来几名职业杀手 。1938 年 3 月 28 日下午 2 时许,陈恭澍带领行动组在煤渣胡同附近做好行动准备 。几分钟后,王克敏乘坐的车辆驶来,警备车在前开道,其乘坐的车紧随其后 。发现目标后,陈恭澍下令开枪 。装扮成小贩的两名杀手迅速掏出手枪,向汽车后排乘坐的人射击 。随着一阵枪响,后排座椅上的人应声倒下 。待警卫人员反应过来准备还击时,陈恭澍已下达撤退命令 。此次行动看似按计划顺利完成 。然而,就在陈恭澍满心欢喜准备向戴笠请功时,消息传来:王克敏安然无恙,死的是日本顾问山本荣治 。原来,当日王克敏邀请山本荣治一同乘车前往喜多诚一处汇报工作,两人同坐汽车后排,军统特工射出的子弹全部击中了山本荣治 。就这样,山本荣治成了王克敏的替死鬼 。经此一劫,王克敏终日惶恐不安 。​
与汪伪势力的权力角逐​
王克敏野心勃勃,深知临时政府 “临时” 二字意味着要看日本人脸色行事 。南京沦陷后,日本侵略者扶植成立了以梁鸿志为首的 “维新政府”,该政府以日本海军省为后台 。王克敏盘算着,若能将南北两个伪政府合并,由自己领导,那自己便能成为 “一国之君” 。他找来王揖唐、朱深等人商议,向日本华北驻屯军当局提交报告,提议合并北平的 “临时政府” 与南京的 “维新政府” 。王克敏的报告很快转至日本陆军省,并得到陆军省支持 。日本侵略军以陆军为核心,以华北为基地,逐步向华中、华南扩张 。若能建立统一伪政权且总部设在华北,将更利于实现其侵略图谋 。但以南京为中心的日本华中派遣军却不同意将伪政权建在北平,他们担心 “统一政府” 设在北平会使自己无法掌控全局,丧失既得利益 。梁鸿志听闻王克敏要在北平搞 “统一政府”,害怕自己地位低于王克敏,也坚决反对 。如此一来,日本侵略军和汉奸们分成两派,互不相让,争执不下 。由于北平临时、南京维新两个伪政府分别受日本陆军省和海军省控制,陆海两省之间的争权也影响了伪政权的统一 。1938 年 4 月下旬,王克敏专程前往日本东京,寻求日本政府支持 。5 月 3 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会见王克敏,但对其统一伪政权的建议未予重视,王克敏无功而返 。回国后,王克敏约梁鸿志在大连商谈,结果未能达成一致 。梁鸿志态度不冷不热,提出先采用 “分治合作” 办法,设立中介过渡机构,为日后建立统一政权做准备 。1938 年 9 月,经日本批准,两个汉奸傀儡 “政府” 在北平达成妥协,决定成立 “中华民国政府联合会”,双方各派 3 人作为委员参加 。临时政府派出王克敏、王揖唐、朱深,维新政府派出梁鸿志、温宗尧、陈群 。王克敏担任 “主任委员”,南北两个伪府实现了形式上的联合 。但这个政府联合会实则是个松散组织,南北两大汉奸系统互不相服 。1938 年 12 月,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投靠日本 。在日本政府安排下,1939 年 6 月 27 日,王克敏与汪精卫在北平日军杉山元司令官邸首次会谈 。会谈伊始,王克敏便极力强调临时政府的 “独立” 性质和 “自主” 地位,试图与汪精卫争权 。他提出:全国代表大会应在北平召开;自己愿意参加中央政治会议,但不接受担任委员;暂不讨论政府名称和国旗等,留待中央政治会议决定 。王克敏还表示:“我年近 70,已是风烛残年,身体欠佳,因此在建立中央政府前准备告老退休 。若阁下要我参加中央政府,我可以同意,但希望在北平工作 。” 言下之意,与汪精卫合作应以临时政府为主体,否则将不配合中央政府组建工作 。王克敏原以为汪精卫会对他提出的条件给予答复,然而汪精卫并未直接表态 。王克敏对此极为不满 。汪精卫离开北平后,王克敏立刻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临时政府不支持汪精卫,并对汪精卫进行攻击 。此次北上谈判,汪精卫最终以失败告终 。1939 年 9 月,在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等人的策划下,王克敏与汪精卫、梁鸿志在南京进行第二次会谈 。会谈一开始,王克敏故弄玄虚,虚张声势 。他称关东军准备让满洲皇帝移驾北平,诸事皆已准备妥当,只要关东军一声令下,宣统便会回到北平 。还说关东军要扶持吴佩孚出山,吴佩孚一旦出山,日本人便无需与汪精卫打交道了 。他还以 “老资格” 教训汪精卫,称其应向自己请教与日本人打交道的方法,要虚与委蛇 。汪精卫无言以对,暂时隐忍下来 。此后,王汪之间矛盾愈发尖锐,汪精卫更加坚定了整垮王克敏的决心 。在会谈中,汪精卫阐述了组织统一政府的意义,希望在组织中央政治会议以及新政权与华北临时政府的关系方面达成共识,要求王克敏和梁鸿志 “真诚合作”,“朝着和平反共建国的目标携手前行”,以便更好地与日本政府配合 。
王克敏:汉奸的一生与可耻下场
1939年9月,在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等人的策划推动下,王克敏与汪精卫、梁鸿志齐聚南京,展开第二次会谈。会谈伊始,王克敏便施展手段,故作高深、虚张声势。他宣称关东军已将满洲皇帝移驾北平的诸多细节筹备妥当,只需关东军一声令下,宣统皇帝即刻就能重返北平城。王克敏还提及关东军有意扶持吴佩孚出山,放言吴佩孚一旦出山,日本人便无需再与汪精卫打交道。他对汪精卫摆出一副“老资格”的姿态,说道:“如今我王克敏是皮,汪先生你是毛。你该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与日本人处事,要懂得虚与委蛇,你应当向我请教。”汪精卫面对此番言论,一时语塞,为顾全所谓“大局”,只能暂且隐忍。但经此一事,王汪之间矛盾愈发深厚,也让汪精卫坚定了整垮王克敏的决心。

在这次会谈中,汪精卫阐述了组织统一政府的意义,期望在组织中央政治会议以及新政权与华北临时政府的关系等方面达成共识,要求王克敏和梁鸿志“真诚合作”,朝着“和平反共建国”的目标前行,以更好地配合日本政府。汪精卫还拿出召开中央政治会议的方案,提出三方派人参与中央政治会议,取消临时、维新两政府,计划10月9日在南京成立“统一”的“中央政府”。然而,待汪精卫宣读方案完毕,王克敏和梁鸿志均以未接到华北、华中日军机关通知为由,拒绝答允参加中央政治会议,会谈陷入僵局。

就在王克敏准备返回北平时,日本国内传来消息,平沼政府倒台,阿部信行组建新内阁。阿部信行上台后随即声明支持汪精卫建立“中央政府”,形势瞬间朝着有利于汪精卫的方向转变。经过一番争斗,汪、王、梁三人于1939年9月21日达成如下决定:先召开中央政治会议,负责筹备和建立政府;政府建立后,设立中央政治委员会负责议政;中央政治会议人员分配上,国民党占三分之一,临时和维新政府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分给蒙疆政府及其他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央政治会议议决方式为,重要事项需全体或四分之三以上委员同意决定,一般事情由二分之一以上委员同意决定;关于政府名称、首都、国旗等问题,由中央政治会议讨论并一致通过。不过,这些决定仅仅对中央政治会议的职权等作了笼统的原则规定,对于建立政府的具体举措并未涉及。最后会议决定,由汪精卫和临时、维新两政府分别发表声明,表达共同组织政府的意愿。9月21日,临时和维新两个伪政府以联合委员会名义声明,愿协助汪精卫成立中央政府。9月23日,王克敏又以临时政府名义发表声明,表示会追随汪精卫。实际上,他们三人貌合神离,各方都心怀不满。

1940年1月24日,在土肥原贤二、今井武夫等人的操控下,汪精卫和王克敏、梁鸿志在青岛召开会议,决定由汪精卫成立伪中华民国政府。依据伪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华北临时政府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具有地方政权性质,可“独立”处理华北政务。南京维新政府取消,其政府成员原则上被汪伪中央政府吸纳。1940年3月30日,在伪中央政府所谓“还都”之时,临时政府发表解散宣言,以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形式再度出现。1940年4月1日,王克敏及一众汉奸再次登台,宣誓就职。王克敏出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汪时璟、齐燮元、汤尔和、王荫泰、殷同六人为常务委员,朱深、董康、王揖唐、苏体仁、余晋和、赵琪、江朝宗、马良、潘毓佳等九人为委员。六署二厅的督办和厅长,除个别调整外,几乎仍是原华北临时政府的原班人马,只是将总长改称督办。王克敏及其党羽在新“衙门”中各居其位,俨然以华北小“朝廷”自居。华北政务委员会名义上是汪伪国民政府的直属机构,但实际上汪精卫的“国民政府”对华北仅有象征性权力。

王克敏担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后,自认为有北平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的支持,便不把汪精卫放在眼里。汪精卫对王克敏在华北的所作所为极为反感,每次与之交涉,王克敏总是软磨硬泡。由于王克敏投日时间早于汪精卫,他常在汪精卫面前摆出老资格。有一次,王克敏前往南京,汪精卫设宴款待。席间,王克敏倚老卖老,教训汪精卫道:“汪先生,别看你是国民党元老,跟日本人打交道,你还得跟我学。日本人难缠得很,有时候谈判桌上谈好的事,下来他们就翻脸不认账,毫无信誉,你可要留意。”饭后,王克敏又把周佛海拉到一旁,小声说:“我都快70岁了,快入土了,管他什么汉奸不汉奸,反正也当不了几年,到时两眼一闭,就完了。你看汪先生,自己下水就算了,何必拉一些年轻人跟着当汉奸挨骂,他这可是缺德事。”还痛骂汪精卫是大汉奸。汪精卫最忌讳别人说他是汉奸,因此对王克敏恨之入骨。尤其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王克敏将华北视为自己的独立王国,不许汪精卫插手,这一系列行为让汪精卫下定决心要搞垮他。

汪伪政权建立不久,汪精卫在南京召开中央政治会议。会议座位按官职大小排位,汪精卫居首席,三方对此都认可。但对于第二把交椅,汪精卫有意安排给梁鸿志。王克敏却觉得论资格自己最老,论辖区自己最大,第二席理应是他的,而且以往席次也都是如此安排。然而王克敏来晚了一步,等他进入会场,梁鸿志已坐在第二席上。王克敏独眼斜视,随后拂袖而去,当场让汪精卫和梁鸿志下不来台。汪时璟、殷同等华北伪政权人员担心局面失控,赶忙拉住王克敏苦苦相劝,王克敏这才不情愿地回到第三席坐下。但他脸色铁青,怒气冲冲,一言不发。此时,汪精卫等人早已暗中谋划好将王克敏赶下台的计划。就在王克敏生气时,汪精卫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沦陷区各省市办理转移管辖”的提案。王克敏正在气头上,没听清汪精卫的话,汪精卫便立刻宣布提案通过。次日,汪精卫又迅速将提案明令发表,要求各地照此执行。会议结束后,汪精卫向王克敏解释座次有误并道歉,还与他说说笑笑,显得十分亲热,王克敏的怒气这才消散。

此次会议通过的“移转管理办法”,实质是各地方政府负责人由汪伪政府直接任命,王克敏却稀里糊涂全然不知。等他回到北平,汪精卫已派伪考试院院长王揖唐先期抵达北平,住进中南海,办理移转管辖手续。等王克敏明白过来,为时已晚。为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他只好给汪精卫写信,提出两个月后引退。王克敏本意是希望汪精卫挽留他,否则日后他还想东山再起。汪精卫一方面回信假意慰留,给王克敏留了点面子;另一方面却以政府名义准许王克敏辞去本兼各职,同时宣布任命王揖唐兼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1940年6月5日,王克敏办好移交后迁出北平寓所。他将搜刮来的古玩字画、金银财宝、各式明清家具,装了80个箱子,挂了3节专用车厢,带着小妾阿凤灰溜溜地离开北平前往青岛。在青岛莱芜二路2号,王克敏建造了一栋豪宅,当起了寓公。

1943年7月初,日本军部用飞机把王克敏从青岛接回北平,7月5日王克敏再次登台。在伪华北政委会后期,王克敏与亲信王荫泰矛盾激化。王荫泰前往南京跟周佛海谈论华北问题时,毫不掩饰取代王克敏的意图。周佛海为此叹息道:“起初王荫泰联合王克敏压制汪精卫,如今王克敏又联合汪精卫压制王荫泰。在这残局之下,还如此勾心斗角,中国人真是没出息。”

好景不长,王克敏第二次上台仅维持了半年多。1944年,王克敏已至垂暮之年,加之一生吃喝嫖赌、吸食鸦片,身体极度虚弱,无法继续工作,且日本侵华败局已定,华北伪政权摇摇欲坠。1945年2月8日王克敏辞去伪职,由王荫泰继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不久,伪华北政委会垮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大小汉奸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王克敏更是如此。他深知自己在华北作恶多端,华北第一号汉奸的帽子非他莫属。起初蒋介石在电台演说,强调对汉奸的处理“不论职守,只问行为”,让一些心存侥幸的汉奸稍稍松了口气。几天后,国民党政府公布惩治汉奸条例,汉奸们顿时又紧张起来,四处奔走寻求救命之法。

1945年10月5日,王克敏接到戴笠的请柬,邀他次日到东城兵马司胡同1号汪时璟家中赴宴。同时接到请柬的,还有伪华北政府任职的50多名大小汉奸。王克敏明白这是“鸿门宴”,但还是硬着头皮前往。院子内外军警戒备森严,让汉奸们心生不祥之感。当戴笠宣布汉奸名单时,第一个念到的就是王克敏,他听后当场瘫倒在沙发上。随后,王克敏与其他汉奸人犯一同被押往北城炮局监狱。1945年12月25日,王克敏在监狱内畏罪服毒自杀。死后,其小妾及其女婿前往监狱收尸,在北平近郊的百林寺停灵三天,随后找了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将他草草埋葬。

王克敏一生,除了从政,唯独喜好收藏。他家世有藏书,曾祖父王兆杏建有藏书楼“知悔斋”;父亲王存善,字子展,与梁鼎芬、杨锐等人交往密切。1900年迁居上海后,因善于理财受盛宣怀赏识。1917年王克敏继承藏书,其中不乏名椠,如宋刊本《后汉书》、宋刻明印本《圣宋文集》、校宋本《李长吉诗集》、卢文弨校本《宝刻丛编》、钱泰吉校本《苏子美集》,都是“知悔斋”的珍贵藏书。其藏金石碑版有宋拓本《道因法师碑》《怀仁圣教碑》《昭陵碑》等,还购置了大量新书,曾花费8000元购藏贵阳陈氏旧藏。然而,他醉心政治,投靠日本侵略者,担任伪职。抗战胜利后,其藏书一部分被充公。在杭州的藏书被拨交给浙江省立图书馆,多达432箱,50615册 。作为汉奸,王克敏终究未能逃脱历史的惩罚,可谓死有余辜。 
上一篇:蒋玉堃下一篇:刘成吟
中国第二大姓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湖北省委书记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落马官员
开国上将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军事家
浙江省委原书记
四川省委书记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原萧山县政协常委
民国十大汉奸
第14任澳大利亚总理
书画篆刻家,海上四大家
海军抗日名将
龙岗区人物
革命烈士
斗门区人物
民国十大汉奸
近代历史学家、小说家
汪伪国民政府官员
民国十大汉奸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