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志正,1935 年 4 月 29 日出生 ,是一位在质量、标准化和管理领域成就斐然的无党派人士 。他的学术造诣深厚,社会影响力广泛,为推动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作为澳门城市大学客座教授,也在教育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培养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
郎志正的籍贯虽未在公开资料中明确提及,但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奋斗足迹 。1958 年,他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第一机械系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教育对于国家建设至关重要 。郎志正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便开启了他在学术与专业领域的征程 。
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郎志正就展现出了对新领域的探索精神 。1978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各个领域都在积极寻求创新与发展 。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主动实施了 “五个历史性转变”,其中包括重视管理学科的发展 。当时,在一系工作的郎志正,敏锐地察觉到管理科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他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不仅要重视技术,也要重视管理,管理是在不断发展的,而他想去开拓这个新的领域 。于是,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43 岁的郎志正毅然做出了 “改行” 的决定,加入了正在筹建的管理系 。这一决定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他后续在管理、质量与标准化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加入管理系后,郎志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中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就开始筹划写作《质量控制方法》一书 。在管理系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他不断积累经验,大量阅读国内外资料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 。《质量控制方法》是中国质量管理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出版后成为北京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材 。这本书的问世,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管理科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对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彰显了郎志正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前瞻性的学术眼光 。
随着时间的推移,郎志正的学术地位与专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他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在不同组织与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他担任过北京市政府顾问,凭借自己在质量与标准化领域的专业知识,为北京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专业建议,助力政府在相关政策制定、产业规划等方面做出科学决策 。在中国质量协会,他担任副会长一职,积极推动质量管理理念在中国企业中的普及与应用 。他组织参与各类质量培训、研讨活动,帮助企业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标准化协会,他作为常务理事,深度参与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与完善 。他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标准化理念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国情,推动各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标准化工作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更符合国内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此外,他还担任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低碳产业联盟副主席,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他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倡导通过标准化手段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中国低碳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他担任副主席,为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 。他强调品牌建设过程中质量与标准化的重要性,引导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完善标准化管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
1998 年 7 月,郎志正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又一高光时刻,他被聘为国务院参事 。国务院参事的选拔条件严格,要求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具备参政议政能力,在社会上有广泛联系,且年龄在 60 岁左右 。郎志正凭借其在管理工程、工商管理、质量与标准化教学、研究工作中的卓越成就,成功入选 。成为国务院参事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的研讨与制定 。他就质量强国战略、标准化改革等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这一时期,他不仅在政策层面发挥作用,还继续在学术领域深耕 。他担任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他的指导下,众多学生在质量与标准化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行业内的中坚力量 。
郎志正的学术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与职务任职上,还体现在他丰富的著作与论文成果中 。他著有《质量管理及其技术与方法》等 30 余部著作和 100 余篇论文 。这些著作与论文涵盖了质量管理、标准化、认证认可等多个领域,是他多年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广泛传播,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关注 。他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将中国在质量与标准化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创新理念传播出去,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例如,他在《质量管理及其技术与方法》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为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他在论文中对标准化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在荣誉方面,郎志正收获颇丰 。他荣获 WAPI 终身荣誉奖,这一奖项是对他在相关领域长期贡献的高度认可 。他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奖项彰显了他在科研工作中的卓越成就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他 “2000 年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以及 “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 称号,以表彰他在质量管理推广与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 。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他也被评为 “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体现了他在国防科技工业质量提升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2011 年,郎志正当选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这是国际质量领域对他的专业成就与国际影响力的充分肯定 。成为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后,他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质量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全球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贡献中国智慧 。2019 年 12 月 18 日,他入选 “中国品牌 70 年 70 人” 榜单,与袁隆平、吴良镛、马化腾、任正非、董明珠、张瑞敏等各行业品牌代表人物一同获此殊荣 。这一荣誉再次证明了他在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此前,他还曾获 “全面质量管理四十周年杰出推进者”“中国标准化创新终身成就奖” 等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褒奖,更是激励他在质量与标准化领域继续前行的动力 。
在 2022 年,郎志正虽已年近九旬,但依然活跃在专业领域的前沿 。8 月 26 - 28 日,他作为嘉宾应邀参加在四川德阳召开的 “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该大会由工信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 。他在大会上分享了自己对于清洁能源装备质量与标准化的见解,为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这一行动体现了他对专业领域的持续关注与积极参与,即使在高龄阶段,依然为行业发展发光发热 。
郎志正作为澳门城市大学客座教授,也在教育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他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学术知识传授给澳门城市大学的学生,为澳门培养质量与标准化领域的专业人才 。他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也会分享国内外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他的授课深受学生喜爱,为澳门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
郎志正的一生,是为质量与标准化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 。从早期在高校的教学探索,到在各个专业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推动行业发展,再到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专业建议,以及在教育领域培养人才,他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他的贡献不仅推动了中国质量与标准化事业的进步,也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 。他以自己的专业精神与创新思维,成为了质量与标准化领域的卓越领航者,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该领域不断探索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