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姓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源于姬姓:春秋时,鲁懿公姬戏的孙子费伯是鲁国上大夫。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农历四月,费伯私自占据郎城(今山东鱼台县)作为家族食邑,鲁隐公默认了此事。费伯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所据邑名为姓氏,称郎氏;有的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费氏,世代相传,且有“郎费不婚”之说。 2、源于匈奴族: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内部发生分裂,南匈奴部随呼韩邪单于归附西汉王朝。之后,南匈奴被分化,郎氏部落内迁中原,逐渐汉化,族人以原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称郎氏。 3、源于官位: - 源于汉朝时期官吏郎中。郎中最早始于西周,秦汉沿置,负责守卫宫殿左右廊庑等事务,最高军政长官为郎中令。郎中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郎中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郎氏。 - 源于唐朝以后西藏地区官吏郎仔辖。郎仔辖是负责管理道路的官员,在其后裔子孙中,多世代沿袭其官职称谓,并以之为姓氏,后汉化省文简改为单姓郎氏。 4、源于满族: - 满族纽祜禄氏,满语为Niohe Hala,汉译为“狼”,进而演变为郎氏。金国时期,纽祜禄氏的姓氏被史书记载为女奚烈氏,“女奚烈曰郎”,即女真语汉译为郎氏。清朝中叶以后,由纽祜禄氏汉译冠姓,汉化为郎氏。 - 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多冠汉姓为郎氏、兰氏等。 - 满族郎佳氏,满语为Langgiya Hala,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后多冠汉姓为郎氏。 - 满族钮赫氏,满语为Niohe Hala,汉义“狼”,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姓氏“粘割”,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郎氏、钮氏等。 - 满族钮赫哷氏,满语为Niohere Hala,汉义“狈”,世居沙济(今辽宁新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郎氏、钮氏。 - 满族钮胡勒氏,满语为Niohule Hala,源于濊貊族后裔氏,明朝时期称兀良哈氏,世居东海浑春(今吉林珲春),后多冠汉姓为郎氏。 - 满族钮呼特氏,满语为Niohut Hala,源于濊貊族后裔,明朝时期称兀良哈氏,世居浑春库雅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郎氏、钮氏等。 5、源于其他少数民族:今苗族、侗族、佤族、裕固族、拉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郎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郎氏,世代相传至今。 以下是郎姓的二十大名人: 1、郎宗:东汉《易》学传述人,字仲绥,北海安丘(今安丘县)人。 2、郎顗:东汉经学家、占候家,推阴阳言灾异的重要人物之一。 3、郎基:字世业,中山新市人,北齐官员,历官海西镇将、侍御史、郑州长史等职。 4、郎茂:字蔚之,恒山新市人,郎基之子,隋朝大臣,少敏慧,七岁诵《骚》《雅》。 5、郎颖:唐初大臣,定州新乐人,祖郎楚之,武德时为大理卿。 6、郎余令:郎颖之孙,定州新乐人,唐代官吏、诗人,官至著作佐郎。 7、郎士元:字君胄,唐代定州人,天宝年间进士,官至郢州刺史,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 8、郎简:字叔廉,杭州临安人,北宋大臣,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工部侍郎。 9、郎瑛:明代藏书家、学者,字仁宝,号七修居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10、郎世宁: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清代宫廷画家,以西洋技法融入中国画中,对清代宫廷绘画风格产生重要影响。 11、郎廷佐:清朝大臣,世籍广宁(今辽宁北镇),官至福建总督。 12、郎廷极:清代隶汉军镶黄旗,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人,官至江西巡抚,在任期间对陶瓷烧造等有一定贡献。 13、郎葆辰:字苏门,安吉人,清代画家、官员,善画花鸟、草虫。 14、郎静山:1892年出生于江苏清河清江浦(江苏淮阴),祖籍浙江兰溪,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创立了集锦摄影。 15、郎毓秀:1918年11月4日出生于上海闸北,祖籍浙江杭州,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16、郎咸芬:1936年出生,山东潍坊人,中国吕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吕剧代表性传承人。 17、郎景和:1940年4月18日出生,吉林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8、郎平:1960年12月10日生于北京市,中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现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19、郎朗: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著名钢琴演奏者。 20、郎永淳:1971年7月23日生于江苏睢宁,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员、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