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孝献皇帝刘协

东汉末代皇帝
孝献皇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东汉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刘协出生时母亲王美人遭何皇后毒杀,于是董太后亲自抚养刘协,号称“董侯”。中平六年(189年),汉少帝刘辩即位,册封刘协为勃海王,后改封陈留王。董卓废黜汉少帝,改立九岁的刘协为帝,迁皇太后于永安宫,大赦天下。初平元年(190年),随董卓迁往长安。兴平二年(195年),车驾东归。护驾途中,诸将专权,相互攻伐,肆意妄为, 最终使得朝廷在建安元年(196年)被曹操控制。同年,迁都许县,正式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协罢免三公,册立曹操为丞相,后又封曹操为魏公。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协使曹操位在诸侯王之上,授给金玺、赤缓、远游冠, 后曹操借天子名义,赐死伏皇后,夷灭伏氏之族。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协册立曹操之女曹节为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令宗正刘艾持节拜魏公曹操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薨逝,太子曹丕逼迫刘协禅位,正式建立曹魏,刘协被废为山阳公。
青龙二年(234年),刘协薨逝,追谥孝献皇帝,以帝王的礼仪安葬于禅陵。
孝献皇帝刘协:乱世飘摇中的末代君主
孝献皇帝刘协(公元 181 年 — 公元 234 年),字伯和,又字合,号董侯,籍贯河南郡雒阳县(今河南洛阳) 。他是汉灵帝刘宏的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作为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在位期间始终处于政治漩涡中心,历经坎坷,虽有中兴汉室之志,却无奈受制于权臣,最终被迫禅位,其生平深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动荡与衰败 。
一、幼年丧母,宫廷成长
刘协出生于光和四年(公元 181 年) 。他的母亲王美人,出身名门世家,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章的女儿 。王美人容貌姣好,举止文雅,入宫后深得汉灵帝宠爱 。然而,当时掌管后宫的何皇后,出身屠夫之家,靠贿赂宦官入宫,为人强势且善妒,后宫众人皆惧怕她 。王美人怀上刘协后,因畏惧何皇后,起初并未告知汉灵帝,还自行服药试图堕胎,但未能成功 。后来,王美人连日梦见自己背着太阳行走,视为吉兆,便决定生下孩子 。光和四年,王美人生下刘协 。汉灵帝见此子长相颇像自己,十分喜爱,为其取名协 。何皇后得知后妒性大发,竟命人在王美人的汤药里下毒,王美人饮后毒发身亡 。汉灵帝得知此事后大怒,本欲废黜何皇后,后因宦官求情才打消念头 。当时刘协尚未足月,汉灵帝担心他再遭不测,便将他抱到永乐宫,交由自己的母亲董太后抚养 。从此,刘协依靠董氏一族,宫廷上下都尊称他为 “董侯” 。在董太后的悉心抚养下,刘协举止端庄,逐渐成长 。由于母亲的悲惨遭遇,刘协自幼便对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和残酷现实有了深刻感受,也养成了谨慎小心的性格 。
二、乱世登基,受制于董卓
中平六年(公元 189 年),汉灵帝病重,他有意立刘协为太子 。但因皇室传统立嗣以嫡长子为先,何皇后所生嫡长子刘辩,自幼养于史道人家,号称史侯 。且何皇后受宠,其兄大将军何进身居重权,汉灵帝虽倾向刘协,却一直犹豫不决,最终也未明确太子人选 。汉灵帝驾崩前,将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 。蹇硕为完成汉灵帝遗愿,欲先杀何进,再立刘协为帝 。然而,蹇硕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是旧相识,在关键时刻以眼神暗示何进,何进察觉危险后,谎称身体不适,迅速返回军营 。蹇硕计划失败,大将军何进拥立刘辩为帝,即汉少帝,同时将刘协改封为陈留王 。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国家大权实则为何进掌握 。此时,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与内宫宦官的矛盾愈发激烈 。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密谋尽诛宦官,并私下密诏并州牧董卓进京援助 。不料密谋泄露,宦官张让、段珪等人抢先杀死何进 。何进的属下吴匡、张璋、袁术等带兵反攻 。光熹元年(公元 189 年)八月二十六日,张让、段珪等人在宫中难以抵挡,谎称大将军部下谋反,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等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 。次日,他们逃到黄河岸边的小平津渡口 。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追上少帝一行,闵贡斥责张让等人祸国乱政,随后杀死一众宦官,张让等人投河自尽 。二十八日,闵贡护驾少帝和陈留王从雒舍往南行,逐渐有公卿前来接驾 。董卓率领陇西铁骑与文武百官到雒阳北郊的北邙山接迎少帝 。董卓接驾后询问祸乱经过,见刘辩惊恐不已,而刘协对答如流 。董卓自认与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且觉得刘协更有帝王之相,遂有废立之意 。回到京城后,董卓收编了何进以及其弟何苗的部下,又命吕布杀死京城护卫执金吾丁原,完全控制了局势 。九月初一日,董卓逼迫少帝策免司空刘弘,自己取而代之,并宣布废除汉少帝刘辩,扶陈留王刘协登基,时年刘协九岁,是为献帝 。之后,董卓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后的罪责,将其迁入永安宫,两日后何太后被毒杀身亡 。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掌控了中央政权 。董卓放纵部下在雒阳城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致使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
三、逃离长安,辗转东行
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春天,各地州郡牧守以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 。这些起兵的州郡都在关东,史称 “关东联军” 。关东军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从北、东、西三面包围雒阳 。董卓见势不妙,为避锋芒,挟持刘协迁都长安 。初平二年(公元 191 年),关东诸侯争夺领导权,以袁绍、韩馥为首倡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此举遭到袁术、曹操的反对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朝廷担任侍中,刘协想借助关东军的力量摆脱董卓,还都雒阳 。但此时关东军各诸侯忙于互相兼并,扩张地盘,无意西讨董卓 。初平三年(公元 192 年),司徒王允拉拢中郎将吕布密谋刺杀董卓 。吕布本是董卓的亲信义子,但因一件小事违背董卓意图,董卓性格暴烈,拔出手戟投向吕布,从此二人产生隔阂 。四月,董卓入朝,由吕布等人前后侍卫 。吕布早已让同郡人、骑都尉李肃以及勇士秦谊埋伏在北掖门 。董卓一到,李肃便刺伤董卓手臂,董卓大喊吕布求救,却被吕布用铁矛刺死 。董卓被刺死后,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 。然而,王允掌权后,未能维持住关中局势 。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贾诩等人起兵作乱,攻打京师 。六月初一,长安城沦陷,吕布战败逃走,李傕杀死王允,自封将军 。九月,李傕升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三人控制了东汉政权 。兴平二年(公元 195 年),李傕杀樊稠后,与郭汜在长安城中各自拥兵相攻 。三月,安西将军杨定与郭汜合谋劫持刘协,事情败露,李傕便先派李暹率兵包围皇宫,接走刘协、贵人伏寿 。李傕的士兵在宫中烧杀掠夺 。刘协派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尚书王隆等十几人前往郭汜营中劝和,反被郭汜扣留 。闰五月,刘协令谒者仆射皇甫郦去劝和李傕、郭汜,郭汜接受昭命,而李傕不依 。十一日,刘协拜李傕为大司马 。六月,镇东将军张济到长安劝和,想把刘协暂时安置在弘农 。刘协也思念旧京,派人恳请李傕要求东归,往返十余次,李傕和郭汜才同意 。李傕、郭汜和解,许诺以各自儿子做人质,李傕妻子不同意 。最后两人各将女儿作为人质,并封为君、食邑 。七月,郭汜、杨定、杨奉、董承护送刘协东归 。十月初一,郭汜与党羽夏育、高硕作乱,趁夜烧毁学舍以威逼刘协,杨奉和杨定率军出战,击败叛军,郭汜败逃南山 。十二月,张济联合李傕、郭汜在弘农东涧与董承、杨奉交战 。杨奉、董承兵败,死伤无数,刘协露宿曹阳 。杨奉、董承秘密派人到河东,联合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的右贤王去卑,共同击破李傕等人,刘协才得以前行 。李傕等人又率军追来,杨奉等人大败,死伤更重 。董承等人决定渡河,士兵们都想上船,被董承等用长矛拦住 。最终,同刘协过河的只有皇后、宋贵人、杨彪以及皇后的父亲伏完,其余宫女和官员都遭到乱兵掠夺,死伤不计其数 。
四、依附曹操,不甘傀儡
建安元年(公元 196 年)七月,刘协在董承、张杨的护送下回到雒阳 。刘协拜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和董承都留在宫中 。董承为牵制韩暹,密召曹操来雒阳 。曹操到后上奏韩暹、张杨之罪,韩暹逃奔杨奉,刘协念其护驾之功而特赦 。刘协拜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随后曹操以雒阳残破为由,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 。曹操被封为大将军,进封武平侯,十一月又升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总揽朝政 。刘协虽贵为皇帝,却成为曹操手中的傀儡 。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于是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 。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 。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 。曹操甚至带剑入宫,不顾董贵妃已有身孕,将其杀害 。伏皇后从此心生畏惧,便给父亲伏完写信,讲述曹操的暴行,请求父亲秘密铲除曹操 。但伏完因惧怕曹操势力,不敢动手 。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 年),伏皇后与父亲伏完的密信之事被发现 。曹操大怒,逼迫刘协废除伏皇后,并假为策书,以伏皇后卑贱出身,包藏祸心,不能承接天命为由,退去中宫之位 。曹操派尚书令华歆统兵逮捕伏皇后 。伏皇后被关到监狱里,幽闭而死 。伏皇后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毒死,伏氏宗族被处死一百多人,伏寿母亲盈被流放涿郡 。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 。
五、被迫禅位,山阳善终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 216 年),曹操自封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 220 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 。曹丕当魏王后,亲信华歆率大臣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 。刘协深知汉室气数已尽,连下三道禅位诏书,恳求曹丕效仿虞舜 。曹丕假意推辞后,于延康元年(公元 220 年)十二月十三日,接受刘协禅让帝位 。刘协先告祭祖庙,后使张音奏玺绶诏册奉交曹丕 。曹丕称帝后,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保留天子礼仪 。此时,民间传闻汉献帝已死,蜀汉国主刘备追谥他为孝愍皇帝 。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山阳区山阳故城) 。此时已 40 岁左右的刘协,终于大彻大悟,放下了皇帝的架子,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 。在山阳城,刘协与民同甘共苦,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青龙二年(公元 234 年),刘协去世,终年五十四岁 。死后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刘协在位三十一年,其一生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他虽有中兴汉室的志向,却始终无法摆脱权臣的控制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他犹如一叶孤舟,随波逐流,最终成为了王朝衰落的见证者和牺牲品 。但他在山阳城的善举,也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
上一篇:少帝刘辩下一篇:唐玄宗李隆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委书记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四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原中共中央委员
贵州省委原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大名县人物
东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第六位皇帝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
泗洪人物
西汉第三位皇帝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
东汉第九位皇帝
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东汉第七位皇帝
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