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肇(79年-106年2月13日),一作刘肈,中国东汉第四位皇帝(88年4月9日-106年2月13日在位),汉章帝刘炟第四子。 刘肇生母为梁贵人,后被过继给章德窦皇后。建初七年(82年),刘肇被章帝立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章帝逝世,刘肇即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专权。期间窦宪率军讨灭北匈奴。永元四年(92年),时年十四岁的刘肇联合清河王刘庆与大臣丁鸿发动政变,捕杀窦氏及其党羽,继而亲政。刘肇在位期间,班超击败贵霜,使西域五十余国臣服,又派甘英出使罗马帝国,至地中海东岸而返,致使四万里外的海滨国家派译使纳贡。随后,刘肇接见罗马马其顿行省和东方行省推罗城的商团“使臣”,对其进行册封,实现中国与欧洲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后攻灭烧何羌,设立西海郡,将青海湖纳入版图。元兴元年十二月(106年2月),刘肇病逝于章德殿,终年二十七岁。谥号孝和皇帝,庙号穆宗(后除),葬于慎陵。 刘肇对内宽和爱民,对外兵略妥当,使“齐民岁增,辟土世广”,缔造“黎元宁康,万国协和”的局面,使东汉国力达到全盛,时人称颂“冠斯往代,奄有万国” ,史称“永元之隆”;同时重视文化发展,令班昭续写《汉书》、蔡伦改进军械,并革新造纸技术,使“蔡侯纸”得到推广。 汉和帝刘肇:东汉辉煌的续写者 汉和帝刘肇(公元 79 年 — 公元 105 年),籍贯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 。他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 。刘肇自幼聪慧,性格坚毅果敢,在位期间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他成功铲除窦氏外戚势力,实现亲政,随后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推行一系列举措,使东汉国力达到鼎盛,史称 “永元之隆”,为东汉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一、幼年坎坷,登基为帝 刘肇出生于建初四年(公元 79 年) 。当时,汉章帝的皇后窦氏因无子,嫉妒心极强,将刘肇的生母梁贵人诬陷致死,并将刘肇收养为自己的儿子 。在窦皇后的抚养下,刘肇逐渐成长,但他的童年始终笼罩在窦氏家族的阴影之下 。尽管身处困境,刘肇却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聪慧和隐忍 。 章和二年(公元 88 年)二月,汉章帝驾崩,年仅十岁的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 。由于刘肇年幼,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家族开始掌控朝政大权 。窦太后的兄长窦宪被任命为侍中,内主机密,出宣诏命;窦宪的弟弟窦笃为虎贲中郎将,窦景、窦瓌为中常侍 。窦氏兄弟在朝中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他们的权势日益膨胀,甚至连皇帝的权威也受到了严重挑战 。 二、铲除窦氏,亲掌朝政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肇逐渐意识到窦氏外戚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他虽贵为皇帝,但在窦氏家族的控制下,几乎没有实际权力 。为了夺回皇权,刘肇开始暗中谋划 。然而,窦氏家族在朝中势力庞大,刘肇身边的大臣大多依附于窦氏,他能够信任的人少之又少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刘肇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宦官 。 当时,中常侍郑众为人机敏,对窦氏的专权极为不满,且忠诚于皇帝 。刘肇与郑众秘密商议,决定铲除窦氏势力 。永元四年(公元 92 年),窦宪平定匈奴后回到洛阳,刘肇趁窦宪等人进宫朝见之机,先发制人 。他命令执金吾、五校尉等率兵包围了窦宪的府邸,将窦宪的党羽一网打尽 。窦宪被迫交出大将军印绶,被改封为冠军侯,与窦笃、窦景、窦瓌一同被遣回各自的封国 。随后,刘肇又派人逼迫窦宪等人自杀,窦氏外戚势力被彻底铲除 。 成功铲除窦氏外戚后,刘肇开始亲政 。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迅速稳定了朝廷局势 。他重用有才能的官员,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 。在刘肇的治理下,东汉朝廷的政治风气得到了明显改善,皇权得到了有力的巩固 。 三、政治清明,发展经济 亲政后的刘肇,致力于打造清明的政治环境 。他多次下诏要求各级官员廉洁奉公,严惩贪污腐败行为 。他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对政绩突出的官员给予提拔和奖励,对无能之辈则予以罢免 。刘肇还注重选拔人才,他推行察举制,广纳贤才,使得许多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得以进入仕途 。 在经济方面,刘肇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他多次减免百姓的田租、口赋等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刘肇下令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他还鼓励农民种植多种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的多样性 。同时,刘肇重视商业的发展,他采取措施减轻商人的赋税,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繁荣 。 四、军事成就,威震边疆 刘肇在位期间,在军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继续对匈奴采取强硬的军事行动 。永元元年(公元 89 年),刘肇派窦宪、耿秉等人率领汉军与南匈奴军队联合出击,在稽落山(今蒙古国境内)大败北匈奴 。汉军乘胜追击,深入大漠,一直打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共斩杀匈奴名王以下一万三千多人,俘虏甚众 。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史称 “燕然勒石” 。此后,北匈奴势力逐渐衰落,对东汉边境的威胁大大减轻 。 除了对匈奴作战,刘肇还积极开拓西域 。他派班超之子班勇出使西域,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统治 。班勇在西域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使西域各国纷纷归附东汉 。东汉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理和控制 。刘肇的军事行动,不仅维护了东汉的边境安全,还扩大了东汉的疆域,提高了东汉在国际上的地位 。 五、文化繁荣,科技进步 刘肇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兴办学校,培养了大批精通儒家经典的人才 。这些人才为东汉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肇还组织学者对古代典籍进行整理和研究,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在刘肇统治时期,科技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为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一系列工艺,制造出了质地轻薄、价格低廉的纸张 。造纸术的改进,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 六、英年早逝,后世影响 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十二月,刘肇在章德前殿驾崩,年仅二十七岁 。他的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 。刘肇在位期间,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应对了各种危机,使东汉的国力达到了鼎盛 。他的统治为东汉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刘肇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他从一个受制于外戚的少年皇帝,成长为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勇气 。他的政治成就、军事功绩以及文化贡献,都为后人所铭记 。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所开创的 “永元之隆”,成为了东汉历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 。 |